文章
103
22
作者
Roland Clarke
古爾邦節:與耶誕節的聯繫
羅蘭·克拉克(http://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contact.html)
兩個最大的宗教分別有一個分享禮物的歡慶節日。穆斯林在古爾邦節(宰牲節)紀念亞伯拉罕的獻祭。基督徒在耶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2007年和2008年的這兩個節日恰巧在同一個月慶祝。為了鼓勵這兩個不同信仰之間的互相尊重,某些社區的人們把猶太七枝燭台、聖誕樹與新月及星星擺在一起公開地展示。
人很容易被膚淺的象徵物分散注意,而不是將焦點放在每個故事的核心,即是亞伯拉罕的獻祭和彌賽亞的誕生。當我們盡力領悟這兩個節日的核心時,就面臨兩個困難。第一,我們需要越過那些膚淺的象徵物,它們只會使人分心而無法看到潛在含義。第二,與這些節日同等重要的是,在聖經中並沒有一處說明神曉諭人以節慶的方式紀念兩件事中的任何一件。
然而,基督徒和穆斯林能通過反思彼此對這些節日的看法而表現相互的尊重。最後,我們期待可以發現,這些故事能夠成為鼓勵彼此間有更好理解的橋樑。
亞伯拉罕的獻祭與彌賽亞的誕生之間有沒有可能有聯繫呢?
彌賽亞的誕生
聖經和古蘭經都肯定了,神(真主)賜予馬利亞(麥爾彥)的孩子一個特別的名字-耶穌基督(阿拉伯語稱為麥西哈·爾撒)。兩位受到廣泛尊重的穆斯林學者 或明確或含蓄地承認,這個名字的涵義與以賽亞的預言一致,是「神是救恩」。正如以賽亞書所寫,神的僕人彌賽亞「要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以賽亞書49:6)
伊斯蘭教法權威穆夫提穆罕默德·伊瑪蘭·阿什拉夫·奧斯瑪尼(Muhammad Imraan Ashraf Usmani)承認了「耶穌」相當於希伯來文的「耶書亞(Yeshua)」,意思是「神是救恩。」(伊斯蘭名字集,修訂擴大版,77頁)優素福·阿里(Yusuf Ali)在他廣為流傳的古蘭經譯本中似乎贊同奧斯瑪尼的觀點,見於他在19:21的註腳中如此寫,「耶穌的使命是… 讓一個悖逆的世界回轉向真主;而且… 為悔改之人帶來安慰和拯救。」
以賽亞關於彌賽亞帶來救恩的預言在很多年後,當一個敬虔的老者西緬懷抱著還是嬰兒的耶穌禱告時,再次被印證,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路加福音2:29-32)
看別人如何定義耶穌的使命是一回事,耶穌他自己怎樣描述神差他來完成的重要任務呢?引支勒(福音書)記載了耶穌基督與兩個不同的罪人的戲劇性邂逅。他們兩人都悔改了,耶穌分別在他們兩人的故事中講了一句話,那句話讓他的名字聽起來千真萬確。
當撒該悔改後,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 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10) 耶穌在赦免一個聲名不好的婦女後,對她說了類似的話,「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路加福音7:50)在兩個情形下耶穌都用了「救」這個與他名字相印證的詞。「救」這個詞只是「拯救、救恩」的另一種形式。請牢記優素福·阿里關於耶穌「把拯救帶給悔改之人」的陳述。
我們在耶穌與示劍井邊婦人的相遇中又可瞥見耶穌名字的涵義。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被耶穌的友善感動了,她對耶穌洞察的大能印象深刻。她熱情地跑去村裡告訴他人關於耶穌的事。他們轉而要求耶穌停留兩天。耶穌到訪的最後時刻,他們得出一個結論,「現在我們信,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翰福音4:42)
這些邂逅表明神為馬利亞的兒子選擇的名字確實有深遠的意義。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耶穌的名字將會反映在他的性情(指向樂園的路標)(http://www.answering-islam.org/Chinese/topic19/tc-19-103n.html)<http://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signposts.html>和成就上。正如M. A.西迪基在他的書穆斯林兒童名字集中觀察到,「名字是一個人性格的真實說明,一個人行為的真正代表。」
我們已經看過基督徒歡慶為世界帶來了救恩的耶和華之僕人的誕生。現在,讓我們看看穆斯林慶祝亞伯拉罕的獻祭,看看他的獻祭與彌 賽亞的誕生之間是否存在聯繫。
亞伯拉罕的獻祭
根據古蘭經,真主(神)在亞伯拉罕(易卜拉欣)要殺他兒子的關鍵時刻,預備了一個重大的贖價。(古蘭經37:107,創世紀22:13)每一代新穆斯林都為真主的預備而重新獻上感恩。他們這樣做的方法之一是,去想像如果他們不得不用自己的長子獻祭會是什麼感覺。正如亞伯拉罕,穆斯林通過顯然委身於真主來表示自己順服。他們努力去體驗亞伯拉罕本質上的感受,就是愛真主勝過他們可能會珍愛的世俗上的任何東西。
穆斯林不僅努力仿效亞伯拉罕對真主委身式的順服,他們也力求對真主的預備-即贖價-心存感激。基督徒也鼓勵要為神預備的這個贖價感恩。因此,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個預備。古蘭經沒有提到亞伯拉罕宰殺了什麼動物,但聖經說它是一隻公羊。
聖經提到的另外兩個細節闡明了神所預備的贖價。看看亞伯拉罕為這個經歷重大事件的地方所取的名字,頗有意思。這個名字似乎特別長,卻是他慎重挑選的-「耶和華必預備」。然而,亞伯拉罕沒有把關注點放在公羊身上。他沒說,「耶和華已預備」而是說「耶和華必預備。」
當我們仔細看故事開頭亞伯拉罕與他兒子的對話,就能夠肯定他對將來的預備的這種期望。我們讀到 ,亞伯拉罕與他兒子來到獻祭的地點時,以撒問父親,「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裡呢?」亞伯拉罕回答道,「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創世紀22:8)
故事的結局進一步澄清了亞伯拉罕獻祭的意義。在創世紀22:14中,我們讀到亞伯拉罕為那個地方取名叫「耶和華必預備。」經文繼續說,「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這個將來的預備恰恰發生在這個地方,就是-摩利亞山。後來先知告訴我們,正是在這個地方,所羅門建造了耶和華的殿。(對比創世紀22:2和歷代紀下3:1)
穆斯林相信真主為亞伯拉罕所預備的「重大的贖價」是一隻羊。然而,聖經卻聲明這只「公羊」預表了神要親自預備一隻「羔羊」。我建議你詳細查考更多關於亞伯拉罕預言應驗的(亞伯拉罕獻祭的奧妙)(http://www.answering-islam.org/Chinese/topic19/tc-19-103c.html)(http://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sacrifice.html)細節。
連接古爾邦節與耶誕節
現在我們在一個更好的位置來考慮亞伯拉罕的獻祭和彌賽亞的誕生之間的聯繫。亞伯拉罕的獻祭描述神如何預備一個贖價,及神如何藉此預 言他將預備一隻羔羊。聖經多次以贖價或救贖的措詞描述了彌賽亞的角色。
之前我們在路加福音第2章中讀到,西緬認出了耶穌就是將要帶來神救恩的彌賽亞。接下來認出這個孩子的人是一位名叫亞拿的女先知。她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寡居,她「並不離開聖殿,禁食祈求,晝夜事奉神。正當那時,他進前來稱謝神,將孩子的事對一切盼望耶路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說。」(路加福音2:37,38)
西緬和亞拿都說彌賽亞是個即將帶來「救恩」和「救贖」的人,這並不是偶然。當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為著神派遣彌賽亞而發預言並讚美時,也提到了「救恩」和「救贖」。他說,
主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眷顧他的百姓,為他們施行救贖,在他僕人大衛家中,為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正如主藉著從創世以來聖先知的口所說的話)。(路加福音1:68-70)
根據前述的內容我們看到彌賽亞與「救贖」的聯繫,有趣的是,耶穌說他「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馬可福音10:45)
耶穌的門徒彼得也強調了耶穌來是要「救贖」人的。他寫道,
知道你們得贖,脫去你們祖宗所傳流虛妄的行為, 不是憑著能壞的金銀等物,乃是憑著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無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得前書1:18,19)
拯救一定要流血嗎?
針對基督教關於救恩的信仰,特別關於通過流血獻祭贖罪的問題,我的穆斯林朋友提出了的反對意見。我一個筆友在信中寫道,「基督徒在犯罪之後,對真主真正的憐憫失去盼望[失去希望],因此一個救世主出現了」。他還引用了古蘭經22:37,「它們的肉和血,都不能達到真主,但你們的虔誠,能達到他。」從表面上看,這句話似乎否認流血獻祭在真主眼中有內在價值。通過引用古蘭經的這句經文,我的筆友顯然在試圖反駁希伯來書9:22所提出的聖經原則,「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在回答這個關於流血的問題以及回應關於失去希望的嘲諷言論之前,我們需要澄清一些基本問題。例如,考慮一下救世主這個神聖的名字。如果神是救世主-正如摩西和眾先知多次肯定-我們怎麼能相信那些一直在安拉的九十九個美名中省略這個稱謂的宗教導師們?
考慮一下,古代眾先知多經常為著神將人從死亡與毀滅中拯救出來而尊崇和感謝他。整本舊約裡,先知強調這個屬性作為一個證明他是真神<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savior.html >的關鍵點。另一方面,那些偶像聽不到拜偶像者的禱告,也無法拯救他們。這就證明他們是無能為力且一文不值的。
先知約拿的故事說明了這一點。水手們認真地向他們的神禱告,以求自己在致命的風暴中得救,但無濟於事。他們為了自救甚至不顧一切地把貨物丟出船外,但暴風雨甚至變得更加猛烈。最後他們還是按照約拿的要求,把他拋在海中。約拿預言,如果他們這樣做「海就平息靜了。」於是狂風巨浪奇跡般地消退,水手們免於一死。
經文告訴我們,「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約拿記1:16)
至於約拿,耶和華聽到了他悔改的禱告。約拿意識到了神發怒的嚴重性,他說,
我下到山根,地的門將我永遠關住。耶和華我的神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我心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記2:6-9)
問題隨之出現,「約拿是出於絕望或因為失去盼望才冒出神是救世主這個念頭的嗎?」當然不是!約拿從先知的話語中就知道神是救世主。約拿沒有創新或者編出一些新的東西。
我的筆友認為失去盼望是基督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正因如此他們才呼求救世主「出現」。他的話背後隱含的嘲諷暗示是:基督徒需要一個救世主來「救他們脫離困境」。
讓我們從約拿的角度來考慮失去盼望這個表面問題。如果約拿真的失去了盼望,難道你不認為他會跳海「自殺」嗎?但是聖經沒有說他這樣做(古蘭經也沒有)。他沒有自殺,而是命令水手們將他拋在海裡。這表明他接受了這個危險是來自神的懲罰。順便說一下,這個解釋與他向水手們的懺悔一致。他告訴水手,他悖逆了神,暴風雨是他的錯。
另一個被神從災難性的審判中拯救出來的著名先知是挪亞。正如約拿的故事,挪亞也一樣-為了感謝神拯救他和他的家人,他向神獻祭是合情合理的。詩篇的作者大衛同樣如此頌贊神說,
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神是為我們施行諸般救恩的神!人能脫離死亡是在乎主耶和華。(詩篇68:19,20)
出埃及記中史詩般的故事提供了另一個令人難忘的例子,它反映出救世主的神聖屬性。根據聖經和古蘭經,神(真主)將以色列人從法老的暴政中「拯救出來」。古蘭經2章50節說,「我為你們分開海水,拯救了你們,並溺殺了法老的百姓,這是你們看著的。」
先知何阿西提醒以色列人銘記這個猶太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他說,「自從你出埃及地以來,我就是耶和華你的神。在我以外,你不可認識別神;除我以外並沒有救主。」(何阿西書13:4)
那時神如何拯救以色列人?這只不過是一個軍事上的戰勝?認真閱讀這個故事,它說明這不僅僅是神通過讓法老的軍隊溺在紅海中來施行審判。之前神已經通過一系列以死亡為頂點的災難-埃及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來打破了法老的頑固。如經上所記,「埃及遍地必有大哀號;從前沒有這樣的,後來也必沒有。」(出埃及記11:6)這個災難殺死了法老的長子,也消滅了所有埃及人的長子,包括頭生的牛。
摩西的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聽聞這件奇事就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他救了你們脫離埃及人和法老的手,將這百姓從埃及人的手下救出來。我現今在埃及人向這百姓發狂傲的事上得知,耶和華比萬神都大。」(出埃及記18:10,11)
我相信你們認同神的的確確是唯一的神。不但如此,他的拯救的大能是他特有的憑證-他的名字證明他就是他自稱的那一位。
出埃及記的故事包含一個線索,也幫助我們回答我的筆友提出的反對以獻祭的方式獲得寬恕和拯救的問題。
第十個災難標誌著法老頑固抵抗神及他的信使摩西的轉捩點。神對整個埃及地所有的長子-所有人,無論任何種族或民族背景-宣佈死刑。以色列人也在這死亡的威脅之下。讓他們的長子免受死亡天使執行死刑的唯一辦法是他們聽從神的命令宰殺一隻逾越節的羔羊獻祭。
神將以色列人與埃及人置於同樣死亡威脅之下的事實有著重要的含意。這顯明在神眼中,以色列人也是罪人。一個猶太使徒肯定了這點,他反問道,「這卻怎麽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3:9,10)只有藉著神的憐憫,以色列人的長子才能得救。神預備了一隻獻祭的羔羊明顯等同於亞伯拉罕宰殺一隻羊代替兒子作為獻祭的贖價。這兩個史詩性救贖事件之間的另一個相似點就是「羔羊」。
亞伯拉罕預見了神要在將來的某個時刻預備羔羊,而摩西創立了一年一度的宰殺羔羊的逾越節慶祝。這個節日用來讓人回想猶太人是多麼感激神將他們從奴役中救出來。敏銳的讀者會明白每年的逾越節慶祝如何印證了亞伯拉罕關於有一天神將親自預備羔羊的預言。
十誡公佈後,神曉諭摩西設立以會幕為中心的動物獻祭的方式和方法。當約櫃被移到所羅門的聖殿,這些獻祭繼續在猶太人的敬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流血並不是這些儀式中附帶或次要的部 分,而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通過閱讀先知書才能掌握對此正確的理解。
我們在利未記17章和民數記19章中看到獻祭的血的重要性。(有趣的是,古蘭經中提及這些經文。)利未記17:10-11中,耶和華說,
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若吃什麽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變臉,把他從民中剪除。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裡有生命,所以能贖罪。
民數記19章給出關於用一隻純紅的小母牛獻祭的指示(對比古蘭經2:67)。這是為了潔淨那些與死屍接觸或僅僅是到過將要埋葬的死屍停留之處的人身上的儀式性的污穢。任何懷疑這些儀式重要性的人應該默想以下經文,「這要給以色列人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作為永遠的定例。」(民數記19:10)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看到,流動物的血遍及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影響他們在會幕的敬拜,而且影響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喪葬儀式,即從因死亡引起的儀式性污穢中得到潔淨。
你們會記得約拿悖逆神,在大魚的腹中過了三天。當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時,他得出了這個結論,「那信奉虛無之神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記2:8,9)
你們認為約拿獻了什麼祭?毫無疑問,他獻了一隻動物作為贖罪祭。可能他還獻了一個誠心的祭品-一個與向神許願相關的祭。
讓我們總結一下到目前為止所說的內容。我們已經看到,神是救世主,尤其是在拯救人們脫離死亡的意義上。但是,我們也注意到神救恩的另一個方面-他饒恕罪人。獻祭是神所做的一個預備,這樣罪人才能被饒恕和得救贖。(利未記4、5、16章,以賽亞書53章,詩篇51:19;66:13-20)
我們已經通過引用包括摩西、何西阿、大衛與約拿在內眾先知的話語反駁了我的筆友。最後,讓我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
在我以前沒有真神;在我以後也必沒有。惟有我是耶和華;除我以外沒有救主。我曾指示,我曾拯救,我曾說明,並且在你們中間沒有別神。… 那些抬著雕刻木偶、禱告不能救人之神的,毫無知識。你們要述說陳明你們的理,讓他們彼此商議。誰從古時指明?誰從上古述說?不是我耶和華嗎?除了我以外,再沒有神;我是公義的神,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神。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 (以賽亞書43:10-12; 45:20-22)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