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09
3
作者
我們對聖經時代的建造者和建築材料了解多少?
我們對聖經時代的建造者和建築材料了解多少?
理解聖經術語中的「建造」概念
在聖經時代,「建造」(building)的概念已不僅限於建築結構(structures)的物理修建(construction),還具有深刻的象徵和屬靈意義。表示「建造」(build),ba·nahʹ的希伯來語單詞及其派生詞,例如bin·yanʹ(building)(建築物)和miv·nehʹ(structure)(建築結構),在舊約中頻繁出現,強調了修建的重要性,既是一種實踐活動,也是一種屬靈真理的比喻。同樣,在新約中,希臘語動詞oi·ko·do·meʹo(to build)(建造)及其相關名詞形式oi·ko·do·meʹ(building)也傳達了物理和屬靈修建的類似主題(馬太福音16:18;哥林多前書3:9)。
耶和華神是萬物的創造者,被描繪成最終的建造者(builder)(匠人),為人類所有的修建活動樹立了榜樣(希伯來書3:4)。聖經啟示,神使用道(Logos),這道後來成為耶穌基督,作為創造宇宙的「工師」(Master Workman)(約翰福音1:1-3;歌羅西書1:13-16;箴言8:30)。這種基本理解塑造了聖經的觀點,雖然人類可以修建建築物和其他建築結構,但他們使用的材料是神已經創造的。因此,建造行為不僅是人類的成就,也是參與神的創造工作。
聖經中的的早期建造者:從該隱(Cain)到寧錄(Nimrod)
聖經中最早提到建築物的地方是創世記4:17,其中描述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該隱建造了一座城,並以他兒子以諾(Enoch)命名。該隱的建城行為意義重大,因為它標誌著人類文明的開始和永久定居點的建立。然而,該隱作為建造者的遺產因他早年殺害兄弟的行為而蒙上陰影,這表明人類文明的基礎是在犯罪和與神分離的背景下奠定的。
挪亞(Noah)和他的兒子們建造方舟
創世記前幾章中另一位著名的建造者是挪亞(https://uasvbible.org/2022/08/14/eternal-life-in-the-old-testament-men-of-faith-who-walked-with-god-such-as-noah-enoch-and-job/),他按照耶和華提供的神聖模式修建了方舟(創世記6:13-14)。挪亞方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人類的發明,而且是由神設計的,為的是在洪水滅世期間保存生命。因此,方舟的修建象徵著神在審判之中為義人預備所需之物和拯救。
亞述的尼尼微宮殿中亞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疑為聖經中的亞斯那巴(Osnappar)(以斯拉記4:10),譯者注】的獅子狩獵圖。公元前645-635年,大英博物館
寧錄(https://uasvbible.org/2024/02/01/exploring-the-ancient-city-of-akkad-from-nimrods-kingdom-to-babylons-fall/)的形象被描述為「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他與巴別(Babel)、以力(Erech)、亞甲(Erech)和尼尼微(Nineveh)等地幾座城邑的修建有關(創世記10:9-12)。寧錄的建造活動常常以負面的角度來看待,尤其是在巴別塔事件的大背景下,它象徵著人類的驕傲和對神的叛逆(創世記11:1-9)。修建這座塔代表人類試圖在不考慮神旨意的情況下為自己揚名,導致了語言的混亂以及人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以色列人在埃及和應許之地作為建造者
以色列人作為建造者的經歷與他們在埃及為奴的歷史緊密相連。根據出埃及記1:11,以色列人被迫為法老建造積貨城,包括比東(Pithom)和蘭塞(Raamses)。這段強迫勞動時期凸顯了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在暴虐不公的環境下,以及他們對得到解救的渴望。然而,這些城邑的修建也充當了更大敘事的事件背景,即神救贖祂的子民以及他們最終踏上前往應許之地的旅程。
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發現迦南的居民已經建好了城邑(申命記6:10-11)。這些城邑和他們的房屋成為神賜予其子民的遺產的一部分。以色列人不必親自建造這些城,這一事實被視為神的賜福和預備供應的標誌,實現了神的應許,「我賜給你們地土,非你們所修治的;我賜給你們城邑,非你們所建造的」(約書亞記24:13)。
帳幕的修建:神所默示的設計圖
舊約中最重要的建築項目之一是在曠野中修建帳幕(tabernacle)。帳幕不僅僅是人的修建活動,也是一個神所命定的建築結構,旨在成為神在他子民中的居所。出埃及記25:9記載,耶和華為摩西提供了帳幕及其所有陳設的精確樣式,並且強調了在修建過程中遵循神的指示的重要性。
帳幕的主要匠人是比撒列(Bezalel)和亞何利亞伯(Oholiab),他們的能力因神的靈而增強,以確保工作按照神的明確規格完成(出埃及記35:30-36:1)。帳幕的修建是一個絕佳的例子,說明神為了成就祂的旨意,如何為祂的子民提供所需的技能和資源。它還強調了這樣一個原則:真正的敬拜必須按照神啟示的旨意進行,精心細緻地修建帳幕就象徵了這一點。
所羅門的聖殿:以色列黃金時代的紀念物
所羅門王的統治時期通常被認為是以色列的黃金時代,他作為建造者最顯著的功績是修建了耶路撒冷的聖殿。聖殿的建築規劃是由所羅門的父親大衛在神的啟示下獲得的(歷代志上28:11-12)。大衛非常小心地收集聖殿所需的材料,包括金、銀、銅、鐵、木材和寶石,其中大部分來自他自己的財富和人民的貢獻(歷代志上22:14-16;29:2-8)。
推羅(Tyre)王希蘭(Hiram)在聖殿材料供應方面發揮了至關緊要的作用,特別是來自黎巴嫩的香柏木和松木,以及嫻熟的工匠(列王紀上5:7-10;歷代志下2:3)。此外,希蘭還派遣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匠人,也叫希蘭(Hiram)(或譯「戶蘭」)【實際原文不同,中文和合本為「戶蘭」(Huram),以示區別,譯者注】,他精通使用金、銀、銅、鐵、石材、木材和織物等材料進行製造和巧工(列王紀上7:13-14;歷代志下2:13-14)。所羅門和希蘭之間的協同聯合強調了在重大修建專案中合作和資源分享的重要性。
聖殿本身就是古代建築的奇跡,設計複雜精細,用料奢華昂貴。聖殿修建耗時七年,成為以色列宗教生活的中心,象徵著神與祂的子民同在(列王紀上6:1-38)。聖殿不僅是敬拜場所,也是神與以色列之間立約的象徵,也提醒人們,這個國家要成為外邦人的光。
所羅門及其繼任者的其他建築項目
除了聖殿之外,所羅門還進行了其他幾項重大建築專案,包括修建他的皇宮、黎巴嫩林宮、柱廊(Porch of Pillars)和王室座廊(Porch of the Throne)【均為新譯本翻譯,譯者注】(列王紀上7:1-7)。這些建築物是充當所羅門王國的行政和典禮中心,以顯示他的財富以及他統治期間以色列的繁榮。這些建築的修建又花了十三年時間,使所羅門的建築項目總共花費了二十年時間(列王紀上9:10)。
所羅門在全國範圍內的建造計畫延伸到耶路撒冷以外,在基色(Gezer)、下伯和侖(Lower Beth-horon)、巴拉(Baalath)、達莫(Tamar)和其他城邑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列王紀上9:17-19)。在夏瑣(Hazor)、米吉多(米吉多)和基色等地進行的考古挖掘發現了屬於所羅門統治時期的城門和防禦工事,證明了他建造活動的廣泛性。
所羅門統治之後,他的兒子羅波安(Rehoboam)繼承了建造和防禦的傳統。羅波安重建並加固修築了多座城邑,包括伯利恆(Bethlehem)、以坦(Etam)、提哥亞(Tekoa)、伯夙(Beth-zur)、梭哥(Soco)、亞杜蘭(Adullam)、迦特(Gath)、瑪利沙(Mareshah)、西弗(Ziph)、亞多萊音(Adoraim)、拉吉(Lachish)、亞西加(Azekah)、瑣拉(Zorah)、亞雅侖(Aijalon)和希伯倫(Hebron)(歷代志下11:5-11)。這些修建工事旨在加強猶大的防禦,保護王國免受潛在威脅。
以色列和猶大眾多君主中其他著名的建造者包括以色列王巴沙(Baasha),他開始建造拉瑪(Ramah);猶大王亞撒(Asa),他在迦巴(Geba)和米斯巴(Mizpah)進行建造;伯特利人希伊勒(Hiel),他個人花費巨資重修耶利哥(Jericho)(列王紀上15:17、22;16:34;約書亞記6:26);以色列王亞哈(Ahab),他修建了一座象牙宮和幾座城邑(列王紀上22:39)。這些建築項目中的每一個都反映了以色列和猶大兩個分裂王國對防禦、擴張和建立王權的持續需要。
烏西雅(Uzziah)和希西家(Hezekiah)的工程成就
猶大王烏西雅以其大規模的建築項目而聞名,尤其是在軍事防禦工事方面。烏西雅「製造巧匠發明的器械」【新譯本】,來加固耶路撒冷,旨在保護這座城免受入侵者的侵擾(歷代志下26:15)。這些防禦工事包括塔樓和其他防禦建築,在保衛該城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考古證據表明,烏西雅的防禦工事在當時非常先進,例如描繪西拿基立(Sennacherib)攻打拉吉的牆壁浮雕。
希西家水道的銘文-基訓泉的水道
另一位著名的建造者希西家王在耶路撒冷進行了大規模的防禦工事,特別是為應對西拿基立領導的亞述入侵做了準備。希西家最著名的工程成就是修建了一條水道,將基訓(Gihon)泉的水引入城中,確保圍城期間有穩妥的供水(歷代志下32:2-5,30)。這條被稱為希西家水道的水道至今仍然存在,見證了希西家統治時期的聰明才智和足智多謀。
被擄後時期的重建工程:所羅巴伯(Zerubbabel)和尼希米(Nehemiah)
經歷巴比倫被擄之後,歸來的猶太人面臨著重建耶路撒冷和聖殿的艱巨任務。大衛的後裔所羅巴伯帶領第一批被擄者返回耶路撒冷,開始重修聖殿(以斯拉記2:1-2、64-65)。聖殿重建於公元前515年完成,是恢復猶太人宗教生活和身份的意義重大的里程碑(以斯拉記6:15)。雖然這第二聖殿不比所羅門聖殿那般宏偉,但它一直是猶太人敬拜的中心,直到公元70年被毀。
尼希米曾擔任波斯國王亞達薛西(Artaxerxes)的酒政,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公元前455年,尼希米前往耶路撒冷,不顧周邊仇敵的反對,組織重修該城的防禦工事(尼希米記6:1;7:1)。城牆重建僅用了52天就完成了,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彰顯了猶太人民的決心和信心(尼希米記6:15)。尼希米修復耶路撒冷城牆和城門的修建活動對於該城的安全和穩定必不可少,使猶太群體能夠再次繁榮興旺。
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和大希律(Herod the Great)的建築項目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以其軍事征服以及他在摧毀耶路撒冷和第一聖殿時起到的作用而聞名。然而,他也是一位多產的建造者,將巴比倫改造成古代世界最令人驚歎的城邑之一。尼布甲尼撒的建築項目包括修建神廟、宮殿、街道、路堤和城牆,以及著名的巴比倫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被認為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建造這些花園是為了緩解尼布甲尼撒的瑪代(Median)(或譯「米底」)王后的思鄉之情,體現了尼布甲尼撒統治下巴比倫的雄偉和建築創新。
費迪南·克納布(Ferdinand Knab)於1886年描繪的巴比倫空中花園。根據傳統說法,這座花園是尼布甲尼撒為他的妻子巴比倫的阿米蒂斯(Amytis)修建的,這樣她就不會那麼想家了。
大希律(https://uasvbible.org/2023/04/18/herod-the-great-and-his-building-programs-tracing-his-footsteps-through-archaeology/)是羅馬任命的猶大王,也是以大規模建築項目而聞名的人物。希律著手重修耶路撒冷的第二聖殿,這個工程旨在恢復聖殿的輝煌,鞏固他作為統治者的遺產。由於猶太人不信任希律,他被迫在拆除現有建築之前將聖殿的材料帶來,以確保重修工作不被打斷順利完成(約翰福音2:20)。雖然猶太人並不認為希律的聖殿是「第三聖殿」,但它仍然是一項重大的建築成就,一直是猶太人敬拜的中心,直到公元70年被毀。
希律的聖殿山
除了聖殿之外,希律還建造了其他幾座大型建築,包括人工港口城邑凱撒利亞(Caesarea)、馬薩達(Masada)堡壘和重建撒馬利亞(Samaria)。這些項目表明希律想要留下持久的建築遺產的意圖,但它們也有助於加固他的統治並確立他在該地區的威信。希律的建築以其宏偉和創新為特點,採用了先進工程技術和材料,反映出當時羅馬建築風格的影響。
聖經時代的建築材料:從土壤到石材
在聖經時代修建建築物需要依靠各種各樣的材料,選擇每一種材料都取決於針對特定項目該材料的可用性、耐用性和適配性。最早的人類住所是用蘆葦、樹枝和泥土等簡單材料製成的。這些原始建築結構提供了基本的庇護所,但易受惡劣天氣影響,需要經常維護。
木材是另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尤其是在森林茂盛的地區。在巴勒斯坦大規模砍伐森林之前,該地區樹木繁茂,包括桑樹、香柏樹和冷杉(約書亞記17:15;列王紀下19:23)。特別是香柏木因其耐用性而備受推崇,經常從黎巴嫩進口,用於宮殿、神廟和其他重要建築(列王紀上5:8)。木材主要用於屋頂、門和其他建築結構構件,而石材和其他材料則更常用於牆壁和地基。
石材是巴勒斯坦最常見的建築材料,尤其是在岩石山丘供應豐富的地區。根據地點和建築物的具體要求,使用不同類型的石材。在加利利,玄武岩是主要常用的石材,而在沿海平原,砂岩更常用。石灰岩可以拋光和打磨,在丘陵地區經常使用,因其強度和美觀而受到青睞。
鐵制工具的引入使修琢石料變得更加容易,從而可以修建更精緻、更耐用的建築結構。從希臘化時期開始,方石砌築(Ashlar masonry)【琢石砌體建築】變得越來越普遍,這種石築技術涉及使用精細切割和拋光的石材。有些長達三十英尺(約9米)的大型石塊用於修建意義重大的建築物,例如大希律建造的那些建築。方石和其他先進修琢石料技術的使用反映出聖經時代建築日益精緻的程度。
磚塊和砂漿在修建中的使用
除了石材,磚塊也是粘土和泥土容易獲得的地區常見的建築材料。在最早的時期,磚塊是通過將泥土與稻草混合製成不規則的塊狀,然後在陽光下曬乾而製成的。這種原始方法用於修建最簡單的建築結構和建築,特別是在巴勒斯坦的山谷和平原。
隨著修建技術逐步發展,磚塊的尺寸和形狀變得更加統一,可以建造更複雜、更穩定的建築結構。生產磚塊需要在地面挖一個洞,往裡面注水,然後混入合成的泥漿與稻草,形成一種柔韌的物質。然後用木模將泥漿塑性成塊狀,這樣可以提高磚塊的黏稠度和強度。成型後,將磚塊擺放在陽光下曬乾,然後用於修建。
在羅馬時期,制磚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引入了更耐用、更適合大型修建項目的燒結磚。這些磚比以前的磚更薄,形狀各異,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多邊形。屋頂瓦片的生產方式與磚塊相同,因此使蓋屋頂更加容易且更便宜。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家工廠由第十海峽軍團(Legio X Fretensis)運營,生產帶有軍團印章的磚塊和屋頂瓦片,反映了羅馬工程技術在該地區的融合。
砂漿是石灰、沙子、灰燼和水的混合物,在修建過程中用作粘合材料。在以色列時期,砂漿主要作為灰泥用於粉刷蓄水池和水庫,使其表面具有耐滲水性。然而,在羅馬時期,砂漿的品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使其適合用於修建橋樑、渡槽、劇院、體育場和其他大型建築。在這一時期灰泥變得更有耐久性,被用來覆蓋牆壁的內表面,以確保建築物長期耐用。
行業工具:建造過程中使用的器械
聖經提到了建造過程中使用的幾種工具和器械,每種工具和器械在修建過程中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工具包括斧頭(申命記19:5)、錘子(士師記4:21)、鍛錘、鐵砧、釘子(以賽亞書41:7)、鋸子(以賽亞書10:15)、石鋸(列王紀上7:9)、測量線或測量繩(撒迦利亞書1:16;2:1)、測量竿(以西結書40:3;啟示錄21:15)、鉛垂線(阿摩司書7:7-8;撒迦利亞書4:9-10)、水準測量儀(列王紀下21:13;以賽亞書28:17)、鉋子、圓規(以賽亞書44:13)、鐮刀(以賽亞書44:12;耶利米書10:3)、鑿子(出埃及記20:25)和秤(以賽亞書40:12)。
這每一樣工具對於修建過程的不同階段都必不可少,從對材料進行切割和塑造,到對建築結構進行測量和校準。使用這些工具需要技巧和精確,因為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誤差也會損害建築物的完整性。聖經中記載的建築所涉及的工藝反映了品質的重要性和對細節的關注,無論是在物理建築結構還是在信徒的屬靈生命中。
聖經中關於建造的比喻用法
建造的概念在聖經中頻繁被用來比喻屬靈真理,特別是與基督徒會眾相關方面。教會被描述為建立在使徒和先知根基上的房屋或聖殿,以基督耶穌為基石(「房角石」)(哥林多前書3:9;以弗所書2:20-22)。這種意象強調了基督教信仰中堅實基礎的重要性,以及會眾作為屬靈建築的合一和成長。
耶穌本人將建造的比喻運用到他自己的牧養事工中,將自己描述為「匠人所棄的石頭」(詩篇118:22;馬太福音21:42)。盡管遭到猶太宗教領袖的拒絕,但耶穌還是成為了一個新的屬靈聖殿的基石,這聖殿不是用手建造的,而是以信徒為活石來建造的(彼得前書2:4-7)。這個意象強調了基督所成就的救贖之工具有轉變的力量,通過祂的死亡和復活形成的新的屬靈群體。
除了這些全體性的比喻外,耶穌還用建造的意象來描述個人的門徒建造。在聰明人和無知的人兩種建造者的比喻中,耶穌將祂的聽眾比作兩種建造者-一個人把房子建在順服基督的磐石上,另一個把房子建在悖逆的流沙上(馬太福音7:24-27)。一個人屬靈生命的穩定性取決於生命被建造時所依賴的基礎,只有那些在基督的堅固磐石上被建造的人才能經受住生命的風暴。
聖經歷史和神學中建造的重要性
建造之工,既是一種身體力行的活動,也是屬靈成長的比喻,在聖經歷史和神學中佔據重要地位。從該隱和挪亞這樣的早期建造者到所羅門和希律的宏偉修建項目,聖經提供了豐富的故事,講述人類的創造力、聰明才智,以及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追求永恆。
與此同時,聖經提醒我們,人類的一切建造最終都依賴於神,萬物的創造者和維持者。無論是修建物理建築結構還是建造基督的身體,信徒都蒙召去遵循神的設計,有智慧地運用他們的技能,並在基督的堅實基礎上繼續建立。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參與到神持續的創造和救贖工作,為將要永恆存續的遺產做出貢獻。
關於作者
愛德華·D·安德魯斯(Edward D. Andrews)(刑事司法學碩士、宗教學學士、聖經研究碩士和神學碩士)是基督教出版社(Christian Publishing House)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他撰寫了超過220本著作。此外,安德魯斯還是美國更新標準版(Updated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UASV)(聖經)的首席譯者。
這篇文章翻譯自EDWARD D. ANDREWS的在線文章「What Do We Learn About Builder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n Biblical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