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1096

2

​作者

Jaap Arriens

傳統宣教模式並不適應當今的印度教僑民

傳統宣教模式並不適應當今的印度教僑民

編寫:薩倫德·考爾(SURINDER KAUR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WRITERS/SURINDER-KAUR/

隨著西方國家的印度教人口的迅速增長,基督教領袖們重新思考如何與他們接觸。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2024年11月15日

亞普·阿理恩斯(Jaap Arriens)/美聯社圖片

 

從西雅圖的軟體工程師,到倫敦的心臟病專家,再到多倫多的大學教授,隨著越來越多的印度教專業人士和家庭移居西方國家,基督徒正在重新思考如何跨越文化界限分享福音。

https://www.amazon.com/dp/1645085880)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推測(https://www.pewresearch.org/religion/2015/04/02/hindus/),到2050年,將有480萬印度教人口生活在美國,屆時美國將擁有世界第五大印度教人口。北美的印度教社群可能將以160%的速度增長,其增速是該地區總人口增速的6倍。

 

傳統的宣教範式是影響窮人和邊緣人群,但這種做法無法契合當今印度教僑民的現實狀況。許多印度教移民來到這裡時都擁有高等學位,事業有成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基。這種形勢轉變給西方教會帶來了機遇和挑戰,許多教會與印度教社群接觸的經驗有限。

 

「現在是時候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印度教僑民了,」新上市的書《與印度教徒分享耶穌:針對印度教僑民的全球見證》(Sharing Jesus with Hindus: Global Witness to Hindu Diaspora)的聯合編輯阿肖克·庫馬爾(Ashok Kumar)寫道。「我們需要在全球範圍內門徒訓練和動員基督徒,接觸印度教僑民,分享有說服力和持續可靠的基督徒見證。」

 

本書彙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經驗豐富的事工領袖和跨文化從業者的意見想法,包括好幾名印度教背景的牧者。這些領袖的分享有助於了解如何在尊重文化敏感性、宗教間對話、牧養問題和處境化敬拜的同時建立有意義的關聯。

 

今日基督教聯繫了目前居住在印度和國外的《與印度教徒分享耶穌》(Sharing Jesus with Hindus)的六位撰稿人,請他們說明在與印度教徒接觸時必須注意和忌諱的事情。我們在他們的名字下列出了他們在該書中所寫章節的標題。為清晰起見,所答覆的內容已被編輯和縮短。

最多印度教徒的居住地:截止2010年前十位國家

國家

印度教人口

世界印度教人口的百分比

印度

973,750,000

94.3%

尼泊爾

24,170,000

2.3%

孟加拉

12,680,000

1.2%

印尼

4,050,000

0.4%

巴基斯坦

3,330,000

0.3%

斯里蘭卡

2,830,000

0.3%

美國

1,790,000

0.2%

馬來西亞

1,720,000

0.2%

英國

890,000

<0.1%

緬甸

820,000

<0.1%

蘇布拉馬尼安(P. T. Subrahmanyan)

教員,聖經學院和神學院(India Bible College and Seminary),印度

「皈依後如何與家人相處」

 

在印度,從印度教皈依基督教往往會面臨三大挑戰。首先,皈依者會面臨家人的排斥,因為印度教家庭可能會與他們斷絕關係,認為他們的皈依是對家庭價值觀和傳統的拒絕。其次,新信徒會面臨社會污名,尤其是在農村地區。城市地區往往更寬容一些。

 

最後,皈依者面臨文化孤立,因為他們與印度教文化根源脫節。隨著他們轉向參與教會活動,他們與印度教社群活動和節日失去關聯,導致社群給他們貼上「外來者」的標籤。

 

世界各地的許多教會都渴望吸收新成員,但很少關心皈依背後的複雜性和新信徒面臨的挑戰。從印度教背景皈依的人掙扎於複雜的雙重身份,因為他們既要面對舊的印度教世界,又要面對新的基督教世界。這種身份轉變並不會順利或迅速完成;通常,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

 

蘇布拉馬尼安的注意事項和忌諱事項

注意事項:

  1. 在向印度教徒見證福音之前,一定要先與印度教社群建立關係。

  2. 一定要為你的教會會眾提供培訓,教他們如何讓新皈依者融入教會大家庭。耐心地幫助新人獲得健康的聖經世界觀。

  3. 幫助皈依者應對來自家庭和社群的挑戰。

  4. 改進牧養關懷方式,以滿足他們在印度教背景下的具體需求。每個新信徒的社會、經濟和家庭處境都不同,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提供心理疏導或實際幫助。

  5. 鼓勵皈依者即使在皈依之後仍保留印度教文化的一些優點,例如尊重長者、講真話、行善、著裝樸素或不飲酒,以此實踐文化融合。這將有助於與印度教社群建立紐帶。

忌諱事項

  1. 不要公開批評印度教社群的宗教虔誠。

  2. 不要將新信徒與他們的家人分開,相反要注重引導整個家庭信仰基督。

  3. 不要因為印度教皈依者不是在基督教家庭長大而將他們視為神國的二等公民。

  4. 不要妄加論斷新皈依者學習聖經真理的速度或者對基督教常規做法的不熟悉。

  5. 不要鼓吹你的教會有多少皈依人數。

 

阿尼爾·耶蘇達斯(Anil Yesudas)

牧師,知識之珠學校(Gyan Ratna Mandir),美國

「以基督為中心的講經(Satsang)【佈道】:印度教徒的處境化敬拜」

 

基督徒應該與印度教鄰居建立真正的、終生的友誼。即使我們的鄰居似乎拒絕了作為主的夫子(Shri)耶穌(Shri是尊稱),我們也應該繼續保持友誼人生際遇的某些時刻,他們可能更願意進行屬靈對話。我們不能一邊嘴上說著永恆救贖的信息,一邊卻沒有意願與印度教朋友分享生活。

 

與西方人不同,印度教徒很願意禱告,因為他們的文化注重屬靈。在聖靈的指引下,詢問他們是否想要你為他們禱告。這些禱告應該私下進行。禱告要簡短,避免在禱告期間向他們佈道。

 

使用印度教徒熟悉和能理解的詞彙。不要使用只有基督教圈子內部才能理解的詞語。

 

聖經講到個人的神和個人的救贖。對於那些還沒有將生命交托給主夫子耶穌的人,我們無法通過非個人的交流方式來傳達個人的神。面對面的交流必須是傳遞聖經資訊的主要方式。印刷媒介必須是次要的。不要以非個人的方式大量分發聖經,而要利用機會在真誠友誼的前提下贈送聖經。

 

總體而言,印度教徒是注重口耳相傳的民族,而西方文化是注重黑紙白字的。與印度教徒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通過講故事、諺語、詩歌、戲劇、舞蹈和其他形式的藝術形式,在敬拜和慶祝儀式的處境下親自傳授資訊。

 

不要急於傳達太多資訊。兩千年前,耶穌說他「不久」就會來。因此,我們應該採取跨代溝通的方式。你可以和一個家庭分享福音,父母在世時可能不信,但他們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接受的態度。

 

卡梅什·桑卡蘭(Kamesh Sankaran)

教授,惠特沃斯大學(Whitworth University),美國

「服侍西方大學裡的印度教學生」

 

西方大學裡來自印度的國際生,以及第二代印度裔美國人,大多都有印度教背景。這些學生對耶穌或福音知之甚少。

 

與這些受眾打交道的基督徒應該意識到兩個挑戰。首先,我們必須看到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基督教如何混淆福音,用儀式取代與基督的關係,用道德取代神的恩典,用社會規範取代屬靈領域,用舒適愜意取代昂貴福音。承認這些歪曲誤傳對於我們準確地呈現基督是必要的。

 

其次,我們必須知道印度教神學如何塑造其信徒的思想和心靈。除了意識到對自身文化的威脅之外,印度教徒還因為害怕失去宗教傳承而對其他神學思想有內在的抵觸情緒。然而,鑒於印度教神學的複雜性以及印度教實踐的巨大差異,最好不要過於拘泥於印度教神學和信仰的這些見解,而要緊緊抓住神的建造信徒的呼召。

 

預計最多印度教徒的居住地:截止2050年前十位國家

國家

印度教人口

世界印度教人口的百分比

印度

1,297,960,000

93.8%

尼泊爾

38,120,000

2.8%

孟加拉

14,470,000

1.0%

巴基斯坦

5,630,000

0.4%

美國

4,780,000

0.3%

印尼

4,150,000

0.3%

斯里蘭卡

3,430,000

0.2%

馬來西亞

2,270,000

0.2%

英國

1,370,000

<0.1%

加拿大

1,070,000

<0.1%

阿圖爾·阿格姆卡爾(Atul Y. Aghamkar)

負責人,國家城市轉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Urban Transformation),印度

「對北美的印度教僑民見證福音」

 

印度教徒並非一個單一類別的群體,而是分為不同的種姓、地區、語言和社會經濟階層。美國的印度教徒大多屬於上層和中層種姓,許多人在各個行業身居高位。

 

大多數印度教徒與家庭、種姓和社群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他們也深知自身固有的榮辱廉恥的文化。因此,以家庭或社群為單位來接觸他們是接近他們的最佳方式,因為向個人見證福音通常被視為拆散家庭。

 

向印度教徒介紹耶穌、他獨特的教導以及神蹟權能比單單傳道更有說服力。像莫罕達斯「聖雄」甘地(Mohandas “Mahatma” Gandhi)、維諾巴·巴韋(Vinoba Bhave)(印度哲學家)和斯瓦米·維韋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印度僧侶和哲學家)這樣的偉大領袖雖然也被耶穌基督精選的教義吸引,但並不相信。同時,當一個人親身經歷耶穌的醫治時,他們更有可能對耶穌基督這個人產生信念。

 

有些事情是基督徒在接觸印度教徒時不應該做的。大多數印度教徒往往不會看重直接傳福音的行為。相反,基督徒可以安排公開會議來討論全球、印度和當地事務,並邀請著名的印度領袖和基督教思想家分享他們的觀點。這可能創造機會以便與印度教社群更深入接觸。

 

一開始不要邀請任何感興趣的印度教徒參加教會敬拜,因為在印度教徒看來,教會是基督徒的地盤,唯恐避之不及。此外,大多數教會敬拜儀式都是為基督徒準備的,對他們來說毫無意義。相反,基督徒可以在公園、酒店甚至家中院子等中立地點組織社群活動,如美食節和印度音樂會。

 

馬克·蘇迪爾(Mark E. Sudhir)

印度教信德族(Hindu Sindhi)和錫克教旁遮普族(Sikh Punjabi)的宣教士和教會建立者,菲律賓

「在菲律賓的印度僑民中展開事工」

 

菲律賓的印度教徒分為三類。第一類包括那些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印度分治以來就來到菲律賓的人。他們現在人數很少。第二類包括這些家庭的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後裔,他們在這裡出生、長大,思維方式與菲律賓人一樣。第三類印度教徒是由過去五到十年來到這裡的人組成。

 

雖然這三類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基督徒應該採取相同的步驟與他們接觸,傳播福音。尊重他們的信仰和文化、為他們禱告並同他們禱告(如果他們願意的話)、在他們生活中遇到挑戰時關心他們,這些都至關重要。

 

我們通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分享我們的見證來傳達基督的福音,但並不貶低他們的信仰。同樣重要的是向印度教徒強調耶穌身上才獨有的饒恕,並將耶穌呈現為創造的神,統管萬有,掌管萬物。這確立了耶穌獨特的權柄和身份,而不僅僅是另一位屬靈導師或神聖化身。

 

與此同時,基督徒在與印度教徒交談時,應該記住不要將兩種宗教進行對比,也不要催促印度教徒決定接受耶穌。

 

最好不要詢問他們的種姓,因為這可能會傳達出錯誤的信息,好像基督徒對種姓等級制度感興趣。實際上,基督徒在招待他們時應該提供素食,並應避免當著他們的面吃肉。最重要的是,基督徒絕不應在沒有屬靈準備的情況下進入他們的家或寺廟。

 

克理希納·拉姆桑達爾(Krishna Ramsundar)

副教授,五旬節派神學院(Pentecostal Theological Seminary),美國

「在加勒比海地區的印度教徒中展開宣教」

 

1838年至1924年間,超過50萬印度人以契約勞工的身份抵達加勒比海地區,主要定居在圭亞那、千里達和多巴哥以及牙買加。他們帶來了印度教傳統,建立了充滿活力的社群,這些社群在適應新家園的同時,還維持著某些文化繼承。

 

約書亞記4:14-24中的故事提供了一個加勒比海印度教徒傳福音的範例。有意義的經歷可以成為分享福音信息的自然橋樑。正如以色列人用約旦河的石頭作為談話的開場白,向後代講述神的信實,個人見證可以創造機會與尚未追隨基督的人討論屬靈真理。

 

在加勒比海印度教社群,超自然經歷常常為傳播基督教信息開闢道路。正如耶穌的神蹟目的是揭示神的本性和權柄一樣,當代的神蹟事件可以引導人們走向基督教信仰。大型福音集會尤其具有影響力,因為這些集會包括展示神的力量,例如醫治、釋放和其他超自然現象。這些力量的顯現說明了神想要通過救贖與每個個體建立一份個人關係。

 

在加勒比海地區服侍印度教徒時,重要的是不要給人留下勸導者【勸服他人改信宗教】的印象。不要帶著優越感或批判的態度接近非信徒。用某人「失喪墮落」或需要救贖的信息來引導對話會被認為是傲慢和盛氣淩人,不可能與人建立真正的關聯。

 

基督徒也不應該捲入宗教辯論和對抗。關於宗教信仰的激烈神學爭論通常只會激起更多憤怒而不是產生共鳴,這不僅不會增進理解或加強關係,反而會讓雙方都感到沮喪,彼此疏遠。

 

這篇文章翻譯自Surinder Kaur的在線文章「The Traditional Missionary Model Doesn’t Fit Today’s Hindu Diaspora」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2024/11/hindu-diaspora-india-us-christianity-evangelis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