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1100

12

​作者

Dan Graves

斯霍拉里奧斯竭力在伊斯蘭統治下守護東正教

斯霍拉里奧斯竭力在伊斯蘭統治下守護東正教

 

當蘇丹梅赫梅特(Mehmet)二世於十五世紀從基督徒手中奪取拜占庭(Byzantium)時,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今伊斯坦堡)並無東正教牧首(Orthodox patriarch)。梅赫梅特希望由反對與西方教會聯合者擔任此職,否則他擔心其東正教臣民可能向羅馬求援,引發新一輪十字軍東征。他擢升的候選人喬治·斯霍拉里奧斯(George Scholarios),以修道名「格納迪烏斯(Gennadius)」更為人熟知。

 

斯霍拉里奧斯曾支持與羅馬教會聯合。出席佛羅倫斯會議(Council of Florence)*時,他曾與帝國派站在同一陣線,幾乎接受了所有羅馬天主教的要求。然而眾多下屬神職人員與平民強烈反對聯合,致使此事終未實現。斯霍拉里奧斯本人亦改變立場。最堅決反對聯合者乃以弗所的馬可。1444年臨終之際,馬可將此使命託付斯霍拉里奧斯,說道:

 

「我已清晰見證其非凡的審慎、智慧與雄辯之力,故確信當今唯他能向東正教會伸出援手⋯同樣地,在神的幫助下,他亦能糾正教會並鞏固東正教正統信仰—只要他願付諸行動,不將燈台藏於斗底下。」

 

由於斯霍拉里奧斯從未受過聖職按立,教會會議緊急為他完成相關程序。梅赫梅特二世親手將主教牧杖授予他,並為他披上聖袍。

 

維繫基督徒與穆斯林統治者間關係的重擔,令斯霍拉里奧斯備感煎熬。他數度試圖辭去牧首職務,歷經九年掙扎後,終在1463年如願卸任。

 

斯霍拉里奧斯亦活躍於寫作,著有諸多探討基督教與哲學主題的著作,包含針對猶太教與伊斯蘭的基督教辯護。其中一部作品是為向梅赫梅特闡釋基督教信仰而撰寫的信條告白。另一部則是哀嘆君士坦丁堡陷落之作。其餘著作或探討希臘哲學,或批判西方(拉丁)基督教。

 

斯霍拉里奧斯約於1468年逝世。東正教會視其貢獻極為珍貴,特於8月31日設立紀念節日。

 

丹·格雷夫斯(Dan Graves)

 

• 佛羅倫斯會議始於1431年巴塞爾會議(Council of Basel),其後兩度遷移會址。

 

這篇文章翻譯自Dan Graves的在線文章「Scholarios Strove to Keep Orthodoxy Alive Under Islam

https://christianhistoryinstitute.org/dailystory/permalink/scholarios-strove-to-keep-orthodoxy-alive-under-isla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