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1150

2

​作者

Jill Nelson

為仇敵大發熱心—一個黎巴嫩人如何找到基督以及將福音傳給穆斯林的呼召

2023年6月21日

吉爾•納爾遜(Jill Nelson)(https://wng.org/authors/jill-nelson)

 


貝魯特市中心

照片kertu_ee通過iStock

 

主持人瑪麗•賴卡德(MARY REICHARD):今天是6月21日,星期三。謝謝您收聽《世界》廣播電台(WORLD Radio),幫助您開始新的一天。早上好。我是瑪麗•賴卡德。

主持人尼克•艾歇爾(NICK EICHER):我是尼克•艾歇爾。接下來是《世間萬有》(The World and Everything in It)節目:向穆斯林傳福音。

在中東地區,埃及的基督徒數量最多,但在人口中的比例程度卻不是最高。最高的國家是黎巴嫩,大約有三分之一的黎巴嫩人自認為基督徒。

賴卡德:其餘的人是穆斯林,這就造成了摩擦。許多基督徒沒有忘記1860年的內戰,那場戰爭造成2萬名基督徒死亡,摧毀了近400個村莊。

艾歇爾:但是神在這個擁有400萬人口的國家裡動工。《世界》新聞記者吉爾•納爾遜(Jill Nelson)撰寫了一個故事,關於一個黎巴嫩人的歸向基督之旅,以及他五十年來對他曾經稱為「仇敵」的人所做的傳道工作。

記者吉爾•納爾遜:喬治思•侯士尼(George Houssney)在20世紀50年代年幼時加入了一個男孩的街頭幫派。他在黎巴嫩的黎波里(Tripoli)的比較貧困的街道上漫步遊蕩,破壞建築物,對抗敵對幫派。

 

喬治思•侯士尼:於是我在街頭學會了各種邪惡習氣,包括撒謊、欺騙、粗口和髒話,揍人和挨揍,諸如此類吧。

 

侯士尼的母親信仰希臘東正教(Greek Orthodox),他的父親是馬龍派天主教(Maronite Catholic)。他的基督教社群教導他要先出手打擊穆斯林,否則就有被殺的風險。

在1958年的內戰中,穆斯林軍隊摧毀了他的家園,迫使他的家人逃亡。

 

侯士尼:於是我心中開始醞釀對穆斯林的仇恨。

 

在侯士尼11歲左右的時候,有一天,一位黎巴嫩神學院學生拜訪了他的鄰居。他發現侯士尼在踢足球,並與其他孩子打架,他把阿拉伯語的馬太福音遞給他。

這個人的熱情與侯士尼學校裡的神父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侯士尼:我被那個人對我的愛和關心所震撼,他開始拜訪我的家,向我和我的家人作見證,分享福音。

 

侯士尼開始定期去神學院學生發起的浸信會宣教中心。每個星期天下午,他都早早來到這裡,滿懷興奮地等待著大門打開。一年之內,他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基督,並離開了他的街頭幫派。

他的希臘東正教學校要求他在星期天早上去做彌撒,並核實考勤。但有人報告說,侯士尼也在參加浸信會教會—一個被學校稱為「邪教」的教會。

 

侯士尼:於是他們真的開始虐待我,用棍子毆打我,給我施壓,讓我不要繼續下去,並威脅我把我趕出學校。

 

但這只會讓這個小男孩更加膽大妄為。

 

侯士尼:我堅持不懈,並受到我的小教會的鼓勵,大約有20個成員,非常小,在一個租來的公寓裡的簡陋教會。它並不是什麼花哨的東西,但對我來說,它是我的世界,我的新世界。

 

但是,他的父母還是擔心他會失去東正教學校的獎學金,而不得不去的黎波里的一所有問題的公立學校上學。他們責備他。

 

侯士尼:你將一文不值。如果你不接受教育,你就會成為一個撿垃圾的人,在街上乞討。你為什麼要這樣做?羞辱這個家庭,就是這樣類似的話。

 

學校最終開除了侯士尼。他不得不去了當地的公立學校,在那裡他看到了比在街上更多的邪惡。

 

侯士尼:所以我懇求神,我說,主啊,你真的要我像我母親說的那樣,成為一個撿垃圾的人,成為街頭的乞丐嗎?

 

侯士尼知道鎮上的英國學校很少提供獎學金。他的家庭很窮,但他決定去拜訪並為自己懇求。他拜訪的第二所學校是英國的。

 

侯士尼:所以我告訴他我的故事,他的眼睛流淚了。他繞過桌子走過來,把我抱起來,就像一個父親抱起他的孩子一樣,他擁抱我說,「孩子,別擔心。你一分錢都不用花。我會讓你一直讀到高中,不用付錢。」神通過這件事向我展示了我的生命在他的手中。

 

這都是侯士尼所說的「第一次皈依」的一部分。在他的「第二次皈依」期間,神給了他一顆爭取仇敵的心,這始於1964年他14歲時。他在拜訪他母親的村莊時,一隊來自世界福音動員會(Operation Mobilization)的瑞士宣教士敲響了他的家門。他們很快就讓侯士尼重拾對耶穌的愛。

 

侯士尼:他們說,「我們正在挨家挨戶地作見證。你要和我們一起去嗎?」我說,「是的。」我很興奮。於是他們第二天就開著一輛貨車來了,車上裝滿了印刷品、聖經和學習材料等等。

 

侯士尼渴望加入他們,並在他們從一個村子到另一個村子的過程中幫助進行翻譯。但是,當他們的路線將他們帶到一個穆斯林村莊時,他驚慌失措,這個村莊與他母親的基督徒村莊陷入了長期的爭鬥中。

他拒絕再往前走,但團隊帶領人向侯士尼提出挑戰。

 

侯士尼:他說,「耶穌不是也為穆斯林而死嗎?神如此愛世人,這是什麼意思?穆斯林不是世人的一部分嗎?」神開始讓我想到,我或許會奉獻我的一生為這些穆斯林服務,我以前很討厭這些人。

 

侯士尼在接下來的八個夏天裡與這個宣教團隊一起挨家挨戶地宣教,最終覆蓋了黎巴嫩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

 

 

自從他生命中的第二個轉捩點以來,他幫助將聖經翻譯成現代阿拉伯語,並為教會和宣教士製作了英語和阿拉伯語的培訓材料。

1986年的黎巴嫩內戰使他無法回到家鄉,美國成為他的大本營。

在此期間,侯士尼創立了國際視野(Horizons International)。該組織服侍牧養美國10個城市的國際學生,並在世界各地設有事工中心,包括在貝魯特的9個。

而他所在的學校服侍牧養像他這樣背景的孩子。

 

侯士尼:我們有一所學校,160個孩子。幾乎所有的人都成為了基督徒。而且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把他們的家人帶到了基督面前。

 

侯士尼說,你不必成為伊斯蘭的專家,也可以接觸到你的穆斯林鄰居。

 

音訊:【阿拉伯福音音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a1tmkTG8k)
侯士尼:所以當我講道時,我只講福音。不提穆罕默德或伊斯蘭,也不提你曾經的過往。我不談黑暗。我只談光明。

 

為《世界》報導,我是吉爾•納爾遜。

 

這篇文章翻譯自Jill Nelson的在線文章「A heart for his enemies」

https://wng.org/podcasts/a-heart-for-his-enemies-168728939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