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42
1
作者
Georges Houssney
接觸伊斯蘭
Georges Houssney
第一章
培養愛穆斯林的心
伊斯蘭是人為的宗教系統。但穆斯林是神按祂的形象所造的人,他們的心思意念,是空中掌權者要爭奪的戰場。
神給我們任務,要使穆斯林成為祂的門徒,凡主所吩咐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馬太福音28: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
耶穌任命我們作「基督的特使,就像神藉我們求」。
哥林多後書5:20
所以,我們作基督的特使,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吧!
活出與所蒙的呼召相稱的生命
以弗所書4:1
我為主作囚徒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
要以耶穌的眼光看穆斯林,從耶穌的生命和教導,學習如何愛、服事穆斯林,向他們作見證。培養愛穆斯林的心。要踏出安全區,接觸穆斯林,勇於向他們傳講基督的愛和信息。
第二章
穆斯林是誰?又不是甚麼?
過去14個世紀裡大多數時間內,穆斯林對基督徒認識很少,基督徒對穆斯林也一樣。
全球貿易,國際留學生,媒體通訊,移民,教育,與航空交通的發展,使基督徒與穆斯林難免接觸,這情況是前所未有的。
穆斯林像世上其他群體一樣,可以細分許多不同類型。
穆斯林是神所愛的人,因為他們是祂所造的。要像耶穌一樣愛他們,他們是耶穌呼召要進祂的國之人。
穆斯林不是甚麼?
「伊斯蘭是單一宗教」
穆斯林之間有種族、國籍、部落、語言、宗派的不同。
「所有穆斯林都是阿拉伯人」
超過八成穆斯林並非阿拉伯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國家是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所有阿拉伯人都是穆斯林」
雖然阿拉伯人大都是穆斯林,但在阿拉伯世界裡,最少有一成是基督徒。
「阿拉伯國家裡都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國家包括好幾個古老族群如庫爾德人、柏柏爾人、迦勒底人、亞述人、切爾克斯人、亞美尼亞人、腓尼基人、科普特基督徒、德魯茲人等,他們居於阿拉伯國家,卻非阿拉伯人。
「穆斯林是亞伯拉罕兒子以實瑪利後裔」
不完全對。與以實瑪利有血緣關係的部族,只限穆罕默德時代居於阿拉伯半島中一小部分的人。不過,因為穆罕默德自稱亞伯拉罕兒子以實瑪利後裔,大部份人相信穆斯林與以實瑪利有了屬靈上的連繫。
「傳福音給穆斯林是沒可能的」
今天穆斯林正因著不同途徑歸向基督,人數前所未有的多。
「穆斯林成 為基督徒後,一定會受迫害」
的確有許多人面對不同程度迫害,但其實大部分改皈者所面對的,是爭論與恐嚇。怕受迫害的心理使不少人卻步,包括穆斯林與宣教士。
「穆斯林討厭美國人」
從政治層面看,許多阿拉伯人不喜歡美國政策,卻也有許多人喜歡美國文化和美國人。
「穆斯林對基督教印象負面」
有穆斯林對基督教印象負面,這可能是政治、宗教,或種族因素使然。但許多溫和派會欣賞、信任基督徒,甚至過於信任穆斯林。
「在穆斯林世界工作要秘密行事」
大部分穆斯林文化都強調勇氣, 偷偷摸摸被認為是軟弱、不夠光明磊落的表現。勇敢作見證是有力量、誠實的表現,受穆斯林尊重;儘管他們表面上公開反對你,甚至激烈爭辯。
穆斯林都是按神的形象造的,不過他們失喪了,聽不到真理,偏向相信傳說。
提摩太後書4:4
並且掩耳不聽真理,偏向無稽的傳說。
我們要學像耶穌,拒絕伊斯蘭,卻愛穆斯林。
哥林多後書5:19-20
這就是:神在基督裏使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信息託付了我們。所以,我們作基督的特使,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吧!
要遵行這使命,我們必須接觸穆斯林。
第三章
基督徒對伊斯蘭的慣常反應
恐懼
許多人對伊斯蘭心存恐懼,怕人身安全受威脅,因為激進伊斯蘭分子常有恐襲、自殺式炸彈襲擊、綁架、斬首、騷亂等行為。
結果使許多人退避三舍,避免有任何舉動觸怒伊斯蘭分子。
恐懼心態癱瘓了許多穆斯林國家裡的宣教群體,基督徒出去接觸穆斯林,承認自己的身分,傳福音等都是偷偷摸摸。有些人怕得罪穆斯林,傳福音時把真道稀釋了,不敢告訴穆斯林,他們都是罪人,需要救恩。也不敢提耶穌是神的兒子、祂為我們的罪死、穆斯林若不轉向基督就不能得救等真理。
路加福音8:16
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或放在床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讓進來的人看見亮光。
憤怒
基督徒向穆斯林發怒的話,只會引發衝突,不能當基督的好大使。
好奇
有的基督徒對伊斯蘭非常好奇,被它的複雜性、「異國風情」給迷住了。許多宣教士為了融入穆斯林國家,把時間精力都花在學習當地文化教義等事情上,毫不發覺這只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們愈來愈欣賞、同情穆斯林,不覺得他們是在假宗教蒙蔽下的失喪者,而是豐厚傳統文化的傳人。適度的好奇心,有助我們避免不必要地冒犯他們,喪失再次接觸的機會。
與伊斯蘭「談談情」,容易讓這種宗教同化,這讓你傳福音時會有盲點,要指出穆斯林好些犯罪行為時也會猶疑不定。太讓伊斯蘭式的「虔誠」吸引會導致律法主義,使基督徒自覺不夠「屬靈」,因為基督教信仰沒那麼嚴謹的規條。太沉迷伊斯蘭神學的話,會把福音的清晰和簡單搞模糊了;保羅不以福音為恥。
羅馬書1:6
我們從他蒙恩受了使徒的職分,為他的名在萬國中使人因信而順服,
滿不在乎
有的基督徒對伊斯蘭完全不在乎。目下伊斯蘭不斷擴張,影響力亦不斷增加, 許多基督徒卻視若無睹,滿不在乎,又築起心理防衛機制,對自己說,生活已夠忙了,這種事我管不了。
好些教會願意為穆斯林世界禱告,求神拯救穆斯林,也改變穆斯林國家;卻不願意走到對面街或隔鄰巿鎮,向那兒居住上百萬的穆斯林傳福音。這是不在乎的表現。
厭倦
有些人連聽到有關穆斯林的事情也感厭倦。
厭倦心態使人沒同情心,無法超越對方的宗教身分,視穆斯林為獨立個體。目下伊斯蘭在世界地位愈見舉足輕重,可見神已命定向穆斯林傳福音為我們時代的最大挑戰和機遇之一。
勇敢、溫柔,真理
前面提及的反應,導致我們以不健康和無效的態度接觸穆斯林(如偷偷摸摸、與對方衝突、被同化、漠不關心、厭倦)。基督徒面對失喪的人之正確態度,是以愛對待。基督的愛會使我們滿有勇氣、溫柔,和真理,也讓人坐言起行。
愛把懼怕驅逐出去,使人放膽傳福音。
約翰壹書4:17 -18
由此,愛在我們裏面得以完滿:我們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基督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在愛裏沒有懼怕;完滿的愛把懼怕驅逐出去,因為懼怕裏含著懲罰,懼怕的人在愛裏尚未得到完滿。
馬太福音5:13-16
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它不再有用,只好被丟在外面,任人踐踏。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要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約翰福音15:20
你們要記得我對你們說過的話:「僕人不大於主人。」他們若迫害了我,也會迫害你們,他們若遵守了我的話,也會遵守你們的話。
愛能化解憤怒,使人溫柔。
提摩太後書2:24
主的僕人不可爭辯,只要溫和待人,善於教導,恆心忍耐,
懷著勇敢而溫和的心,才是做宣教工作的正確動機。
神的愛教導我們,要愛真正的福音,別讓它受神話和假宗教玷污了。
以弗所書4:15
我們反而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各方面向著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
彼得後書1:16
我們從前把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來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一些捏造出來的無稽傳說,我們是曾經親眼見過他的威榮的人。
約翰福音8:32
你們將認識真理,真理會使你們自由。
要拒絕稀釋福音的試探;無論伊斯蘭傳統聽起來多炫多奇妙,也不能把伊斯蘭摻進福音裡去。
對待穆斯林的健康心態
我們必須看穆斯林為個體,將伊斯蘭系統與個別穆斯林分開。
使徒行傳17:26
他從一人造出萬族,居住在全地面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
神已定準伊斯蘭文化會製造出許多穆斯林,他們從沒有、或只有很少機會接觸基督教。神把這個似乎不可為的任務交託教會,要我們向每位穆斯林傳福音。
我們若存健康心態,就看出無論在伊斯蘭裡、或穆斯林身上,都有優點缺點的。伊斯蘭有兩面:既有平和的一面,也有與世界作戰的一面。古蘭經既教導人要平和,也吩咐信士毀滅非穆斯林。
我們一方面要愛穆斯林,另方面也要恨那些綑綁他們的謊言。伊斯蘭是假福音,穆罕默德是假先知,他稱耶穌根本沒有死在十字架上救我們脫離罪。
使徒行傳4:12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就算不認同對方的宗教系統,也可以愛他們的。同理,就算不認同古蘭經假的啟示,也可以尊重穆斯林族群的若干文化傳統。古蘭經裡也有聖經人物和故事,不過都被扭曲了,這造成堅固的營壘,使穆斯林難以接受真理。
哥林多後書10:4-6
因為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而是憑著神的能力,能夠攻破堅固的營壘。我們攻破各樣的計謀,和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高壘,又奪回人心來順服基督。我已經預備好了,等你們完全順服的時候來懲罰所有不順服的人。
我們要有盼望伊斯蘭會失效,穆斯林可以脫離它轄制。
面對失喪的穆斯林,我們應存著憐憫的心,不要蔑視他們,這才是健康態度。伊斯蘭本身有很多邪惡。
路加福音23:24
你們這瞎眼的嚮導,蠓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你們倒吞下去。
羅馬書12:14
要祝福迫害你們的,要祝福,不可詛咒。
馬太福音10:16
看哪!我差你們出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機警如蛇,純真如鴿。
耶穌差我們走進敵人那裡去,教我們要愛仇敵,卻同時要知道在敵人中間的危險性。對危險要有警覺性,也要作我們生命和機會的智慧和謹慎的好管家,這才是健康心態。
穆斯林需要基督。伊斯蘭的虔敬無論多規律和嚴謹,都不能代替相信基督,以祂為救主和主。穆斯林的虔敬不足以取悅神,攀伊斯蘭五柱不能進天園,他們也不能藉此救自己。光承認耶穌是先知並不足夠,就算他們相信有神,相信真理的好些片斷也是不足夠的,我們不要讓這些情況蒙騙了。沒有基督,穆斯林仍是失喪的。
第四章
穆斯林的宗教生活
當穆斯林的條件,就是踐行伊斯蘭信仰(deen)的五柱,即:念功(Shahada)、禮功(salat)、齋功(sawm)、課功(zakat)、朝功(hajj)(就是證信、禱告、齋戒、捐獻、朝聖)。
第一是念功(證信)
每位穆斯林必須證信安拉是獨一真主,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念功對穆斯林生活各方面影響深遠,他們在日常生活對話間常提及清真言。
福音派基督徒傳道時,期望對方明白福音才信基督,而不只是念誦信經。基督徒必須完全明白所信內容,打從心底裡接受,且敞開心懷讓基督救贖之工在心裡運行。我們鼓勵基督徒提問,盡力明白所信。而基督徒作見證,即向人談及基督在他生命裡所作轉化之工。
伊斯蘭則鼓勵穆斯林常念安拉99個名字。
第二是拜功(禱告)
每位穆斯林每天要禱告五次,在特定時間,用特定禱辭。
對我而言,禱告總是我與神的親密關係,而非必須做的儀式。當我們禱告,神的聖靈臨在,人與神就連繫起來。不像伊斯蘭的禱告只是義務,基督徒的禱告是恩賜、特權,是我們的創造主與救主所賜的機會。
第三是齋功(禁食)
齋月守齋,即從日出至日落的時段,禁戒飲食、菸草和房事。每日守齋畢,大家會大吃一頓。
古蘭經之降示,發生於齋月最後九天裡「那高貴的夜間」(Laylatul Qadr)。
古蘭經97章
我在那高貴的夜間確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貴的夜間是什麼?那高貴的夜間,勝過一千個月,眾天神和精神,奉他們的主的命令,為一切事務而在那夜間降臨,那夜間全是平安的,直到黎明顯著的時候。
齋月開始時,天上諸門開啟,火獄諸門關閉,鬼魔都被捆鎖。(《布哈里聖訓》卷31,聖訓123)
齋月可以更準確稱為盛筵月。
第四是課功(捐獻)
穆斯林財產達到某限額以上,就要捐獻限額以外總財富2.5%,為伊斯蘭之用。穆斯林認為納天課能在神那裡積功德,除去一些罪孽。
第五是朝功(朝聖)
每位虔誠穆斯林要是健康、經濟環境許可的話,一輩子最少到麥加朝聖一次。其中幾項朝聖儀式包括行潔淨禮,穿兩件無縫衣服,親吻黑石,環繞喀爾巴天房走七次,從滲滲泉取水喝,學夏甲的樣子在薩法山(Safa)與麥爾卧山(Marwah)之間來回走,往訪阿拉法特山(Arafat)平原,向「第一柱」、「中間柱」和「大魔鬼柱」擲石,然後獻動物祭。
朝聖者歸來餘生都穿白袍,戴白帽,以示身分。
其實朝聖經驗是屬 魔鬼的,喀爾巴天房和黑石是偶像。
伊瑪尼(Iman):伊斯蘭六大信仰
所有穆斯林都要背誦以下信仰:「你們必須信安拉,信天使,信經書,信使者,信末日,信前定。」(《穆斯林聖訓》卷1,號1)
第一:信安拉
穆斯林必須相信只有一位真主,這教義稱為「認主獨一」(tawhid),強調安拉只有一位。他們認為真主的獨一,是數學上的獨一;真主超然,與受造物分離,冷漠,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另一方面又有恩慈。因此,人不可能與安拉建立相互關係,人無法形容、理解真主的特性。真主沒有情感,超越道德,不受其創造的道德規範所限,因為道德只是為人而設的,真主本身是善和惡的創造者。真主又被認為是喜怒無常,不可預料的。
第二:信天使(Mala'ika)
據伊斯蘭教義,天使是從光所造的理智活物,分等階。最高等是吉卜利里(加伯列),據說傳遞古蘭經給穆罕默德的就是他;伊斯拉非來(Asrafel),負責吹末日判號;阿茲拉伊來(Azrael),專司死亡。每個人都有兩個天使記錄其行為,一位記善行,一位記惡行。
此外每人有一個天使卡伊那(qarina),負責引人入歧途。大部分精靈(jinn)都是惡的,他們從火造出來。最大的惡者是撒旦(Shaytan),他也是天使。
古蘭經7:11-16
我確已創造你們,然後使你們成形,然後對眾天神說:「你們向阿丹叩頭。」他們就向他叩頭,唯獨易卜劣廝沒有叩頭。主說:「當我命令你叩頭的時候,你為甚麼不叩頭呢?」他說:「我比他優越,你用火造我,用泥造他。」主說:「你從這裏下去吧!你不該在這裏自大。你出去吧!你確是卑賤的!」他說:「求你寬待我,直到人類復活之日。」主說:「你必定是被寬待的。」他說:「由於你使我迷誤,我必定在你的正路上伺候他們。
相信這些天使與精靈,使許多穆斯林很迷信,且心裡懼怕。他們會佩帶護身符,把安拉的名字當咒語等。
第三:信經書(Kutub)
古蘭經說有四本聖書:討拉特(妥拉)、扎布爾(詩篇)、印支勒(福音書)和古蘭經,分別賜給摩西、大衛、耶穌,和穆罕默德。這反映出伊斯蘭的簡化觀念-每位先知獲賜一經書。古蘭經雖承認之前的經書,但由於古蘭經內容與其餘經書多有矛盾,這使穆斯林相信之前的經書遭猶太人和基督徒篡改了。
穆斯林認為古蘭經已廢除了之前的經書,從前有的內容都記錄(mazkur)或收集(mjamma3)在古蘭經裡。既然古蘭經已經賜下,也就不再需要其他了。然而古蘭經尊崇之前所有的經書。
第四:信先知(Anbiyas')
伊斯蘭認為,先知從安拉領受信息,然後負責傳給百姓。先知都特別虔敬,有領導能力,而且所有先知都不會犯錯(ma3soom),就算做錯事了,也不算犯罪。伊斯蘭聲稱安拉共派遣12.4萬位先知。(參Musnad Ahmad Ibn Hanbal #21257)
伊斯蘭認為主要有六大先知:亞當、挪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稱為「先知封印」,惟一給全世界的先知,不限於一邦一族。
第五:信末日(Yawm el Hisaab)
末日時死人會復活,有最後審判,決定人進天園或是下火獄;各人的終局在乎其功德,或安拉的前定。穆罕默德前期的教導主要為恐嚇麥加的反對者,強調功德;後來則為吸引人接納這個新宗教,強調前定。
第六:信前定(Qadaa' wa Qadar)
相信凡事,無論善惡都由安拉前定,不會改變;這信仰使穆斯林否定人的責任。
伊斯蘭指,真宗教端在乎神明任意定案,前定是不能改變的。這使信眾存宿命思想,沒有罪觀,也沒有希望;就算社會不公義、腐敗,百姓都默默接受。規條難守,前定思想令穆斯林絕望 ,覺得自己不可能成聖。
加拉太書3:11
沒有一個人靠著律法在神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
基督徒的信仰生命,全靠神的救恩。我們相信神是信實的,會天天供應所需。屬靈紀律是信仰自然表徵,也是聖靈內住我們生命的外顯結果。
神看人內心,不看我們宗教儀式的說話、姿態、形式。
第五課
屬靈因素
在宣教工場,有時難分辨對方是真心相信呢,或是為利才歸信基督;牧養對象的真正需要與動機,還蠻複雜的。
有時候,不純的動機和方法會滲進基督的身體。
哥林多後書4:2, 4
反而把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曲解神的道,只將真理顯揚出來,好在神面前把自己推薦給各人的良心。…這些不信的人被這世界的神明弄瞎了心眼,使他們看不見基督榮耀的福音。基督本是神的像。
福音關乎真理。
哥林多前書1:17
因為基督差遣我不是為施洗,而是為傳福音;並不是用智慧的言論,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哥林多前書2:1, 2, 13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神的奧祕。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們也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語,而是用聖靈所教的言語,用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
帖撒羅尼迦前書1:5
因為我們的福音傳到你們那裏,不僅在言語,也在能力,也在聖靈和 充足的確信。你們知道,我們在你們那裏,為你們的緣故是怎樣為人。
提多書3:9
要遠避愚拙的辯論、家譜、紛爭和因律法而起的爭辯,因為這都是虛妄無益的。
提摩太後書2:23
但要棄絕那愚拙無知的辯論,因為你知道這等事只會引起爭辯。
我們的福音對象一直被仇敵騙倒、俘虜,他們所以能改皈,是因為神的真理直接觸摸他們的心。
使徒行傳26:18
要開他們的眼睛,使他們從黑暗中轉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使他們因信我而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真正福音能向黑暗的心靈傳講,是聖靈工作。
我在穆斯林中長大,深愛他們,他們都是我 的朋友,我希望看見基督成形在他們心裏。身為基督徒,我們在福音工作裡只是助產士,為基督裡的新生命、新創造作預備工夫。
加拉太書4:19
我的孩子們哪,我為你們再受生產之苦,直等到基督成形在你們心裏。
異夢和異象,是穆斯林信耶穌為主的一個主要因素。
馬太福音16:16
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哥林多前書12:3
所以,我要你們知道,被神的靈感動的,沒有人會說「耶穌該受詛咒」;若不是被聖靈感動的,也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
哥林多前書2:1-5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神的奧祕。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裏時,又軟弱,又懼怕,又戰戰兢兢。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委婉智慧的言語,而是以聖靈的大能來證明,為要使你們的信不靠著人的智慧,而是靠著神的大能。
哥林多後書10:4
因為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而是憑著神的能力,能夠攻破堅固的營壘。我們攻破各樣的計謀,
所有人被罪降服、腐敗、耳聾瞎眼的人的心思意念都有著爭戰。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核心,其實是一場屬靈爭戰。
哥林多前書2:14
然而,屬血氣的人不接受神的靈的事,他反倒以這為愚拙,並且他不能了解,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領悟。
馬太福音22:14
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並非人人都願意接受福音的。
馬太福音10:14
凡不接待你們,不聽你們話的人,你們離開那家,或是那城的時候,要跺掉你們腳上的塵土。
每位曾為神做大事的僕人使女,都會有感不足的時候,但不足之處往往亦為神打開了大門,讓祂來工作,成全那不可能之事,彰顯祂榮耀。
向穆斯林傳福音,是聖靈的能力透過我們工作。
使徒行傳1:8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約翰福音16:8
他來的時候,要為罪、為義,為審判,指證世人。
哥林多後書5:20
所以,我們作基督的特使,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吧!
雖然有的穆斯林會滅亡,但也有的會得救。
哥林多前書1:17-22
因為基督差遣我不是為施洗,而是為傳福音;並不是用智慧的言論,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是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是神的大能。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摧毀智慧人的智慧,廢棄 聰明人的聰明。」智慧人在哪裏?文士在哪裏?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裏?神豈不是已使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了嗎?既然世人憑自己的智慧不認識神,神就本著自己的智慧樂意藉著人所傳愚拙的話拯救那些信的人。猶太人要的是神蹟,希臘人求的是智慧,
哥林多後書2:14-16
感謝神!他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裏得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因為無論在得救的人或在滅亡的人當中,我們都是基督馨香之氣,是獻給神的。對滅亡的人,這是死而又死的氣味;對得救的人,這是生而又生的氣味。這些事誰能當得起呢?
哥林多後書4:3
即使我們的福音被遮蔽,那只是對滅亡的人遮蔽。
帖撒羅尼迦後書2:10
並且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不義的詭詐,因為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好讓他們得救。
滅亡之人對福音反感,或者覺得福音是愚拙的。
哥林多前書1:18
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是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是神的大能。
穆斯林的心一旦被聖靈開啟了,就會發現神的大能可以救自己。這大能隨時都在,正在我們裡面運行,當我們忠心禱告、禁食、傳福音的時候,聖靈的大能也透過我們運行。
約翰福音6:44,45
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於是耶穌說:「所以,我對你們說過,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賜,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
耶穌知道惟有被預備好進天國的人才會跟隨祂,這不是靠人的能力,卻是靠聖靈印 證。
我們必須預備好在聖靈裡活,要思考上面的事,不要思考地上的事。
歌羅西書3:1-4
所以,既然你們已經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上面的事;那裏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你們要思考上面的事,不要思考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基督是你們的生命,他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他一同在榮耀裏顯現。
羅馬書8:36-39
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活,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權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深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的。
哥林多前書9:22-23
對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贏得軟弱的人。對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我總要救一些人。凡我所做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共享這福音的好處。
第六章
伊斯蘭與基督徒異同
我們要知道伊斯蘭與基督教的異同,明白兩個核心信仰的關係,這是重要的。
基督教與伊斯蘭建基於兩種相反的前設,要確切了解穆斯林的世界觀,必先釐清兩者異同;必須聆聽穆斯林用他們的詞語、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前設。
基督徒嘗試在兩者間搭建橋樑時,如果將基督教的世界觀投射到穆斯林的信仰上,只會造成混亂;看見伊斯蘭與自己的期望不符時,也就會失望。
「很不幸,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救主無論在其生平、其人及其工作上,沒有一件事不受伊斯蘭忽略、攻擊和否定的。」(池維謀:《穆斯林的基督》[Samuel Zwemer,The Muslim Christ,London,1912])
人不能同時跟從耶穌和伊斯蘭。
列王記上18:21
以利亞近前來對眾百姓說:「你們心持二意要到幾時呢?如果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如果是巴力,就當順從巴力。」百姓一言不答。
路加福音16:13
一個僕人不能服侍兩個主;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服侍神,又服侍瑪門。」
我們若不認清穆斯林的失喪,帶給他們神愛與救恩的好消息,我們對穆斯林的事工就是無效和無用的。
對穆 斯林來說,宗教是家庭、社會、文化、國族身分認同一部分,他們無條件接受這身分,而這也大概是他們接受福音的最大障礙。
不同的詞彙
伊斯蘭詞彙不足以表達基督教概念,別以為用伊斯蘭術語替代基督教術語,就能與穆斯林有效溝通。
神與安拉
基督教神學視神為慈愛天父,祂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人,並想與祂的孩子建立親密關係。
對穆斯林而言,真主是高高在上的主權者,與受造物無關,而一切都按祂的旨意前定了。基督徒看自己為神所收納的兒女;穆斯林則自視為奴僕,毫無選擇,只能履行命定的義務。基督徒也講順服,卻是建基於與天父的愛的關係;穆斯林的順服卻出於對審判、及一位喜怒無常之神明的恐懼。
穆斯林必須常唸頌真主之名。他們看真主並沒有內在感情,感受不到祂為父的心和愛,也不覺得祂積極參與人的日常生活。
基督徒蒙鼓勵與神相交和建立親密關係,穆斯林卻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安拉若與人建立關係的話,等於貶低了自己,也削減了他的榮耀。
神學與信仰系統
一般穆斯林都期望藉著順從真主律法(伊斯蘭教法)、憑積功德得救。
傳福音的時候,直講福音故事,一旦觸及內心,穆斯林就比較認同了。
聖經與古蘭經
對基督徒而言,聖經是心思意念與心靈的食糧。聖經之為聖,不在於經書本身,卻因為這是神的話,是祂與人溝通的渠道,所以這麼珍貴。
對一般穆斯林而言,尤其不懂阿拉伯文的穆斯林,誦古蘭經是為了其宗教值價,這樣可以在安拉面前積功德。穆斯林誦古蘭經,安拉就喜悅,能背誦的話就更討安拉喜悅。
所有穆斯林都要學習阿拉伯文,起碼要懂發音,這樣才可以禱告,誦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的母語都並非阿拉伯語,他們用阿拉伯文誦經,但其實不明白其中意思的。誦古蘭經只為對真主積功德;伊斯蘭教法主宰著穆斯林的日常生活。
穆斯林的世界觀、對生命的看法、信仰系統都與基督徒大不一樣,傳福音時若只 強調兩者共通點、模糊其分別的話,只會延續誤解,不能有效接觸穆斯林。接觸穆斯林的時候,要建基有關於他們自己是誰、他們所信的、他們如何活出他們的宗教的真相,這包括形成他們的世界觀的抽象概念。
第七章
伊斯蘭的阿拉伯特色
伊斯蘭認為阿拉伯文化是最好的,是穆斯林的理想模式。
阿拉伯特色
古蘭經和聖訓所描繪的世界觀,其實反映著阿拉伯人的沙漠生活。
悲觀:
沙漠生活艱苦,環境單調沒有色彩,加上傳統上信宿命(qadaa’ wa Qadar),認為真主是高高在上、喜怒無常的極權統治者,這都造就了阿拉伯人的悲觀性格。
抗拒權威:
沒一個部落可以凌駕、領導其他部落;對權威的抗拒,造成阿拉伯地區長久以來政治 不穩。
態度鬆散,欠缺組織:
無論個人及社會各方面,都反映阿拉伯人做事欠缺組織。
時間觀念:
阿拉伯人以鬆散的時段,為每天時間單位。
性情:
幾乎任何事情都可以引發爭鬥;但另一方面,阿拉伯人又很有幽默感,能隨遇而安。
傳統:
阿拉伯人堅守傳統價值如好客、榮辱文化、重友誼、強調勇氣,重榮耀等。這些價值觀由一個複雜的系統維繫著,當中牽涉家庭、宗族,還有更大的社群。
強調勇氣:
崇尚勇敢;懦夫為家庭、友儕、社會所不容。
忠心:
你一旦與阿拉伯人交朋友,大家就終生為友。
榮辱觀念(al3ard wal sharaf):
阿拉伯人維護個人面子,還有家庭、部落與國家榮譽,這是他們最主要價值之。阿拉伯人很在乎你對他們的觀感,不習慣善意批評。他們尤其在乎婦女的聲譽(al3ard) 。
報復(intiqaam):
榮辱觀念隨之而來是報復心,仇怨可以累代不止。
好客(diaafa):
阿拉伯人招呼客人願意不惜一切。
浪漫(alghazal):
阿拉人的思想世界強調直觀、感覺、野心與靈感。
直觀:
大部分阿拉伯文學作品內容都是思想與事實並置的,古蘭經是其中表表者-大部分經文述及各種 思想概念片斷,不按上文下理,前後不一致也沒有連貫性;韻律重於要表達的意思,選取字詞則以聲韻效果為準則,修辭往往重於真理價值。
阿拉伯人-穆斯林身分:
阿拉伯人相信真主揀選他們-排除了其他人-領受最後、也最完整的啟示,他們為此自豪。
古蘭經3:110
你們是為世人而被產生的最優秀的民族,你們勸善戒惡,確信真主。假若信奉天經的人確信正道,那對於他們是更好的。他們中有一部分是信士,大部分是罪人。
阿拉伯人認為,古蘭經既以阿拉伯語啟示,這必然也就是亞當與真主的語言,伊斯蘭的語言。
大部分非阿拉伯人穆斯林都有自卑感,因為這個太理想化的對阿拉伯語及其文化遺產的看法。
箴言與智慧:
阿拉伯人談話總會用上箴言,如果你能引箴言支持自己的觀點,差不多已經贏了,阿拉伯人看重古老智慧。
幽默感:
阿拉伯人愛開別人的玩笑,也愛自嘲。
迷信與民間宗教:
阿拉伯人相信人生來就有一個邪靈(qarina)伴隨著,牠會跟隨一輩子,以惡眼的恐懼充滿人的心靈。阿拉伯人一直非常迷信。
統一:阿拉伯人未圓之夢
所有阿拉伯人都渴望有一天他們各族能統一。
不過一直沒有成就。提倡統一其實是理想化的、哲學性的言論,卻不實際。
伊斯蘭世界有著反覆、多變的性情。
面對強國,穆斯林往往覺得無助又無望,對於這種身分認同危機,他們要不是以強硬態度面對-成為原教旨主義者,就是轉投世俗主義,追逐物質。
至於溫和派,則在極端主義和自由主義之間抉擇。
阿拉伯人往往互不信任,互相欺騙。伊斯蘭化往往成為分化因素。外表禮儀下往往藏著詭詐。原則上所有伊斯蘭國家都同意,他們都屬一個伊斯蘭國,問題是如何統一,誰來掌權,又誰來執政,應跟隨哪個宗派,這都影響著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統一,是神種在我們心裡的夢想;沒哪種政治或宗教體制能解決世界的核心問題-人叛逆神。真正的合一,要靠神在我們心裡動工才能達成,人類需要被轉化。
普世教會必須學習如何滿足穆斯林的屬靈渴求,以他們能明白的方式傳福音。我們愈了解穆斯林的性情,就愈容易給他們講基督的教導。
在這個時代,穆斯林在極權的伊斯蘭化、與西化帶來的道德危機之間抉擇,其實兩者皆陷阱,我們要給他們看見出路。今天上百萬穆斯林被耶穌吸引,因為他們都渴求愛、被接納,並安全感;但這些僅僅是那些有機會以某種形式聽見基督的信息的人。
第八章
穆斯林身分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