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1423

1

​作者

評論安德魯·里平的「古蘭經:形成期解讀」

評論安德魯·里平的「古蘭經:形成期解讀」

 

《古蘭經:形成期解讀》(The Quran: Formative Interpretation),安德魯·里平(Andrew Rippin)編。(古典伊斯蘭世界的形成25)(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Islamic World 25)xxvii(27)+385頁,索引。奧爾德肖特(Aldershot):阿什蓋特維里奧魯姆出版社(Ashgate-Variorum),2000年。售價137.95美元(布裝),ISBN 0-86078-701-X

 

本書包含十七篇文章(實際上是16篇文章和1篇附錄),專家們一眼就能看出,該書是古蘭經研究領域無可爭議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總的來說,本書達成了編者的使命,即「彙編研究報告,將這些研究報告總結起來,可以作為對該主題的當前知識狀況、該主題特有的爭論點和問題以及為該主題提供資訊的學術意見範圍的有力介紹」(第9頁)。盡管必須要指出的是,有兩個重要領域並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古蘭經是被造的還是非被造的人們在早期進行過爭論,鑒於這種爭論具備歷史意義,我認為至少應該收錄一篇關於該主題的文章:或許可以參見威爾費德·馬德隆(Wilferd Madelung)的《古蘭經創作爭議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Creation of the Koran)(Orientalia Hispanica sive studea F.M.Pareja octogenario dicata, ed. J.M.Barral (Leiden: Brill, 1974) 1:504-25)。此外,選擇一篇關注古蘭經不同誦讀(readings)問題的宗派維度的文章或許更有益處:或許可以參考侯賽因·莫達雷西(Hossein Modarressi)的《關於古蘭經完整性的早期辯論:簡要概述》(Early Debates on the Integrity of the Quran: A Brief Survey)(Studia Is/amica 77 (1993): 1-39),或梅爾·阿舍(Meir M. Bar-Asher)的《伊瑪目什葉派對古蘭經的不同誦讀和補充》(Variant Readings and Additions of the Imami Shi'a to the Quran)(Israel Oriental Studies 13 39-72. (1993)):這些文章都沒有在里平的參考書目中被提及以供延伸閱讀,這些文章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取代約翰·伯頓(John Burton)對撒旦詩篇記錄起源的機靈但證據脆弱的解釋,以及約翰·萬斯布羅夫(John Wansbrough)關於majaz的文章所佔據的空間,他的文章顯得有些多餘,因為包含了對艾拉·阿爾馬戈(Ella Almagor)對同一主題的更全面的研究。參考書目中還缺少丹尼爾·馬迪根(Daniel A. Madigan)撰寫的對於延伸閱讀非常有用的評論《對古蘭經研究某些當前方向的反思》(Reflections on some current directions in Quranic studies)(Muslim World 85 (1995): 345-62),該評論取代了亞瑟·傑弗瑞(Arthur Jeffery)於1957年發表的論文《古蘭經研究的現狀》(The Present State of Qur'anic Studies),這篇論文已被恰當地引用。至於涵蓋的「學術觀點的範圍」,我們不得不察覺到,有些學術觀點的代表性不足,這與形成期釋經者的假設一致,認為穆罕默德確實在七世紀初的二十年間向麥加和麥地那的聽眾宣講了古蘭經的文本。而約約翰·萬斯布羅夫的想法對編者的重要性,在引言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無論如何,總而言之,這無疑是一本內容豐富、發人深省、精選優良的文章集合,必將有助於讀者迅速而廣泛地接觸到這個領域。

 

作為結束時提出的意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呈現方式上的一些小瑕疵:首先,翻譯法語和德語文章的原則並未擴展到哈里斯·伯克蘭(Harris Birkeland)文章中冗長的德語引文;其次,提供一些編輯注釋來糾正某些文章中顯著的事實錯誤或許會有所説明,特別是伯克蘭錯誤地將穆罕默德·本·薩德·奧菲(Muhammad b. Sa'd al-'Awfi)傳下來的家族經注(Tafsir)認定為來自穆罕默德·伊本·薩德·卡提布·瓦基迪(Muhammad Ibn Sa'd katib al Waqidi)(基於這一錯誤,進行了長達八頁的討論),以及曼弗雷德·格茨(Manfred Gtz)犯了時代錯誤,將一篇歸於尼扎姆·莫爾克(NizamalMulk)(生於410年)的神學短文歸於阿布·巴克爾·穆罕默德·伊本·弗拉克(Abu Bakr Muhammad Ibn Furak)(卒於406年),而文中也對此進行了一些闡述(《尼扎米亞之書》(Kitab al-Nizamiyyah)的作者可能是西卜特·阿布·巴克爾·伊本·富拉克(Sibt Abu Bakr Ibn Furak,卒於478年);第三,如果能解釋一下各作者使用的縮寫詞(例如RAAD),那無疑會給讀者帶來一些幫助。我最後的評論直抒胸臆:137.95美元的價格實在令人望而卻步。對於那些沒能拿到書評人副本的人來說,影印機在向他們招手。

 

沙哈卜·艾哈邁德(Shahab Ahmed)

哈佛研究員協會(Harvard Society of Fellows)

 

這篇文章翻譯自Shahab Ahmed的在線文章「Review of Andrew Rippin (ed.), The Qur’ān: Formative Interpretation」

https://www.academia.edu/15004026/Review_of_Andrew_Rippin_ed_The_Qur_%C4%81n_Formative_Interpretation_Aldershot_Ashgate_Variorum_2000_Middle_East_Studies_Association_Bulletin_36_2_2003_216_2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