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1458

1

​作者

何謂字句全備默示?

何謂字句全備默示?

 

定義與核心意義

 

字句全備默示論(Verbal Plenary Inspiration)主張聖經的字句皆由神全備(plenary)且字句(verbal)地默示而成。原始文獻的每個字詞皆被視為神的真實默示,其闡述之事毫無謬誤。此立場強調神引導人類作者,使他們所寫的內容精準符合神的旨意,同時仍保留作者獨特的文風與個性。

 

關鍵聖經根基

 

首要經文為提摩太後書3: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God-breathed)」,表明聖經源自神的氣息。另一重要經文彼得後書1:21記載:「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這兩處經文共同彰顯聖經內容與措辭的神聖本源。

 

耶穌親口強調聖經每字每句皆可信賴。在約翰福音10:35中,祂宣告:「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彰顯聖經整體的堅固性。此類經文強化了「字句默示」(字句皆蒙神默示)與「全備默示」(全書皆蒙神默示)的雙重屬性。

 

歷史與神學背景

 

自基督教會初創時期,羅馬的克里門特(Clement)等領袖,乃至後世的奧古斯丁,皆確認聖經全書全然可信。此觀點歷經教會會議時期、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等領袖堅守聖經每字每句的至高權威),直至現代,福音派神學家們仍持續闡明:聖經所有字句皆為神的話語。

 

近代歷史中,諸如1978年《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等文件在此基礎上宣稱:聖經每字每句皆為原初默示且毫無謬誤。此現代信條與歷代共識相契—聖經乃聖靈藉人作為器皿直接默示而成。

 

聖經的統一性與一致性

 

盡管由不同作者歷經多個世紀撰寫,聖經著作展現出驚人的統一性。正如死海古卷與成千上萬份新約手抄本所證實,經文以非凡的一致性得以保存—這指向一個連貫的信息體系,而非零散的人為修訂。無數考古發現(例如耶路撒冷希西家的引水隧道銘文的出土,或提及「大衛家」的丹城石碑(Tel Dan Stele))佐證了聖經記載的歷史細節,支持聖經教導奠基於真實事件與可信敘事的論點。

 

默示的範圍

 

字句全備默示涵蓋聖經所有主題,包括關於神、救贖、道德、歷史與創造的教導。描述洪水(創世記6—9章)等歷史事件,或家譜與年表(如創世記5章、11章)的經文,被視為神所默示的真實紀錄。持此觀點者普遍認為,科學與地質數據—如特定岩層形成與化石分布—與神刻意、智慧設計所塑造的宇宙與地球相符,而非隨機偶然的產物。

 

對神學與實踐的啟示

 

1.     教義穩定性:若每字每句皆蒙默示,則三位一體、基督的神性、藉祂的復活得救等核心教義便有堅實的教導根基。

2.     道德權威性:信徒理解聖經的倫理道德命令源自神自身,使其道德標準具神聖權威。

3.     應許的可靠性:因每字每句皆有神親自擔保,信徒視經文應許(如約翰福音3:16)為造物主不可違背的應許。

4.     詮釋與研讀:高的默示觀促使人勤勉研讀每個字句,確信人類作者的精確措辭至關重要,應懷敬畏之心對待。

 

回應常見疑問

 

有人質疑:人類參與如何能產出無誤的神聖信息?字句全備默示論者主張,神透過聖靈掌管全過程,確保每個字詞的準確性。盡管經文展現作者獨特的文風,但神的主權引導保證了真理的無誤傳遞。

 

另有人質疑譯本能否忠實傳遞受默示的言語。對比古代抄本(包括馬所拉文本、死海古卷及各希臘文新約抄本)顯示其完整性卓著。當代福音派學者致力精準譯介,使受默示的信息得以傳遞給現代讀者。

 

實踐性鼓勵

 

字句全備默示論使信徒確信:聖經不僅是人類宗教思辨,更是神直接的溝通。因此,閱讀聖經能深化與祂的相交、糾正誤解、塑造道德觀並引導敬拜。此信念亦激發宣教熱忱,因信徒確信根基於權威聖言的福音信息,承載著神聖大能。

 

結論

 

字句全備默示論是堅定基督教世界觀的核心。它斷言聖經原文的每部分皆為可信且具權威的神話語。此信念自初代教會延續至今,催生出對聖經應許、教導與歷史記載的堅定信心。信徒因此安息於確據中,深知這神所默示的話語永立不移,引領人心邁向真理與救恩。

 

這篇文章翻譯自在線文章「What is Verbal Plenary Inspiration?

https://biblehub.com/q/what_is_verbal_plenary_inspiration.ht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