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169

4

​作者

David Foster

追求永生

大衛—福斯特(David Foster) 與 羅蘭-克拉克(Roland Clarke)

路加福音18:18—30講述了一個富有的年輕人帶著一個迫切的問題跪在耶穌面前的故事。

有一個做官的詰問耶穌說:「良善的先生,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阿?」耶穌對他說:「你為什麼稱我為善的?除了一位、就是神、沒有一個善的。誡命你曉得:『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要孝敬父親和母親。』」他說:「這一切我從幼時就都遵守了。」耶穌聽見了,就對他說,「你還缺少了一件: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以分給窮人,你就有財寶在天上;你來吧,來跟從我。」他聽見這些話,就很憂困;因為他是極有錢的。耶穌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進才眼,比有錢的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就說:「這樣誰能得救呢?」耶穌說:「在人不能的、在神卻能。」彼得說:「你看,我們撇下了自己所有的,跟從了你了。」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神的國撇下了房屋、或妻子、或弟兄、或父母、或兒女、沒有不在現今這時期得到許多倍、而在來世得永生的。」

上周我們了解到,一個人除非像孩子一樣謙卑,否則不能進入神的國度。(路加福音18:15—17;參考馬太福音18:1—5)有趣的是,促使耶穌教授這一關鍵訓示的情景是當時人們把嬰兒帶到祂面前以求祝福。耶穌立即意識到要利用這樣的情景進行教導,並對嬰兒做了一個簡單的觀察。懷中的小嬰兒是軟弱無助的。這些被耶穌溫柔地抱在懷裡的小傢伙,與成年人沒有什麼不同。我們所有人都是完全無助和依賴神的。事實是:嬰兒不能餵養或清潔自己,因此,成年人也是無助的,不能僅靠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進入天堂的機會。我們無法洗淨自己的罪,但神可以並在這樣做。我們也不能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就獲得義,但神慷慨地將基督的義歸於我們。正如經文所說:「祂叫那不認識罪的替我們成了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之義。」(哥林多後書5:21)神是最好的父,我們因此而愛祂。

今天的這個故事教給我們一個關於謙卑的類似教訓,盡管是從不同的角度。我們今天看的這段經文是說一個成年男子來到耶穌面前。事實上,他不是普通人,他是一個富人,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是一個統治者。這些都與一個軟弱無助的孩童截然相反!神的話語從不同的角度教導同一個關於謙卑的基本觀點,這真是太有趣了!這是多麼重要的訓示啊!

這位傑出人士向耶穌提出了一個永恆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今天仍然非常重要:「我必須做什麼才能承受永生?」在歷史上,哲學家和科學家們有在探索這個主題。一個例子是幾年前在加拿大出版的一本書《永生之書:永生背後的科學、信仰和魔法》(The Book of Immortality: The Science, Belief and Magic Behind Living Forever)。另一本名為《永生:對永生的追求以及它如何推動文明》(Immortality: The Quest to Live Forever and How It Drives Civilization)。

不需要太多的想像力就能體會到可能促使這位猶太領袖提出這種問題的擔憂和恐懼。也許因為他最近失去了一個親人,死亡的話題便在他的腦海裡。也許他有過瀕臨死亡的體驗,或者在空閒時間他喜歡思考所羅門的智慧箴言,箴言中有很多關於死亡的內容。在傳道書3:11中,所羅門指出:「神將永生安置於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或者這個富人只是想得到耶穌的認可,想讓耶穌認為他是一個好(良善)人,可以基本上肯定他已經做了足夠的事情以獲得永生。

不管觸發他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有一件事是清楚的:他是一個相當自信的人,贏得了相當「好」的聲譽。(我們將在後面看到,甚至12個門徒也是這麼想的。)另一方面,這個人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時候對死後的事情感到不確定和恐懼。不管他的問題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顯然是在靠自己的良善來獲得神的認可並進入天堂。

那麼,當富人稱呼耶穌為「良善的先生」時,耶穌是如何回應這種禮貌性的奉承呢?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我是個好(良善)人」。或者在葬禮上說:「某某是個好(良善)人」,以為這樣就能讓他們被神接受。

但耶穌說:「你為什麼稱我為善的?除了一位、就是神、沒有一個善的。」注意,耶穌並沒有否認祂是善的,祂所關注的是全能的神的完全的善,只有神才值得我們敬拜。同時,耶穌挑戰了這個人禮貌性奉承背後的動機。這個富人肯定會同意,神是完全善的。耶穌繼續回答這個人關於永生的問題,祂引用了十條誡命中的五條,完全知道這個人知道所有其他的誡命。這位統治者毫不猶豫地肯定,他從年輕時就遵守了所有的誡命。這表明了他對自己的評價有多高。但是,「先有高傲之氣、然後就跌倒。」(箴言16:18)

當然,耶穌知道這個人心裡的問題,並接著揭示了他的真正動機。「你還缺少了一件」。耶穌回答說:「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以分給窮人,你就有財寶在天上;你來吧,來跟從我」。這個簡單的測試是揭示真正問題的一種間接方式。這個領袖真正崇拜的對象不是神,而是金錢!他沒有遵守第一條誡命!正如經文所說:「我是耶和華你的神,你...在我面前不可有別的神」。(出埃及記20:2—3)

有趣的是,耶穌所說的那種慷慨在整個聖經中經常被提及,如箴言14:31:「恩待窮苦的是尊敬神」。富人欺騙了自己,認為他已經做了神要求的一切。然而,可悲的是,他最終選擇了守住自己的財富,而不是通過慷慨地把財富送給窮人來榮耀神。他抵制這個簡單而具有挑戰性的真理,不願意深入思考這個問題。財富的欺騙性如此明顯地扼殺了神的話語。(馬可福音4:19;參考路加福音12:15—21)

「不是了不起、而自以為了不起的、便是欺騙了自己。」(加拉太書6:3)「人心比萬物都詭詐,病得很重,誰能明白呢?」(耶利米書17:9)「我們若說『我們沒有罪』,便是欺騙自己,真實就不在我們裡面了。」(約翰一書1:8)

那麼,耶穌對這個人的期望的底線是什麼?祂是否期望絕對的道德完美—沒有任何過錯地遵守整個律法?有一點我們是肯定的:神期望亞當和夏娃完全順服。如果他們完全順服了神,他們就不會死,而會永遠活著。

然而,我們也知道,除了耶穌基督之外,沒有人曾經過著完全良善的生活。我們不應該對此感到驚訝,因為耶穌是以馬內利(Emmanuel)「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1:23)耶穌來不是為了提醒人類遵守摩西的律法,或者是修訂和更新它。祂不是來重新強加遵守律法所有細節的沉重負擔。耶穌知道沒有人能夠遵守律法。所有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3:23;傳道書7:21)如果你違反了一條誡命,就等於違反了整個律法,正如雅各書2:10所寫的那樣:「因為凡遵守全律法、而在一件事上失腳的、就有全部罪責了。」

只有耶穌完全滿足了遵守整個律法的神聖要求。神派祂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帶來神的審判。祂的使命是拯救這個世界,正如先知們所預言的那樣。(以賽亞書49:6)祂作為神的羔羊,帶來了神的救贖,帶走了世界的罪孽。(約翰福音1:29)更令人驚奇的是,神將基督的義歸於那些真正相信祂的人。當然,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承認並轉離我們的罪,追隨耶穌基督作為我們的主和救主,這包括「每天背起我們的十字架」,追隨祂。

路加福音18章中的這個故事最後,耶穌強調了祂的呼召,即離棄一切,追隨祂。彼得聽到了基督關於人得救和獲得永生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陳述。

他聽見這些話,就很憂困;因為他是極有錢的。耶穌看他,就說:「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進才眼,比有錢的進神的國還容易呢!」聽見的人就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耶穌向祂的門徒保證,盡管拯救人對人類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對神來說,這是可能的。彼得對耶穌的這一令人震驚的聲明作出了回應:「你看,我們撇下了自己所有的,跟從了你了」。[馬可對同一故事的敘述抓住了彼得這句話的更完整的含義,說:「我們撇下了自己所有的,跟從了你了」。]然後耶穌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了神的國撇下了房屋、或妻子、或弟兄、或父母、或兒女、沒有不在現今這時期得到許多倍、而在來世得永生的。」

請注意,我們已經繞了一圈。故事開始時,這個年輕人問耶穌:「我必須做什麼才能承受永生?」耶穌明確地回答他,「跟從我」。而現在在結尾處,基督重複了祂的觀點以示強調。祂向任何像彼得一樣跟隨祂的人做出承諾,為了神的國度而拋棄一切。祂承諾他們將獲得更多,包括永生。注意,耶穌還說,那些真正跟隨祂的人將成為神大家庭的一部分,有更多真正的兄弟姐妹。

基督承認彼得和祂的門徒已經離棄了他們安全的家和收入,跟隨祂到各個城鎮去治病救人,傳揚福音。但是,祂也向他們保證,神是信實的,會按照馬太福音6:33,供應和關懷他們,「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附加給你們了。」

作為耶穌的追隨者,我們必須學會「我們原不是顧念著所看得見的,乃是顧念著所看不見的;因為所看得見的是暫時的,所看不見的乃是永世的。」(哥林多後書4:18)

那麼,我們如何將耶穌的教導應用於我們自己的生活?「你們要變賣資財來施捨,為自己豫備永不舊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那裡沒有賊能走近,也沒有蟲能毀壞。因為你們的財寶在哪裡,你們的心也必在那裡。」(路加福音12:33—34)這段經文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賣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以確保有永恆的生命。不,它教導我們必須至高無上地愛神,勝過一切事物或任何人並且愛他人。因為所有的人都是按照祂的形象造的。耶穌宣稱,最重要的命令是「要將你完全的心、你完全的性命、完全的力量、完全的精神、愛主你的神;也要愛你的鄰舍、如同你自己。」(路加福音10:27)

最後,讓我們看看耶穌的一個比喻,它強調了把財寶積攢在天上的原則,這是今天故事中的富人所不能看到或理解的想法。耶穌在馬太福音13:45—46講了這個比喻:「天國又好像商人尋找好珠子。尋見了一顆寶貴的珠子,就去變賣他所有的一切,來買了它。」請注意,「商人…變賣他所有的一切,來買了它。」(那顆寶貴的珠子)

如果你和我找到了這個無價的救贖/永生的禮物,這顆特殊的價值連城的珠子,讓我們通過去傳揚神為我們所做的偉大的事來表達我們深深的感恩和滿滿的喜悅。(馬可福音5:20)

「我怎樣才能承受永生?」這個問題是我們都需要問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們永遠不知道我們在地球上的生命何時會結束。就在昨天,我們聽到了非常不幸的消息,我們的朋友妮可(Nicole)去世了。我確信她沒有想到昨天會是她塵世旅程的結束。但是即使在這個可怕的消息中,也有一些好消息。

去年,我在愛德華國王公寓遇到了尼可。不久之後,她和特雷弗(Trevor)開始參加我們的教會並聽到了福音。我們希望她相信耶穌是她的主和救主並且現在與祂同在。這使我們在悲痛中得到安慰。在這深深悲傷的時刻,請為特雷弗祈禱。

最後,我想提到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它包含在同一個關於那位年輕富翁的故事中。正如馬可福音10:21所記載的,我們讀到「耶穌定睛看了看他,愛他」。這難道不是令人鼓舞和美麗的嗎?盡管耶穌知道這個人並不完美,盡管祂知道這個人將做出錯誤的選擇並走開,但耶穌還是愛他。我沒有理由認為這個人後來重新思考了耶穌所說的話。可能他真的悔改了,並回到了耶穌身邊。我希望他確實如此。但我確實知道:「祂乃是以恆忍待你們的;祂不願有人滅亡,惟願人人都進到悔改的地步」。(彼得後書3:9)

因此,從永恆的角度來看,我今天敦促你:允許神檢查你的心,讓你看到你可能犯了什麼罪或從哪裡離開了神。謙卑地問自己:「我哪裡需要悔改?」「我是否已經透過信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從而接受了神免費的救贖禮物?」「我是否已經背棄神,我是否需要返回並跟隨祂?」耶穌愛你。祂正張開雙臂等待你,「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阿。」「來吧。」(哥林多後書6:2;啟示錄22:17)

如果你想通信或問問題,請隨時在這裡與我聯繫: rolandclarke1139@yahoo.com中文請寫給dialog@ysljdj.org

以下是探討本次講道中核心主題的進一步的文章/講道的清單。

孩子般的謙卑:進入天堂的鑰匙 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childlike.html

死亡是終點嗎? 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death_end.html

所羅門和耶穌:永生與不朽 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solomon_jesus.html (中文在http://ysljdj.org/topic19/tc-19-103bd.html)

財主和拉撒路 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lazarus.html (中文在http://ysljdj.org/topic19/tc-19-103bp.html)

加密在古代智慧中的永恆真理 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timeless_truth.html

尾注:古蘭經19:19

熟悉穆斯林經文的讀者都知道,古蘭經承認麥西哈爾撒(耶穌)是「無罪/純潔」的(古蘭經19:19)。但這是什麼意思呢?特別是考慮到基督是有史以來唯一無罪和全善的人?(參閱傳道書7:21;約翰福音8:46;彼得前書1:18—19;2:22—24;希伯來書4:15;7:26)

另見,《古蘭經中關於耶穌是神道成肉身的更多證據!》的第三部分。作者:山姆—沙蒙(Sam Shamoun)可在此上網看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shamoun/mpq_incarnate3.html

另見,《耶穌是無罪的嗎?》可在此查閱: https://www.gotquestions.org/Jesus-sinless.html

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基督反復聲稱自己是神的(獨一的)兒子來更好地理解祂的無罪性。請看《耶穌,神的兒子》,可在網上查閱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jesus_the_son.html(中文在 http://ysljdj.org/topic19/tc-19-103bc.html)

尾注:古蘭經7:40

古蘭經7:40影射了一個令人難忘的比喻,涉及駱駝穿過針眼,這是耶穌在聖經中的教導(路加福音18:25)。穆斯林學者阿卜杜拉—加拉達里博士(Dr. Abdulla Galadari)最近發表了一篇期刊文章,比較了古蘭經和聖經中如何使用這一奇特的生動的文字描述。他是哈里發大學(Khalifa University)的伊斯蘭研究助理教授。摘要對他的文章總結如下:

福音書似乎暗示,駱駝穿過針眼比富人進入天國更容易。而古蘭經則把這個比喻放在不信者的背景下,他們對真主的跡象態度傲慢(istakbarū)。一開始,這段話在福音書和古蘭經中的語境似乎是不同的;然而,通過對關鍵詞的仔細分析,可以從兩個文本中提取出一些文本上的相似之處,而不僅僅是像以前的學者所認為的那樣簡單地使用這種比喻的共同點。例如,福音書中的富人問的是承受永生的問題,而古蘭經也在同樣的背景下討論了永生和承受的問題。這些和其他一些文本上的相似之處表明,古蘭經與福音書中的隱喻暗指的是相同的背景。(《對福音書的古蘭經角度的理解》(A Qur'an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Gospels),《古代近東研究》55.77—89。10.2143/ANES.55.0.3284684。作者:阿卜杜拉—加拉達里(Abdulla Galadari)

有趣的是,猶太經文(舊約)類似地強調了富人用他們的財富來避免死亡或作為獲得永生的籌碼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個突出的例子是詩篇49章,其中財富、富足等詞語被提到八次,同時還提到了死亡、墳墓等概念。在這篇詩篇中,死亡、墳墓等概念甚至出現得更頻繁。(古蘭經同樣拒絕將財富作為與真主討價還價的籌碼,古蘭經2:70)

有心的讀者不妨探討一下,為什麼伊斯蘭學者(烏里瑪,Ulema)會忽視、淡化甚至否認先知們所教導的關鍵主題,如與永生相關的被救贖或被拯救的主題。(參閱詩篇49:5—7,15;路加福音18:26;參閱以賽亞書49:24—26)重要的是,經過十四個世紀,穆斯林領袖仍然不承認救贖者和救主的神聖名字。可悲的是,他們拒絕將這些著名的、古老而受人尊重的頭銜列入安拉的九十九個美麗的名字中!

請看《神,我們的救主,救贖者》可在網上查閱:https://www.answeringislam.org/authors/clarke/god_savior_redeemer.html

這篇文章翻譯自David Foster的文章「Quest for Immortality」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