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516
2
作者
門徒訓練手冊的啟用

圖 1:左起-本傑明·派特雷牧師,比爾·尼克斯牧師,布雷特·哈特曼牧師和愛德華·安優卜牧師
孟加拉長老會是愛德華·安優卜及其夫人於1996年建立,所有榮耀歸給耶穌基督,教會的根基和頭。從那時起,孟加拉長老會在穆斯林中開展事工,其主要焦點是在整個國家建立教會。孟加拉長老會的哲學支柱是:改革宗-在教義和實踐上,可見性-在穆斯林中建立基督徒社群,專門性-只針對穆斯林做工,專業性-裝備教會同工去傳福音和訓練門徒,統一化的方式和方法,轉化信仰和文化。
孟加拉長老會的事工包括這些領域,如藉著其學習中心裝備植堂者、創作和出版書籍、函授學校、慈惠事工、職業培訓和自力更生計劃。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孟加拉長老會曾經沒有任何材料來裝備從伊斯蘭改信的初信徒。所以,在2014年,經過多方禱告和各種想法,孟加拉長老會著手了一個專案,以開發一套基於聖經的、改革宗但處境化的基礎課程,用於細胞小組。這套課程是用穆斯林孟加拉語,可以在40個星期完成40節課。
2017年1月13日,已經推出了40節的課程。2017年,該課程正在接受田野調查。經過調整後,最終成果將在2018年初發佈。孟加拉長老會鼓勵所有宗派和教會使用這套材料來裝備門徒去完成耶穌基督的大使命。孟加拉長老會感謝比爾·尼克斯牧師,他為課程大綱設計作了貢獻並在不同事工領域提供了他的經驗。愛德華·安優卜牧師為完成該項目已經努力了兩年。
從國內和國際的領袖的評價可總結為一句話「門徒訓練手冊是適合從伊 斯蘭改皈的信徒、首次製作、獨特、具有歷史意義以及被熱切期待的孟加拉語手冊。」
門徒訓練課程/計劃的目的
運用本課程引領新基督徒以神的話語建立他們的新信仰和實踐。
課程的目的不是全面培養新信徒,而是給他們一個框架去理解和跟隨基督。因此,課程內容並不提供詳盡的答案,而是通過實例示範新信徒可以如何思考和生活。
培養植堂者和教會同工成為訓練門徒者
讓訓練門徒者教導其他新基督徒同樣成為訓練門徒者
提摩太後書 2:2
開發一個門徒訓練課程
培養新歸主者
為基督教的教義、敬拜、倫理道德觀,和生活提供一個合乎聖經的基礎。
向新基督徒灌輸實用技能和習慣以此活出自己新信仰
促進教會的成長和健康
教導和培訓新信徒與他們改革宗及盟約的身份相符的基督教信仰和實踐。
鼓勵基督徒更新,克服改皈之前的舊生活和宗教習俗。
裝備信徒在一個受苦、受壓、被逼迫的環境中以委身基督徒的身份有信心地生活。
裝備信徒分辨真假教導。
鼓勵信徒建立信實的、分別為聖的基督教家庭。
提升良好基督徒的公民身份。
為教會一代又一代的持續健康與成長奠定基礎。
訓練和裝備植堂者和其他領袖遵循聖經持續有效地培養新信徒成為門徒。
創建在信徒當地社區裝備他們的方法。
培訓門徒去明白他們已經進入了耶穌的使命,即是,通過話語和行為來建立基督的教會。因此,他們必須受訓學習如何有 效地分享信仰。
課程架構
有四個主要部分-聖經,基督教教義,基督化家庭與基督徒生活。每一部分包括十節課,所以總共40節課。這不只是理論性學習材料,而是在每一課中,學生/學習者必須練習或應用所學到的東西。
教學形式
1. | 營造學習氛圍 | 20 分鐘 |
2. | 開始禱告 | |
3. | 上堂課回顧 | |
4. | 課程目標 | 40 分鐘 |
5. | 課程內容 | |
6. | 討論-回饋/你從課上學到了什麼? | 30 分鐘 |
7. | 評估測驗 | |
8. | 作業-背誦經文、事件、日期,閱讀,要做的工,等。 | |
9. | 約下一堂課 | |
10. | 結束禱告 |
A. 第#1部分:聖經(10課)
1. 舊約書卷
課程目標
按順序記住舊約中的書卷
認識舊約中主要分部的名稱
說出每卷書的主題
向他們展示如何閱讀舊約的歷史流程
課程內容
舊約書卷的名稱
舊約主要分部
每卷書的主題
閱讀計畫
2. 新約書卷
課程目標
按順序記住新約中的書卷
認識新約中主要分部的名稱(包括作者和讀者)
說出每卷書的主題
向他們展示如何閱讀新約
課程內容
新約書卷的名稱
認識新約主要分部的名稱
說出每卷書的主題
閱讀計畫
3. 主要人物(以及聖經怎樣描述他們)
課程目標
按時間順序列出聖經主要人物(猶太民族的祖先,國王,先知,使徒,天使,基督)
使用舊約和新約展示聖經和古蘭經對聖經關鍵人物的不同理解
討論這個真相,即除耶穌以外,聖經中的人物都是為神所用的罪人
強調每個人物扮演的救贖角色。
課程內容
主要人物:亞當,挪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約翰,馬利亞,耶穌
對比在聖經(舊約和新約)和古蘭經中有關亞伯拉罕,以撒,摩西,大衛和耶穌的記載不同之處
亞當,亞伯拉罕,摩西,大衛,所羅門(全是有罪的),耶穌(無罪)
將以上每一位和神的救贖計畫連結起來。
4. 聖經中的約
課程目標
解釋什麼是約
說出這些約的名稱
描述一個約的共同元素
描述這些約的統一性和連續性
課程內容
約的定義
約的名稱
§與亞當的約(勞力之約)
§與挪亞的約
§與亞伯拉罕的約
§與摩西的約
§與大衛的 約
§新約
約的要素
§立約方
§聖經的歷史背景
§應許(祝福和咒詛)
§條件
§誓言
§簽字和封印
這些約救贖的統一性
§這些約的單一目的
§每個約的救贖主題
§在新約中神救贖的應驗
5. 聖經中關於救贖的統一 (舊約中的基督)
課程目標
在奴役和自主,放逐和回歸,人性恢復和返回故土的背景下定義什麼是救贖。
幫助學生證明聖經的約有統一性
證明聖經以基督為中心的統一性
描述整本聖經是如何展示通過單憑信心獲得的救贖恩典。
課程內容
背景中的救贖
§人性恢復
§奴役和自主
§放逐和回歸
舉例說明約的統一性的聖經段落(預言和應驗)
在舊約中指向基督的聖經經文
暗指救贖恩典的聖經段落(希伯來書11章;彼得前書2:9-10)
6. 神國的視角
課程目標
從聖經視角描述神的國度
對比神的國度和撒旦的國度
描述耶穌在恢復和成就神國度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按聖經描述神國度和教會之間的關係
課程 內容
涉及神國度的聖經經文
涉及神國度和撒旦國度對比的聖經段落(創世紀3:15;曠野中的基督)
引用涉及在基督裡成就的王國的經文
以聖經為基礎描述教會為以色列的成全和它在神國度直觀擴展中的聖約作用。
7. 先知的應許和應驗
課程目標
展示新約如何應驗舊約,但並不抹滅舊約。
證明主要 預言和應驗(比如創世紀3:15,基督的出生、被釘十字架、再來)
描述律法在基督裡如何成全。
描述還未實現的預言。
課程內容
新約中使用依然有效的舊約經文章節。
引用證明預言應驗和解釋的聖經段落。
連接耶穌和律法的經文章節
引用還未實現的預言
8. 以色列歷史
課程目標
描述亞伯拉罕的呼求和神對以色列的創造。(以色列一直以來的角色?)
描述以色列的奴役處境以及從埃及脫離進入應許之地。
描述以色列王國和它的歷史
放逐和回歸
課程內容
創世紀12章;人物: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
運用出埃及 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和約書亞記中談到奴役和出埃及,曠野和脫離以進入應許之地的經文,為了證明以色列如何成為被神揀選的民。(以色列實際的土地早在伊斯蘭存在前的許多世紀屬於神的聖民)
提到撒母耳記、列王紀、歷代志為了展示以色列王國如何被造成為他國的光,但罪阻止它成為神救贖的證據。
運用歷史書-包括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先知書-的總結,來討論放逐和回歸。
9. 基督生平(出生,死亡,復活,升天)
課程目標
按聖經描述耶穌的生平
按聖經描述耶穌的死亡
按聖經描述耶穌的復活
按聖經描述耶穌的升天
課程內容
描述聖經上耶穌的出生敘述、受洗和事奉,以證實他無罪的生命,神跡,以及和天父的關係。
引用福音書的受難敘事。
引用福音書與復活有關的經文。
從使徒行傳描述升天。
10. 耶穌的教導(登山寶訓)
課程目標
記住登山寶訓
查考天國八福
查考主禱文
描述耶穌如何提供了基督教的本質。
課程內容
閱讀並記住登山寶訓。
突出選擇八福並討論。
討論主禱文的結構以及每一段的意思。
總結按著登山寶訓所顯現的基督教的本質。
B. 第#2部分:教義(10課)
1. 神話語的教義
課程目標
描述神話語作為啟示的教義(對比古蘭經)
描述聖經的默示性質和作者身份
描述聖經的無錯謬和無誤
描述聖經的權威
課程內容
說出啟示的方式但將這些與神的話語區別起來,並說明在甚麼方面它是神的啟示。
神如何特別給聖經的作者默示?
定義無錯謬和無誤,讓學生記住它們。
什麼是聖經權威?如何在信心和生活中運用它?
2. 關於神的教義
課程目標
描述三位一體的教義
描述三位一體在創世和救贖中的作用
描述永恆的命令
列出並描述神的名字
課程內容
給出三位一體的簡單描述,如同一位神有三個位格而不是三位神或一位神的三種模式或功能。(三位一體是什麼,不是什麼)
以聖經為基礎說明父、子、聖靈在創造和救贖中的相互作用。
說出和描述每條命令、以聖經為基礎舉例說明每條命令。
引用聖經的名字和參考經文。
3. 創世和墮落(創世紀1-3章)
課程目標
描述和記住創世故事
描述人類以神的形象被造
描述墮落和它的影響
描述由於墮落而帶來的虛假宗教和偶像崇拜(巴別塔)
課程內容
根據創世紀1:1-27逐日列出神的創世活動。
根據創世紀1:26-28描述神的形象和相似。
閱讀和討論創世紀第3章的墮落以及隨後對人類生活和自然的影響。
當亞當和夏娃沒能在伊甸園防住撒旦,選擇跟隨牠而不是神時,人類的罪和偶像崇拜就開始於伊甸園。
4. 基督論
課程目標
描述耶穌永恆的神性
描述耶穌的名字和稱謂
描述基督的真實人性和犧牲。(十字架受難是真的嗎?)
描述他作為先知、祭司和國王的職位
課程內容
查考描述耶穌永恆的神性的經文。
說出並定義耶穌的稱謂。
描述耶穌在他的十字架受難和死亡中無罪的人性。
運用聖經描述耶穌作為先知、祭司和國王的職位
5. 救贖
課程目標
描述只有神拯救罪人
描述神揀選和呼召的教義
描述稱義、成聖和得榮耀
總結救贖是與基督聯合
課程內容
運用聖經來展示拯救是神仁慈的恩賜。
定義在聖經術語和背景中的揀選和呼召。
定義在聖經術語和背景中的稱義、成聖和得榮耀。
運用聖經來展示信徒與基督聯合如何總結神完全的救贖工作,「在基督裡」
6. 教會
課程目標
將教會定義為神的立約人
討論教會的不可或缺性
描述教會的組織(政體)和功能(聖禮)
討論教會的權威(紀律)
課程內容
運用新約經文說明教會是神的立約人。
教會是基督專用的身體,委身在世上執行他的救贖工作。
運用聖經來概述長老會的管治、禮拜、聖禮形式。
運用聖經來展示教會在講道、教導聖言、宣教、任命教會的長老和職事、聖禮的管理、和紀律各方面,如何在基督肢體裡有獨有的權威。
7. 基督再來
課程目標
定義什麼是基督的再來
討論基督再來的重要性
描述基督再來的預言和預兆
討論千禧年
課程內容
從聖經描述基督再來。
描述它對信徒的重要性。
引用提到基督再來的聖經預言和預兆。
描述千禧年的象徵屬性,根據對此的理解解釋千禧年的活動。
8. 天堂和地獄
課程目標
描述撒旦的最後失敗,罪和死亡。
描述最後的復活和審判
描述天堂(對比伊斯蘭)
討論地獄意味著什麼。
課程內容
用啟示錄來說明神最後的勝利。(討論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到來)
用聖經來描述最後的復活和審判。
對比啟示錄21章和伊斯蘭對伊甸園的理解。
描述對罪人永恆的審判和懲罰。
9. 宣教
課程目標
宣教的聖經基礎是甚麼?
討論神如何是一個宣教的神?
描述教會是神的宣教的仲介
描述每一位信徒是如何被呼召並裝備成見證人。
課程內容
說明在創世紀(3:15),馬太福音(28:18-20)和使徒行傳中宣教的聖經基礎。
描述神對墮落人類的救贖的聖經的全面計畫。(約翰福音)
用使徒行傳舉例說明教會在宣教中的中心地位。
引用經文來說明向世界作見證是一名真信徒的標誌。
10. 假教導
課程目標
描述純正基督教的範圍
分辨純正和假冒的聖經信仰之間的不同。
描述一個處理假教導的聖經方法
討論異端的假教導
課程內容
列出並描述適用於所有真正基督徒的教導。(聖經,三位一體,耶穌基督,人性,罪和拯救)
檢查有關每個核心教義的一些錯誤教導。
教導學生以聖經的教導為基礎,以謙遜、敬虔的方式回應。
用聖經來解釋每個異端的具體錯誤教導。
C. 第#3節:基督徒家庭和責任(10課)
1. 十誡 1-4條:在跟神有良好關係下生活
課程目標
描述十誡的目的和結構
背誦誡的1-4條和提出如何從聖經引用
描述我們的獨一聖潔真神的信仰,拒絕崇拜偶像(1-2條)
描述我們如何在生活和敬拜中高舉持神的聖潔(3-4條)
課程內容
十誡的目的是什麼,它們是如何編排的?
引用出埃及記中十誡的前四條,並背誦。
只是一位神;聖經的神;因此,每一種形式的偶像崇拜必須禁止。(討論現實中存在的偶像崇拜)
描述聖經中神教導我們的生活和敬拜方式。(大要理問答)
2. 十誡 5-10條:在跟人有良好關係下生活
課程目標
背誦十誡的5-10條和其所在的章節
討論我們對父母和家庭的責任。
討論我們對鄰舍的責任。
在孟加拉環境應用這些誡命
課程內容
引用出埃及記中十誡的第5-10條,並背誦。
交互參考聖經的其他經文與大要理問答。
列舉孟加拉環境中的具體問題,用經文和大要理問答來對應解決。
3. 婚姻與離婚
課程目標
描述聖經對婚姻的看法
描述聖經對離婚的看法。
討論聖經對於不要同負一軛說了什麼,是什麼意思。
描述耶穌與教會的婚姻是人類婚姻的基礎。(包括基督與教會的關係折射到我們個人婚姻關係之奧秘)
課程內容
查考指定經文,描述聖經的婚姻。(創世紀2:24;以弗所書5章,等)
使用指定經文來描述聖經中的離婚。
使用聖經經文(創世紀6章,等)來說明婚姻不應該在信徒與非信徒之間建立。
引用羅馬書和哥林多前書,來說明基督和教會之間的關係之於人類婚姻的關係。
4. 男人和女人
課程目標
在權威和愛的方面描述婚姻關係。
描述丈夫和妻子雙方的責任
描述丈夫在家庭和教會中的權威
描述聖經標準經常被違反的方面。
課程內容
請參閱創世記2-3章;以弗所書5章;歌羅西書3章-說明婚姻中男性權威和犧牲之間的平衡。
引用聖經來說明丈夫有責任去愛、保護和滋養妻子,而妻子有責任以尊重的心服從丈夫的權威。
以聖經來證明丈夫在家庭和教會中有權威(提摩太前書2章)
從一個孟加拉背景來討論違背聖經婚姻模式的具體行為。
5. 在一個有信仰的家庭中養育孩童
課程目標
描述合乎聖經的、敬虔家庭的圖畫
描述父母雙 方培養敬虔孩童的具體職責
描述教會培養敬虔孩童的責任。
描述孩童尊敬和服從父母的責任。
課程內容
使用以弗所書5-6章和歌羅西書3章來強調一個敬虔家庭的特徵。
使用箴言來強調管教和父母的智慧;從以弗所書和希伯來書來說明管教。(使用4-5段經文)
引用申命記6章,箴言,馬太福音19章和路加福音18章來說明如何教導和訓練孩童。
引用十誡,箴言,以弗所書來指出孩童 的責任。
6. 慷慨的施捨
課程目標
描述我們的所有財產都屬於耶和華。
解釋十一奉獻和奉獻的聖經基礎。
討論聖經講述的施捨的好處。
說明如何圍繞聖經關於施捨的原則來管理個人財務。
課程內容
使用聖經經文表明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來自於神。(創世紀1章;約 伯記;詩篇)。
使用申命記,瑪拉基書,希伯來書7章,創世紀14章,使徒行傳(巴拿巴)作為基礎來描述給十一奉獻和奉獻的義務。
描述如何增強信心(以神為首位),神如何應許福氣,當教會以神為首時才是健康的。(包括見證)
學習以十一奉獻和奉獻為起點,如何為家庭做預算。
7. 憐憫
課程目標
解釋聖經中對憐憫的定義。
描述每個信徒如何從憐憫入手。(施比受更有福)
描述聖經中展示施憐憫的不同方法。
明白施行憐憫是不受到我們資源缺乏的限制(寡婦的小錢)
課程內容
從聖經的角度定義和解釋憐憫。(彌迦書6章;馬太福音18章)
憐憫是每個人的責任(好撒瑪利亞人)
解釋在特定方式中的憐憫(為病人祈禱;幫助有需要的人;救助和關愛)
使用聖經經文說明即使當我們缺乏資源時也有施行憐憫的義務(寡婦的小錢)。
8. 使人和睦
課程目標
在本地環境中說明合乎聖經的使人和睦的必要性。
在解決衝突和轉化衝突的方面,定義什麼是聖經中使人和睦的目標。
定義聖經中使人和睦的不同階段。
描述在本地教會中應用使人和睦的責任。
課程內容
列舉在孟加拉環境中(當地衝突文化,包括復仇,缺乏寬恕,永久性破裂的關係,社會分裂等)對使人和睦的特別需要。
說明目標,包括阻止衝突,恢復關係的目標,以及生活中屬靈和關係發展轉變與深化的目標。
使人和睦的四個G。
主動使人和睦的活動,比如培訓、調解、輔導,應以教會為基礎,在教會領袖的授權下進行。
9. 基督徒如何可以活出良好公民的身份
課程目標
描述基督徒應該與國家有怎樣的關係。
描述在一個穆斯林社區裡基督徒生活上的挑戰。
描述基督徒應該如何活出良好公民的身份。
討論在孟加拉基督徒的憲法權利。
課程內容
描述聖經當中基督徒與國家的關係(羅馬書13章、彼得前書2章中講的服從法律,納稅等)。
描述身為基督徒受到穆斯林針對信徒的在神學上的蓄意攻擊,社群和家庭的仇恨,孤立,逼迫,不義,不公,誣告和外部壓力的挑戰。
描述基督徒有責任為國家禱告,積極參與公共生活,順服國家政權,服從法律,提出建設性的批評。
學習孟加拉憲法關於(在法律的界限內)良心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條款。
10. 向他人介紹長老宗(告訴他們你是誰)
課程目標
定義長老會和改革宗
解釋長老會制的聖經基礎
討論長老會制與其他教會的關係
講述孟加拉長老會的歷史
課程內容
用威敏斯特信仰標準來定義什麼是長老會和改革宗
引用新舊約中組成孟加拉長老會制聖經基礎的經文。
列舉在不妥協和不失獨特性的相互尊重及團契中,孟加拉長老會成員應該歡迎來自其他教會的基督徒。
特別留意涉及到孟加拉長老會誕生和發展的關鍵日期,事件和人物。
D. 第#4部分:活出基督徒的生活(10課)
1. 信仰的基要
課程目標
解釋基本教義和聖經內容
提出教會有責任維護純正的聖經教導
解釋孟加拉長老會的信仰宣言。
背誦使徒信經
課程內容
列舉聖經的基要教義並引用經文來背誦。
使用聖經來講述教會在維護神的話語的教導方面的責任。
一條一條地說明和解釋孟加拉長老會的信仰宣言
背誦使徒信經
2. 禱告
課程目標
示範說明每個學生都知道穆斯林禱告與聖經教導的禱告不同
與他人一起禱告
教導他人如何禱告
背誦主禱文
課程內容
說明聖經教導的禱告與伊斯蘭的禱告之間的區別。
禱告操練(預留禱告時間,這樣小組中的每個人都可開聲禱告)
解釋需要討論的禱告要素,說明應該遵從的禱告模式。
背誦主禱文
3. 如何讀聖經(為什麼讀聖經是必需的;養成讀經的習慣並制定讀經計畫)
課程目標
討論為什麼每天讀經是重要的
建立每天讀經的習慣。
列出正確讀經和理解聖經的步驟。(比如,禱告以求理解經文)
說明讀經如何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課程內容
引用與每天讀經的重要性有關的經文。
運用靈命餵養的比喻來強調每天讀經的必要性,並且如果要按著聖經來生活,需要真正了解聖經的內容。
列出並討論持續讀一段聖經的步驟,用一段聖經來舉例說明。
列出禱告和應用的具體方法
選一節經文,小組討論如何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4. 崇拜
課程目標
討論個人、家庭、和集體崇拜的必要性。
描述聖經對每週崇拜的定義和要求。
討論穆斯林和基督徒的崇拜的區別。
背誦孟加拉長老會的敬拜秩序。
課程內容
用聖經的經文來說明要求個人,家庭和教會定期崇拜的原因。
用聖經(申命記12-13章;希伯來書10:25)來解釋每週崇拜。
列出基督教和伊斯蘭的崇拜的目的與做法和具體區別。
說明並記下孟加拉長老會對崇拜的要求。
5. 傳福音和植堂
課程目標
討論傳福音是什麼,為什麼傳福音是必要的。
舉例說明如何向他人分享你的信仰。
描述如何門訓練新歸主者
描述每個教會在傳福音,門徒訓練和植堂方面的角色。
課程內容
定義聖經中的傳福音(羅馬書10:14-15)並說明為什麼每個信徒必須要傳福音。
示範說明怎樣傳福音,方法是讓每個學生在其社群中分享他/她的信仰。
描述門徒訓練新歸主者的方法
以聖經為基礎討論教會在傳福音,門徒訓練和植堂方面的責任。
6. 學習如何跟進(確保事情的後續進展)
課程目標
明白進行後續跟進聯絡是必要的
示範說明如何安排一個會面
了解如何為一個跟進的會面做準備
示範怎樣通過計劃預備下一次會面來進行一次聚會
課程內容
討論後續跟進聯絡和建立持續關係的重要性
讓學生示範他們理解如何安排一個會面。
給學生示範可以通過安排時間地點,帶上適當的材料,準備會面地點等方法來提前為一次會面做準備。
練習如何結束聚會並在告別前安排好下一次 的聚會。
7. 帶領小組
課程目標
示範如何為帶領一個小組建立良好的氛圍。
示範如何帶領討論。
示範如何提問和掌握提問。
示範如何讓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有參與。
課程內容
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方法是適當地問候組員,介紹新的組員,詢問組員的近況 ,不讓某一個人主導,鼓勵每一個人參與其中。
為不同的人分配不同任務,讓學生們朗讀經文。
提出可以引人交談,引出更多提問和討論的好問題。不要問是或非的封閉式問題。
不要讓一個人主導,而是學習如何讓比較活躍的人安靜下來,向寡言的人提問讓他們參與某個具體問題或討論。
8. 聖潔(聖約式的聖潔,而非律法主義)
課程目標
描述聖經對聖潔的定義。
解釋符合聖經的信仰包括信徒所需要的更新。
講述如何活出一個分別為聖和可見的基督徒生活。
討論達不到聖潔的關鍵挑戰。
課程內容
定義和討論聖經教導的聖潔。
引用新生命在更新方面的經文(比如哥林多前書;彼得前書)
描述基督徒正直地生活而不接受宗教混合主義的屬靈方法及直觀方法。
討論宗教混合主義的試探,避免正面衝突,保持兩個不同的身份。
9. 苦 難
課程目標
以聖經的視角描述苦難
發展活在苦難和逼迫中不逃避不妥協的方法
信徒應該如何回應他人的苦難?(態度)
信徒可以有甚麼實質的行動來支援那些受苦的人?(行動)
課程內容
運用馬太福音5章;使徒行傳5章;羅馬書8章;彼得前書3章從祝福、榮耀、團契的方面討論為信仰受苦,以及苦難是基督徒生活中一件正常預期發生的事。
解釋那些幫助我們明白如何活在苦難和逼迫中不逃避或妥協的經文。
以聖經為基礎討論我們作為基督的肢體如何認同苦難和逼迫。
列出用於回應他們的苦難和逼迫的具體實際的行動。
10. 如何回應穆斯林鄰舍(護教學)
課程目標
討論如何建立一顆愛穆斯林的心。
描述信徒需要怎樣從聖經建立他們對穆斯林回應的基礎。
沒有必要就不要冒犯穆斯林(批評古蘭經和穆罕默德)
示範對穆斯林提問或穆斯林觀點的實際回答。
課程內容
強調為穆斯林禱告和以自己是前穆斯林的身份表達同理心。
說明運用聖經來回應穆斯林的提問及觀點的必要性。
說明為什麼對穆斯林不適當的回應會阻礙見證。
練習回答穆斯林常問的問題,用聖經的答案而不是人的理性或穆斯林的權威。
這篇文章翻譯自在線文章「Inauguration of Discipleship training man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