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65
176
作者
CARM
印度教和道德
盧克•韋恩(Luke Wayne)(https://carm.org/author/luke-wayne/)
2017年3月9日
在印度教(https://carm.org/hinduism/what-is-hinduism/)的廣泛保護傘下,存在著廣泛和多樣化的信仰和習俗實踐,但沒有核心教義或統一神學。有一些基礎的概念,比如輪回轉世(投胎)(reincarnation)(https://carm.org/dictionary/reincarnation/)和因果報應(業)(karma)(https://carm.org/dictionary/karma/),在某種程度上所有印度教徒都會接受,但在大多數問題上,各種不同學派和個人對印度教的解讀幾乎在所有問題上都存在分歧。因此,挖掘一系列讓任何有聖經思維的基督徒在道德上會反對的歷史上的印度教習俗、或印度教經文的引文,就會相對容易。另一方面,從印度教文獻中,整理出一份基督徒讀者會感到挺好的、甚至是賢德的道德判斷、諺語格言和法令的清單,會同樣容易。我們應當毫不奇怪,墮落的人類在言行上經常像墮落的人,然而,即使是非信徒,也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創世記2:27),神的道德刻在他們的心裡(羅馬書2:15),他們往往會提倡真正的道德。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僅僅只是求問印度教徒是否有時會堅持某個特定的道德戒律或違反某個特定的道德原則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問的問題是,印度教的世界觀是否為道德提供了充分的根基。《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和其他神聖的印度教文獻是否為客觀的道德價值觀和義務提供了充足的基礎?
印度教學者當然相信事實正是如此。實際上,一位作者誇耀頓悟(enlightened)的印度教徒:
「唯有他能夠愛他的敵人,因為在他眼中看不到任何敵人。他所經歷的一切都只是神明(God)的具象表現。由於他再也無法辨認自己的心理生理的複雜情結(psycho-physical complex),他不能為自己的身體或心靈所做的事情負責。他失去了他的主體感(sense of agency),意識不到是他在實施行動。因此,他超越暴力。《薄伽梵歌》說,『沒有主體感或利自我主義的人,他的理智不為自己的身體和感官所造成的行動負責,他不殺人,也不被這種殺戮的結果所束縛。』」【1】
值得注意的是,簡單地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敵人可愛,他就不「愛他的敵人」。知道有人對你有敵意,卻仍然愛他們,這是一種偉大的美德。否認敵人的存在,然後又以愛的名義誇耀這種否認,這不過是一場騙局。然而,這不是這段話的主要問題。這裡還有更令人不安的事情。得到頓悟的人受到讚揚,因為他不再辨認自己的「心理生理複雜情結」,因此不再認為自己需要對自己的身體甚至心靈造成的行動負責。這樣的人被稱為「超越暴力」,不是因為他的身體不再實施暴力,而是因為他不受身體可能實施的殺戮的約束。這不是隨便某個印度教學者的邊緣觀點。他是在表達《薄伽梵歌》的教義,這是所有印度教中最受歡迎受到最廣泛尊崇的神聖文本。
《薄伽梵歌》的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阿朱那(Arjuna)的王子與叫做黑天(Krishna,克里希那,奎師那)的神在內戰中一場大戰前的談話。阿朱那是一個強大的戰士,但他不想戰鬥。他的親屬家人為敵對陣營戰鬥,他擔心殺死他的親屬是錯誤的。他還擔心,雙方的屠殺程度會破壞家庭,混雜種姓(castes),甚至可能導致強姦和賣淫的增加。他確信,為了個人道德和社會的更大利益的緣故,他應該退下而不是戰鬥。
黑天斥責他,解讀說他的內心動機源於癡戀(attachment)—癡戀於親屬,癡戀於社會,癡戀於更大的利益,癡戀於他行動的後果。所有這些癡戀都延續了死亡和重生的苦難迴圈。黑天還解釋說,頓悟的人意識到謀殺這種事是不可能的,因為靈魂是不朽的,會在新的身體裡重生,所以對於頓悟的人來說,你的身體裡不會因為殺死另一個不朽者的身體而產生罪疚。你不能真的殺死他們,他們也不能真正死去。邪惡只在於欲望,而不在於行動。心中有了這種頓悟,阿朱那應該毫不猶豫地戰鬥和殺戮。不會因此而有罪疚。
「真理的先見者的結論是:非存在的東西沒有持久性,而存在的東西不會終止。這是先見者研究過兩者本性後的結論。要知道那遍透整個身體的東西是不會被毀滅的。沒有人能夠摧毀不能被毀滅者。體現那永恆的、無邊際的、持久的一位的身體,據說會死;但那一位是不能死的!因此,啊,婆羅多(Bharata),作戰罷!以為一個生物體會是殺人者、或者會是被殺者的人,都缺乏理解。它不能殺戮或被殺。它並沒有誕生,或是會死的,或者曾經會死但以後便不再存在。他是原始的,未生的,永存的,不因身體被殺就死。一個知道靈魂是永恆的(未生的和沒有盡頭的)的人,怎麼可能殺死任何人和引起任何人去殺戮呢?他殺了誰?」(《薄伽梵歌》,2:16—21)【2】
黑天不鼓勵阿朱那因著正確原因或者因為在戰爭中殺人與謀殺是有區別的而去戰鬥。黑天反而告訴阿朱那要有一個頓悟的心態,然後他身體做的任何事情不會有罪疚:
「當快樂與苦惱是一樣的,喪失與得益是一樣的,勝利與失敗是一樣的,就參戰吧,阿朱那,你不會招至罪惡。」(《薄伽梵歌》,2:38)。【3】
「一個在這裡被更高的心智約束的人,脫離好和壞的行動。」(《薄伽梵歌》,2:50)。【4】
「一個由被枷鎖的心所控制、在身體上只做不帶慾望的行動的人,沒有罪疚附著他。」(《薄伽梵歌》,4:21)。【5】
「就算你是所有罪人之中罪惡最深的一個,但是當你在知識的船上後,你便會超越所有邪惡。」(《薄伽梵歌》,4:36)。【6】
「縱使一個人幹著可惡的行動,假如他崇拜我而不崇拜其他,他這個決心就真正被認為是正義的。」(《薄伽梵歌》,9:30)。【7】
《薄伽梵歌》當然無意為殺人或強姦等卑鄙可恥的行動辯護,但是,它所提出的道德理論,很難成為我們將這類事情稱為客觀上錯誤的基礎。除非你得到頓悟,否則棄絕這種行動對你沒有幫助。如果你確實獲得了頓悟,那麼繼續做這樣的行動也不會使你有罪疚。身體的行動最終並不重要,不管這些行動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不期待悔改,也沒有允諾頓悟會導致遠避邪惡和追求良善。事實上,情況正好相反。一個人超越了對自己身體和心靈的責任,任何行動就不再重要了。
這種教導並不局限於《薄伽梵歌》。一位印度教學者總結了濕婆(Shiva)教派神聖文本的教義,他解釋說:
「他超越了善與惡、對與錯、吉祥與厄運的二元性。印度教的真名是薩納坦達爾瑪(Sanatana Dharma),即永恆之道,它一次又一次地迫使人類內心接受這樣一個事實,神聖就是存在的一切,乾淨和污濁,純粹和不純,吉祥與厄運。」【8】
為了達到頓悟,人必須接受邪惡和善良一樣神聖,從而停止區分它們。印度教的世界觀遠非為客觀道德奠定基本原理,而是會破壞客觀道德。再說一次,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印度教徒都是獨一無二的卑劣、窮凶極惡、到處為非作歹、並且毫無良知地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的人。它僅僅意味著,當印度教徒做好事時;當他們根據神給予全人類的道德良知行事時,他們是在借用自己世界觀之外的一個基本原理來行事。有人聲稱某些行為從本質上是正確的,而另一些行為從本質上是錯誤,印度教無法證明任何這些說法,即使大多數印度教徒仍然繼續相信這些道德絕對原則,盡管關於這些絕對原則他們缺乏任何基礎理由。真相是,因為印度教不是真實的,所以這樣的行為才有真實的正確或錯誤。道德是由我們至高無上的造物主,唯一的真神的完美本性和權威命令建立的,我們唯有對神保持忠誠獻身,我們所有人有一天都將站在神的面前接受審判。在這個真理中,也只有在這個真理中,道德、正義、聖潔和道德才牢固而具體地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1 Swami Bhaskarananda, The Essentials of Hinduism (Viveka Press, 2002) 188-189
2 Gavin Flood and Charles Martin, The Bhagavad Gita: A New Translation (W.W. Norton and Company, 2012) 14-15
3 Ibid, 18
4 Ibid, 20
5 Ibid, 39
6 Ibid, 41
7 Ibid, 76
8 Vanamali, Shiva: Stories and Teachings from the Shiva Mahaourana (Inner Traditions, 2013) 15
這篇文章翻譯自Luke Wayne的在線文章「Hinduism and Mor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