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65
202
作者
CARM
詩篇22篇是彌賽亞預言嗎?
盧克•韋恩(Luke Wayne)(https://carm.org/author/luke-wayne/)
2017年4月3日
詩篇第22章是一段非凡的經文,它在多個世紀事情未發生前,就生動地描繪出了耶穌基督所受的苦難和最終的得勝。然而,也有許多人堅持認為,基督徒在詩篇中所解讀的耶穌其實只是為了描述作者自身苦難。他們堅持認為,這是一篇描寫作者同時代事件的、以現在時記敘的詩篇,根本不能被理解為先知性質的預言,更談不上是關於耶穌釘十字架受難的預言了。這些反對意見經過仔細探究查驗就會落空。
詩篇是先知性的預言嗎?
首先必須注意的是,詩篇肯定是先知性的預言。舉例來說,哈巴谷書中的第3章,預言了神對作惡民族的最終審判,神會用這些邪惡民族來懲罰祂的子民的罪,這實際上是一首詩篇。人們不需要對希伯來詩有太多的了解,就能看出這一章是通過熟悉的音樂術語構成的,比如「細拉」(3、9、13節),這在詩篇中很常見。這首詩歌也是專門為合唱團指揮(伶長)用弦樂器演奏所用(第19節)。
大衛王委派了一群祭司樂師,讓他們「用琴瑟和鈸來發預言」(歷代志上25:1),其中有寫下十二首詩篇的亞薩一家;1寫出另外一首詩 篇的希幔;2還有參與了三首詩篇創作的耶杜頓。3他們接受委派通過音樂來發預言,由此產生了聖經中的詩篇。在成為詩篇和成為預言之間不存在矛盾。事實上,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重要的、正面的關系。
讓我們以詩篇第2篇為例。就像詩篇22篇一樣,作者用了過去式,這樣說道:
祂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把他們如同陶匠的瓦器摔碎。」(詩篇2:7-9)
盡管該詩篇的語法時態以及作者是以第一人稱說話,但是解釋者早就將其理解為是描寫彌賽亞的預言性文本。並不是只有基督徒這樣認為。巴比倫塔木德的拉比傳統將詩篇第2篇視為彌賽亞預言,說:
「聖者是應當稱頌的,祂必對大衛的子孫彌賽亞說(願他在我們的日子速速顯現),他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蘇卡(Sukkah)52a)。4
早期的猶太 米德拉什(Midrash)也寫道:
「三個人得到邀請要『求問』,即:所羅門,亞哈斯,還有彌賽亞王。所羅門:問我要給你什麼(列王上3:5)。亞哈斯:向你(主)求問一個兆頭(以賽亞書7:11)。彌賽亞王:你求我,等等(詩篇2:8),」(米德拉什·拉巴創世紀(Midrash Rabbah Genesis),44章,8段)5
在《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中,第4Q174段明確指出詩篇第2篇是對彌賽亞時代列國的預言卷軸。6 卷軸1Q28b段提到彌賽亞用他的權杖砸碎列國7,並證明所有的列國都會侍奉他,8這一意象也很可能來自詩篇,是對救主的啟示。不出所料,新約的作者們也把這段話當作彌賽亞的應許(使徒行傳13:33,希伯來書1:5,啟示錄2:26-27等),其他早期基督教作家也一樣。古代的解釋者,無論是拉比的,宗派的,還是基督徒,都以理解這篇詩篇來預言未來的應許之王。為什麼他們不會呢?大衛,所羅門,或他們以後的君王,得列國為業了嗎?外邦人在他們中間,有誰身上看見神所立在聖山上的王所顯明的大能呢?事實上,古代的讀者很清楚,我們也應該很清楚,這篇詩篇指向未來的大衛後裔,即將到來的彌賽亞。
在這種情況下,很明顯,詩篇能夠並且確實預言在未來成就應許,至少有時是彌賽亞的應許成就。
但詩篇第22篇是這樣的預言嗎?
意識到詩篇是有預言性的,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詩篇第22篇是如何預言耶穌的苦難。此詩篇開始: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呢?」(詩篇22:1)
耶穌在十字架上喊出了這些話(馬太福音27:46;馬可福音15:34)。同樣,詩篇作者解釋道:
凡看見我的都嗤笑我;他們撇嘴搖頭,說:「他把自己交托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詩篇22:7-8)
福音作者也有類似的記錄:
「百姓站在那裡觀看。官府也嗤笑祂,說:『祂救了別人;祂若是基督,神所揀選的,可以救自己吧。』兵丁也戲弄祂,上前拿醋送給祂喝,說:『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路加福音23:35-36,同見馬太福音27:39-43以及馬可福音15:29-32)。
細節上的差異很大,以至於沒有理由認為路加福音或其他福音書的作者僅僅是從詩篇中複制過來經文,並聲稱這些發生在耶穌身上,然而這種相似性是驚人的。詩篇作者也呼喊道:
「他們分我的外衣,為我的裡衣拈鬮。」(詩篇22:18)
在耶穌被處決期間,我們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