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775
1
作者
聖經中有哪些原則可以幫助我們駕馭「抵制文化」?
【cancel culture,另譯廢棄文化,取消文化,譯者注。】
真理是存在的。抵制文化(cancel culture)肯定了世界上存在正確的和不正確的觀點,真理和謊言(約翰福音1章)。這個真理指向一種深切渴望,要保護那些被邊緣化的人們,為他們伸張正義。
所有的真理都是神的真理。神設定了現實的界限。當我們遇到與真理針鋒相對的時候,我們是與神創造世界的方式相衝突。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遇到真理的那一刻開始接受真理,即使我們並不百分之百地認同這真理的源頭。無神論者、佛教徒、世俗主義者和穆斯林由真的觀念,也有假的觀念。那些被抵制的人也一樣。要效法庇哩亞人(Bereans)(使徒行傳17:11)的腳步,質疑每一個想法,求問神有什麼優點和錯誤。
羞恥感不會帶來持久的改變。抵制文化利用羞恥感:當你搞砸了事情的時候,你就是壞人,你不僅僅是做了一件壞事。正如丹•阿連德(Dan Allender)所說(https://theallendercenter.org/2018/02/shame-faced/),「沒人能逃脫冷笑和輕蔑鄙視 的襲擊。當我們感到被貶低,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曝光在愚蠢、軟弱或不受歡迎的形象中,羞恥感就會使我們粉身碎骨。」想想看,上一次有人改變了你的想法的時候。他們是如何讓你相信你錯了?通過對你嘲笑奚落嗎?對你羞辱打擊嗎?不斷強調你的失敗嗎?可能都不是。那些策略很少奏效。保羅在羅馬書中寫道,「神的恩慈是領我們悔改(羅馬書2:4)。」讓我們思考一下,當處於這種境地的時刻,我們需要做些什麼,然後分享給我們周圍的人。
若沒有恩典,失敗就是毀滅性的。我們討厭搞砸。然而,失敗也是重要的,這是我們學習的方式。卡羅爾•徳韋克(Carol Dweck)在她的書《思維模式》(Mindset)【《心態致勝》(港、台譯本),譯者注。】中區分了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https://www.brainpickings.org/2014/01/29/carol-dweck-mindset/)和固定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每個人都處在成長的過程中,成長總是可以通過時間和努力得到改善。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不害怕失敗,因為他們意識到好習慣並不總是自然或容易養成的。而固定型思維模式則是抵制文化的驅動力,它認為天賦和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不可改變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得到認可和讚賞,就把錯誤隱藏起來。
基督教講述了一個關於人類身份的矛盾故事。亞歷山大•索爾仁 尼琴(Aleksandr Solzhenitsyn)的話最能說明問題(https://www.goodreads.com/quotes/7381910-the-line-dividing-good-and-evil-cuts-through-the-heart),「善與惡的分界線,刺穿你我之心。」我們都是破碎不堪,「偏離正路」的(羅馬書3章)。我們都失敗,而且一敗塗地。然而,我們也都是照著驚奇無比的神的形象被造(創世紀1:27),這給了我們每個人不可估量的價值。
我們能勇敢地正視自己的罪,跳進自己的軟弱不足深淵中,唯一的原因是,神慈愛凝視的目光不會從我們身上轉開,即使是我們最醜陋破敗的樣子。神邀請我們停止躲藏,誠實地評估我們自己,這樣即使我們在破碎的心態和行為中,我們也可以在永恆中享受更多的自由。耶穌的義遮蓋我們的失敗(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5章)。祂代表我們的順服是一個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最可靠基礎。我們的價值是永恆保證的(以弗所書1章),因為耶穌活出了我們活不出的完美生命。我們再不需要去賺得什麼獎賞,再不需要去證明什麼功勞。亨利•盧雲(Henri Nouwen)是這樣說的(https://www.amazon.com/Life-Beloved-Spiritual-Living-Secular/dp/0824519868):
每當你感到受到傷害、被冒犯或被拒絕時,你必須敢於對自己說:「這些感覺雖然強烈,但並沒有告訴我關於我自己的真相。事實是,即使我現在不能感覺到是這樣,然而我是神所揀選的孩子,在神眼中是寶貴的,在永恆裡被稱為至愛,在永恆的懷抱中得到保守與安穩。」
認罪帶來醫治。「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各書5:16)我們要充分地和自由地承認我們頻繁地在言行上做一些蠢事。我們沒有一個人做到完美。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跌倒犯錯,因為我們都是有罪的,都需要恩典。這種不裝腔作樣也意味著一種把我們的失敗公之於眾的自由。每個人都知道我們還在摸索之中,我們需要聖靈和我們的團體來幫助我們戰勝罪。抵制文化是否為我們提供了認罪和尋求幫助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