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838

3

​作者

Dr. Marcellino D'Ambrosio

聖三一主日—有關係嗎?

聖三一主日—有關係嗎?

Marcellino D'Ambrosio博士

 

聖三主日慶祝教會信仰中關於三位一體的神,一位神三個位格。這個教義已經使人們困惑了2,000年。既然它如此難以令人接受,何必糾結於此?三位一體的信條,對於我們如何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到底會帶來什麽不同?

 

很多人都會對拿撒勒人耶穌客套的點頭致意。大多數人尊崇他為偉大的道德導師。許多人甚至認祂為救主。但是永恆的神道成肉身?聖三位一體的第二個位格?神不可能同時是一位又是三位。這種觀念,往壞了說是邏輯不通,往好了說也是毫無意義。「三位一體這個説詞是異教徒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在公元313年臆造的」,從耶和華見證人到《達芬奇密碼》迷,各路人士都對此嗤之以鼻。

 

是君士坦丁創立了三位一體嗎?

 

誠然,該責難在歷史上根本站不住脚。大約公元110年,安提阿的聖依格那丟撰寫了七封短信,在這些信中有16次,他稱耶穌是「神」,比君士坦丁大帝早了兩個多世紀。

 

確實,「三位一體」這個詞不在聖經裏。但是,新約聖經反復申明,三個有別的位格,同具完全的神性,卻又是一體(例如哥林多後書13:13)。所以,早在君士坦丁時代的一百多年前,基督教作家特土良就首創了「三位一體」這個術語,用以簡明地表述「一神中三個有別的平等位格」這一神聖現實。該術語沿用至今。

 

這個教義爲何至關重要

 

但如果三位一體的教義確實源自聖經,它具有現實意義嗎?它真的重要嗎?

 

若基督教只是一個恪守律法的宗教,立法者的内在生命就足輕重。但是若基督教有關個人與神的關係,那麽神真實是誰便關重要。常識告訴我們,某位至高存在創造了宇宙,我們理當敬拜祂。但是,那位創造者是三位一體的神,邀請我們進入與祂自身的親密友誼—這是我們從未曾想到的!只有神啓示了,我們才知道。

 

神是愛—三個位格的共同體

 

神是愛,約翰一書4:8說(也參看約翰福音3:16)。如果神是單獨的一位,在祂創造世界以前,祂怎麽可能愛呢?那兒有誰可以去愛呢?耶穌啓示了一位神,祂是擁有三個位格的一個共同體,永恆地完全地彼此相愛。聖父並非先創造聖子,然後與聖子一起創造聖靈。不,聖父在永恆中生聖子。與聖子同在並通過聖子,聖父在永恆中「呼出」聖靈,作爲一種位格化的愛的氣息。「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這就是《榮耀頌》結語的真實含義,三個神聖位格之間自我傾注不是發生於時間中的某一刻,而是從从亘古到現在,直到永遠都如此。

 

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創造的人

 

如果我們要真的「認識」我們的神,我們就必須知道這一點。如果我們想要理解我們自己,我們也必須知道這一點。因爲,我們是按照神的形象和樣式被造的人,而神是一位自我奉獻的愛的共同體。那意味著,當我們畫地爲牢,心築藩籬,自私退縮,不願給予的時候,我們永遠不可能快樂。除非我們以愛奉獻自己,否則我們永遠不可能成爲一個完整的人。並且,除非我們參與到神的子民的生活中,否則,我們也永遠不可能成爲真正的基督徒。因爲,基督教在於建造充滿神聖之愛的共同體,就是教會。如果神是三位一體,那麽,屬靈雇傭兵和信仰孤狼便沒有立足之地。

 

家庭,三位一體的象徵

 

家庭,家庭教會,是三位一體之愛的反映—夫妻之愛,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孕育了源於他們卻不同於他們的孩子,這個孩子是絕對獨一無二的。

 

那就是最終一點。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寶藏之一,就是個體獨特性和人格尊嚴這個理念。你絕對的無法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社會中,或其他偉大的世界性的宗教—如伊斯蘭—中找到這個理念。

 

人格性—人格尊嚴,個體性,自由

 

每個人的無可取代的獨特性這個理念,從三位一體這個信條直接進入到西方文化中,三個位格承載著完全相同的神聖本性,但是在祂們的位格性上,又都是無可取代的獨特。

 

諷刺嗎?—當西方世界逐漸背離三位一體的神時,它也在瓦解自身最珍視的根基,人格尊嚴、個體性與自由。

 

所以,是的,三位一體是重要的。

 

這篇文章翻譯自Dr. Marcellino D'Ambrosio的在線文章「Trinity Sunday – Is it Relevant?」

https://www.crossroadsinitiative.com/seasons/year-c/ordinary-time-year-c/trinity-sunday-is-it-relevan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