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953
1
作者
地球的年齡
101個證據表明地球和宇宙的年齡還年輕
唐 巴滕(Don Batten)(https://creation.com/dr-don-batten)
2019年9月18日

有諸多種類的證據表明,關於地球和宇宙的年齡,比今天普遍所認為的要年輕得多。
科學能證明地球的年齡嗎?
目前普遍接受的宇宙年齡是137.7億年,太陽系(包括地球)的年齡是45.43億年。然而,沒有任何科學方法可以證明地球和宇宙的年齡,包括我們在這裡列出的那些強烈表明這些公認年齡存在嚴重錯誤的數據。雖然年齡指標被稱為「時鐘(計時器)」,但它們並不是,因為所有的年齡都是由對過去的假設計算得出的。「時鐘」的開始時間及其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方式都是必須是被假定的。此外,還必須假設時鐘從未受到干擾。
沒有一個獨立的自然時鐘用以檢驗這些假設。例如,根據目前觀察到的月球隕石坑形成速率,月球上隕石坑的數量會表示月球相當古老。然而,為了得出這一結論,我們必須假設隕石坑形成速率在過去和現在是 一樣的。現在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這可能在過去是相當激烈的,在這種情況下,隕石坑根本表明不出年齡(見下文)。
沒有任何科學方法可以證明地球或宇宙的年齡,這包括我們在這裡列出的那些。
數百萬年的年齡都是通過以下方式計算:假設過去過程的變化速率與我們今天觀察到的相同—這被稱為均變論。如果根據這些假設計算出的年齡與他們認為的年齡不一致,他們就會得出結論,認為他們的假設在這種情況下不適用,並進行相應地調整。如果計算結果給出了一個可接受的年齡,研究人員就會公佈它。
這裡列出的年輕年齡的例子也是通過應用均變論原理得到的。長齡論的支持者們會駁斥地球年齡年輕的這類證據,他們認為關於過去的假設並不適用於這些情況。換句話說,年齡實際上不是科學觀察的問題,而是我們對未觀測到的過去的假設的爭論。
這些證據背後的假設無法被證實,但事實是如此寬泛不同的現象,都表明實際年齡比目前普遍接受的要年輕得多,這為質疑公認的年齡提供了力證。
此外,大量的證據並沒有給出對任何年齡評估,而是挑戰了所有深時測定法所依賴的緩慢而漸進的均變論假設。
當進化論者拋出 對聖經的時間線提出新的挑戰時,不要為此煩惱。遲早這些所謂的證據是會被推翻的,甚至會被加入證實地球還年輕的證據名單之中。
當信奉神創論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那些被認為可以「證明」地球年齡很久遠之時,卻發現了許多地球更年輕的指標。這裡的教訓很清楚:當進化論者拋出對聖經的時間線提出新的挑戰時,不要為此煩惱。遲早這些所謂的證據是會被推翻的,甚至會被加入證實地球還年輕的證據名單之中。另一方面,這裡列出的一些證據可能會被進一步的研究證明是沒有根據的,將需要被修改。這就是科學的本質,特別是歷史科學的本質,因為我們不能對過去的事件做實驗(見「這不是科學」)(https://creation.com/its-not-science)。
科學是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的,而判斷一個事物年齡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是通過觀察該事件的可靠證人的證詞。聖經聲稱是唯一見證了創世事件者的資訊:造物主自己。因此,聖經是了解地球和宇宙年齡的唯一可靠手段。見《宇宙的出生證明》(The Universe’s Birth Certificate)(https://creation.com/the-universes-birth-certificate)以及聖經時間譜系(Biblical chrono genealogies)(https://creation.com/biblical-chronogenealogies)(專業的)。最終,我們相信聖經將被證實是正確的,那些否認聖經證詞的人必蒙羞愧。
地球年輕年齡的生物證據
圖像:瑪麗史懷哲博士(Dr Mary Schweitzer)

恐龍骨骼中柔韌的血管、血細胞、動物蛋白,甚至DNA的發現,與化石的幾千年的年齡一致,而不是古生物學家所聲稱的6500多萬年。
「古代」化石中的DNA(DNA in ‘ancient’ fossils)(https://creation.com/bugs-in-brine),從據推測是4.25億年前的細菌中提取的DNA對這個年齡提出了質疑,因為DNA不可能持續超過數千年。
拉撒路細菌(Lazarus bacteria)(https://creation.com/arent-250-million-year-old-live-bacteria-a-bit-much)—據推測,有2.5億年歷史的拉撒路細菌從石鹽包裹體中復活,這表明鹽沒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同見《鹽的傳奇》一文(Salty saga)(https://creation.com/salty-saga)。
人類基因組在每一代中由於多重輕微的有害突變而衰退,這與幾千年前的起源是一致的。Sanford, J.,遺傳熵和基因組之謎(Genetic entropy and the mystery of the genome),伊凡出版社,2005;見書評(review of the book)(https://creation.com/from-ape-to-man-via-genetic-meltdown-a-theory-in-crisis)以及對作者的採訪,在《創造》30(4): 45-47(https://creation.com/geneticist-evolution-im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