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 文化障礙
走進伊斯蘭世界
思考問題
•穆斯林和基督徒彼此之間有哪些錯誤的觀念?
•穆斯林為什麽如此重視社會生活?
•在你歸主的過程中你的家庭扮演了什麽角色?一個穆斯林家庭會如何影響他/她信主的决定?
•穆斯林的哪些價值觀吸引你?
課程目標
描述你對那些阻礙穆斯林信主的基督教文化表述的認識。包括:
1. 我們與人交往的模式(注重神學而不是友誼)。
2. 歷史遺留下的障礙(包括十字軍東征和殖民主義)。
3. 穆斯林和基督徒對社會和人際關系的不同觀念。
4. 社會學和文化方面的誤解(在服飾、飲食、家庭和道德方面的行為差异;比如,飲酒、電影和電視)。
5. 經濟和政治。
課程閲讀
重點閲讀:引言…………………………………………………...136頁
决定之榖………………….………………………………………..139頁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十塊絆脚石…………………………………...141頁
和解之路………...……...……………...…...……………………...143頁
關于信仰轉變……………………………………..……………….144頁
安拉的使者……………………...………….……….......................147頁
基礎閲讀: 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 .…….………………………..151頁
生活在安拉的家庭裏……………………………… 156頁
完整閲讀: 引向永生的生活方式……………………………… R40頁
本土化與社會團隊…… …….………...…………….R41頁
完整閲讀英文材料登載在www.encounteringislam.org/readings
中文在 www.ysljdj.com
閲讀和活動推薦……………………….……………….…..………158頁
引言
我們豈是又舉薦自己嗎?豈像彆人用人的薦信給你們或用你們的薦信給人嗎?你們就是我們的薦信,寫在我們的心裏,被衆人所知道、所念誦的。你們明顯是基督的信,藉着我們修成的。不是用墨寫的,乃是用永生神的靈寫的。不是寫在石板上,乃是寫在心版上。我們因基督,所以在安拉面前才有這様的信心。并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麽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于安拉。他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约的執事。不是憑着字句,乃是憑着精意。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後書3:1-6)。
像那些得到保羅書信的哥林多人一様,當我們與穆斯林建立深刻長久的友誼并與他們交流意見時,穆斯林將會認識到我們見證中的真理。
一個人不相信耶穌通常不是由于神學知識的疑惑。一個穆斯林在考慮是否相信基督教時會尋思:“我的家庭會做何反應呢?我做這個决定會給我群體内的文化、政治、經濟或社會方面會帶來什麽様的後果呢?這將如何影響我與家庭和社會的關系?誰會成為我的朋友?誰會跟我結婚?”即使是在不以群體為重心的社會裏,這些問題也會影響到是否决定信耶穌。.
同様的,一個人對福音信息的疑惑通常也不能由要跟隨耶穌的一次性决定而克服。對新信息的態度會漸進的改變,而一個還不成熟的對伊斯蘭的信仰和新的、陌生神學之間的對比可能會很快地侵犯那些聽見我們見證的却仍對基督教存有偏見的人。畢生信奉基督可能從一個個人的决定開始,但是生命的抉擇却很少由贊成或反對任何信仰、價值觀和行為的理性争論促成。在一個使用間接交流方式更能説服他人改變態度、并多數人的意見主導决定的文化氛圍中,西方的直接交流和强調證據的模式可能會讓人覺得過于草率并欠缺尊重。
對基督回應的特點
障礙
了解他們在文化、社會、歷史、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顧慮在我們接觸穆斯林的過程中至關重要。什麽是他們最深處的問題和需要?一旦我們了解了穆斯林的文化背景和我們之間存在的歷史遺留障礙,我們才可以處理這些問題,就會找到與穆斯林分享信仰的絶好機會。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處理好與穆斯林之間的社會學關系問題的話,他們可能會在真正傾聽或看到福音的美好之前就拒絶了我們的言行。好在,人類還没有研制出一種有效抵禦人際關系中活出來的愛、謙卑、脆弱和真實的措施。
許多時候穆斯林因着反對我們的文化,而無法專注在我們試圖宣講的福音上。伊斯蘭部分建立在對基督教的“希臘性”的反應上的。本節課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更清楚地傳遞福音,如何减少文化負擔呢?我們如何肯定穆斯林社會的積極因素,并把這些因素當作建立符合聖經的理解和世界觀的橋梁,并呼求聖靈彌補糾正我們分享信仰的方法呢?
穆斯林强烈地反對所謂的基督徒行為:不端莊的服飾、無禮的飲食、酗酒、吸毒、失衡的家庭、墮胎、同性戀,和其它在輸入穆斯林國家的電視、電影和色情作品中所顯示出的不道德。我們無法只是把這些當作西方文化的消極副産品,或不是真正基督教的描述而一筆勾銷。許多穆斯林還没遇見過厭惡這些行為,并且能清楚有效地表達他們看法并誠實地評論自己文化的基督徒。
帶刺的鐵絲網
善良的宣教工人們帶來的冒犯常常樹立起一堵巨大的帶刺鐵網。聖經信息已經與西方的經濟、
政治和一種極其西方化的宗教傳播方式交織在一起。
Phil Parshall, 《穆斯林福音宣教》(Waynesboro, Ga.: Authentic Media,2003),第85頁。
想象你自己是一個穆斯林,正在參加教堂儀式:男女隨意地坐在一起;
敬拜者們都穿着鞋子而且在安拉的面前還坐在長凳上;即使儀式開始人們還繼續談話,隨着音樂擺動身體,敬拜的舞蹈由穿着不端莊的女人們表演;而且聖餐中還供應酒!哪個穆斯林怎麽可能不大聲驚呼:“安拉啊,請把我從這個迪斯科舞廳救出來吧!”我們的着裝、飲食、在穆斯林中間居住的時間長短、對待他們文化的態度、如何使用錢財、撫養子女、甚至是住什麽様的房子都會影響穆斯林對基督的印象。在哥林多前書9章,保羅宣明我們凡事忍受,免得基督的福音被阻礙。唯一可接受的絆脚石只能是基督,而不是我們的文化行為。因此,保羅在文化上成為一個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成為一個希臘人為要得希臘人。我們當然可以為穆斯林做同様的事。在歌羅西書和其它經文中,保羅强烈地主張希臘人不需要采用猶太人的做法而成為基督徒。當然,我們可以允許穆斯林在被基督改變的同時仍保留他們原有的文化習慣。
歷史遺留的障礙也影響着穆斯林對基督教的看法。對我們來説,十字軍東征和殖民主義可能已經是陳年往事,但是當他們理解現在發生在以色列、波斯尼亞、科索沃和伊拉克的事件時,這些記憶依然回蕩在穆斯林頭腦中。我們能先做民族主義者,再做符合聖經的基督徒嗎?聖經對貧窮和政治受壓迫的人們是怎麽説的?我們難道只在基督徒受壓迫的時候才做出反應,而對更多的穆斯林受到“穆斯林”獨裁者的傷害却置之不理嗎?許多基督教人道主義組織對所有有需要的人,不論其宗教背景,在提供援助的方面都有杰出的紀録。基督徒可以再進一步,尋求和解、請求饒恕并敦促政府解决影響穆斯林的長期争端嗎?
一般,我們把經濟和政治的問題視為非宗教話題。穆斯林如何感受被西方國家虐待、人權遭受不公正裁决的紀録,以及如何看待西方流行文化和産品的泛濫:我們可能還没有把這些敏感問題列入如何將基督呈現給穆斯林的因素中。我們可能會試圖盡快地把我們自己與“基督教”政府的政策隔離開來,我們也可能與新聞裏的西方“基督教”人士持不同意見,但是我們應該用更堅定的聲言反對這些事情嗎?“耶穌會怎麽做?”這句話應該不僅僅應用于孩子們順服他們的父母。基督教價值觀會帶來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後果,不管是猶太人的剥削問題,或是巴勒斯坦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問題,或是我們自身的問題。
最大的實際需要,最大的力量
另外,西方文化對個人主義的價值觀經常在重視一致和群體而非個人的社會裏引起摩擦。穆斯林時常把西方的基督徒視為在人際關系方面既不忠實又冷漠的人。我們總是傾向于交朋友并在本已獨立、不順應社會或文化反叛的個人中間鼓勵對福音的回應,那様就會削弱在穆斯林背景中的教會生活的團體力量。此外,當穆斯林轉變成基督徒後,我們總是推遲給他們施洗,直到他們的行為方式被認可。這様做的後果就是洗禮變成了一種通過的儀式而不是歡迎加入團體的慶祝。然而,穆斯林背景的信徒們所遭受的不尋常的隔絶感是西方基督徒們無法理解的。他們渴慕群體生活來填滿因他們放弃的東西而留下的空虚,特彆是在他們的家庭也因為他們新的信仰而弃絶他們時。
為要成為穆斯林的好朋友,我們需要了解他們政治和經濟的實際情况。我們應該鼓勵他們指導我們學習他們的文化、語言和價值觀。建立信任需要時間,就如尋找那些對屬靈問題敏感或正在尋求安拉的人也需要時間一様。早期教會在群體問題上,如合一、道德、權力、可接受的食物、自由、標准、敬拜的重要性、團體生活和愛等方面,有過很多挣扎。哥林多前書和後書就致力于幫助新信徒與這些困難做鬥争。應對所有這些復雜事物的主要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信徒團體中間展開活躍的屬靈個人活動并以聖靈在我們裏面的工作為證據。我們渴望向穆斯林朋友表達我們對基督的愛和關于救贖的聖經真理。然而,我們不能只靠勸説。
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哥林多前書1:17)
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安拉的奥秘。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彆的,只知道耶穌基督并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裏,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説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安拉的大能。(哥林多前書2:1-5)
-- K.S.,編者
深入學習
Anne Cooper和 Elsie Markwell,《以實馬利,我的弟兄:向伊斯蘭介紹基督教》。(Grand Rapids: Monarch Books, 2003).
决定之榖
作者:Lyndi Parshall Thomas
Lyndi Parshall Thomas是一名住在孟加拉國的宣教士的女兒,她在馬尼拉的“信心學院”上高中的時候寫了這篇作品。
選自 Phil Parshall的《最後的偉大前沿》,第185-188頁。經允許使用。
那是一個美麗炎熱的晴天。一只鷄竄過了馬路。阿克巴•坎(Akbar Khan)一邊看一邊朝村裏市場那兒走。他拐到了滿是塵土的街上,眼前就是街頭巷尾所議論的話題。一幢高大的亮黄色的建築聳立在他面前,在早晨耀眼的陽光下閃閃發光。他站在一旁角落裏觀察動静。人們穿着最好的衣服走進大門。
就在昨天,他父親還嘲笑着被大家夥兒稱為宣教士的那個人。阿克巴不太確信自己對那個人想法如何。他在那個他們稱之為“教堂”的建築開工的時候就已經觀察他了。那個宣教士總是穿着乾净的西裝,而且他好像有很多套那様的衣服。當然,如果他拿得出錢蓋這個建築,他一定還能剩下許多錢。
就在那時,他看見穆罕默德,那個銀匠,也走進了教堂的大門。阿克巴好奇地觀望着。有傳言説穆罕默德已經信了那個宣教士講的東西。人們説他的態度變了,而且他現在比以前和善多了,有耐心了。
阿克巴的好奇心越來越强烈了。這個宣教士説的是什麽呢?他村裏的大部分人都用鄙視的態度談論那個白人。他們嫉妒他的錢,也不明白為什麽他不用錢幫助他們,反而倒花錢蓋了一座可笑的房子。
一個小男孩兒追着一頭離群的奶牛撞到了阿克巴,這才讓他想起來他本是要察看一下燈的價錢。齋月馬上就要到了,他想要買一盞好燈,好在黎明前吃東西時照明用。
阿克巴很想要走進這座外國教堂,親自瞧瞧裏面是怎麽回事兒。如果他進去了,他妻子差不多會生他的氣。慢慢地,他朝門那兒走去,注意到在高墻的頂端有帶刺的鐵絲網。那是為了防止討飯的孩子闖進去而安置的。然後他抬頭看着高高立在樓頂的十字架。多麽不舒服呀!十字架!對阿克巴來説是一個代表着憎恨的象征。它讓他想起了在學校裏學過的關于十字軍的故事(他的穆斯林祖先是如何被舉着十字架的十字軍所殺害的)。
阿克巴决定不再想它,徑直走進去。他對星期天去敬拜的場所感覺有點怪。通常,他都會星期五去。他沿着一條磚鋪的小路經過了那位宣教士和他家人住的水泥小房。
他向裏面張望,看見了一個風扇吊在天花板上。多麽奢侈!電!為什麽?甚至連穆斯林的聖人也没有一個水泥的房子。只有銀行家和其他高層人士才有電。他接着走到了教堂的前門。阿克巴俯下身子解開凉鞋,但是他注意到與坐在裏面的人數相比,幾乎没有幾雙鞋子留在外面。多麽令人反感!在一座清真寺裏,没有人可以穿鞋。他脱下他的凉鞋,把它們放在那一小堆裏,走進了門。他抬頭觀看屋子的前部,發現一個架高的講壇,上面放着幾本書。他看見在講壇的後面挂着另一個十字架。
他的眼睛掃視了一下整個屋子。屋子裏擺滿了椅子 ——都是新的。這個白人的錢都是從哪兒來的呀?“與在清真寺裏人們坐在地板上比起來多麽不同啊!”他想。他注意到男人們坐在一邊,女人們坐在另一邊。這還不錯,但是就連這點也很特殊,因為女人們通常不會去清真寺。
在前排,坐在一起的是那個傳教士的家人 ——丈夫、妻子和兩個女兒。看到他們都一起坐在女人那一邊,阿克巴感到非常驚訝。他暗自希望没有人也像他一様感覺被冒犯。
他的眼睛停在了墻上的一幅畫上面。畫上的那個男人看起來還和善,長頭發,蓄着胡須。但是接着,阿克巴慢慢的看到了畫像下面的字:“耶穌基督”。他簡直無法相信!没有哪個穆斯林會把一位先知的畫像挂在墻上的!那是完全被禁止的。他的思緒被一個跑過的小男孩兒打斷了。他轉過身想找一個可以洗臉、手和脚的地方。當然,他們一定會像在清真寺裏一様有一個清潔的地方。但是,不,根本没有。他沿着中間的過道走想找他認識的人。他看見了幾張熟悉的面孔,但他還是决定單獨坐着以便自己可以默默地分析這個儀式。他找到了一個座位就坐了下來。拿起了一本書,他發現這書很厚,裝訂的也很整齊。他翻開書,試着讀,但是他不太明白裏面的詞。他看到一個詞是“聖經”。這是基督徒們的聖書!難道他們就這様把它隨便放在這兒,任其可能被弄贜或弄皺?他們難道不在乎有人可能會把它掉在地上或者是用不乾净的手碰觸它嗎?
他抬起頭,看到那個傳教士的孩子到處跑。在一個清真寺裏,孩子們是不允許惹人討厭的。那些孩子們正在玩兒跟他手裏一様的書——聖經。傳教士們難道不在乎他們的孩子們對聖書不敬嗎?
阿克巴發現在管風琴的旁邊有一些花,就尋思,不知這些花是用來裝飾的,還是獻給這個耶穌的。他注意到一張紙掉在地上,是一個小孩兒掉的。在那張紙上有一個小圖畫,畫着一小塊栅欄圍起來的地,裏面有些動物。他看到一頭奶牛、一匹馬、和一頭猪。一頭猪!多麽可怕。哦對了。那個傳教士不認為猪肉是不好的。現在他尋思着,阿克巴記起來有人曾經告訴他那個傳教士曾向一個基督徒屠夫買過猪肉。他們真的吃不潔净的肉!
他又抬頭看那個白人和他的家人。他們穿的衣服多漂亮啊。那塊手表在陽光裏閃閃發光。看着那個傳教士的妻子,他發現她穿着一件無袖的長裙。就算是上層的婦女在城裏也不會穿着無袖的罩衫配她們的沙麗。那是有傷風化的!他注意到在她禱告的時候她也没有戴任何可以蒙頭的東西。
就在那時,那個傳教士起身站在前面開始講話。他歡迎了大家,接着公布了一些事。然後他告訴他們把一個詩歌本翻到第30頁。他們是要唱歌嗎?
果然,一個男人站起身,走到管風琴那兒坐下,開始彈奏起來。這對阿克巴來説很奇怪,因為穆斯林只念誦他們的歌曲。
阿克巴伸手拿起了他看到的唯一的另外一本書,找到了那頁。他識字不多,有點兒跟不上節奏,所以他就只是聽着。那首歌的曲調聽起來完全是外國風格的。他可以感覺到每個人唱這首歌都有點困難。相比起來他更喜歡念誦。
那個外國人接着站起來念了一段聖經裏的經文。我的天哪,什麽口音呀!在這個國家待了十年之後,他難道不能像我們一様説話嗎?阿克巴注意到大部分本國的女人都蒙着她們的頭,但是那個白人婦女却没有。那個外國人念完了之後,就坐下了,儀式繼續進行。他們然後説要收集奉獻。有些男人站起來在人們中間傳遞一個盤子好讓人們把錢放進去。在清真寺裏可不會以這種方式進行。這個教堂的系統看起來好像跟他乞討似的。他懷疑那些錢要做什麽用。那個白人的錢已經够多的了!
又一次,那個傳教士站起來開始講話。阿克巴聽了一陣,但當他聽到“耶穌”這個詞的時候,就再也聽不下去了。作為一個穆斯林,他只是把耶穌當成一個生活在很久以前的好先知——而不是“安拉
我們的行為怎麽影響穆斯林的想法?
的兒子”。想象安拉與馬裏亞同房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耶穌是多麽可憎啊!
那個傳教士講完了,就開始禱告。阿克巴注意到所有人都閉上了眼睛,但是他們却没變换姿勢。没有任何一個人俯伏在地上。他們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這個宗教真是不同!
儀式結束後,人們開始魚貫而出。阿克巴站起來,當他走到門口時,那個傳教士跟他握手還含糊的説了些他没聽懂的話。
他穿上了他的凉鞋,踏上了馬路。他聽見有人招呼提醒大家那天晚上再來。阿克巴走出了大門,朝着羊肉鋪走去,心裏想着他的所見所聞。
那天晚上,他走去站在燈火通明的教堂前面。阿克巴看着人們走進去。他站在那兒,思忖着早晨的事。朝右面望去,他看到了在遠處的清真寺,有跳動的燭光閃爍着。他又回頭看了看教堂 —— 然後轉身開始慢慢地沿着滿是塵土的路走向清真寺。
傳福音是一個過程
“那麽多少人在你上次的福音宣教旅行中得救了?”是不是常聽到的問題?或者“多少人受洗了?”“多少人參加你的教會?”為什麽重點總是在數字上?我們以目標為本的文化常常束縛着我們,欺騙我們,認為數字和事件就可以説明事實,可以衡量任務。如果有人督促我們為那様的目標而負起責任來的話,我們會感到滿足嗎?
福音宣教是一個進程——一個交朋友、支持和愛的過程,而且我們的進展應該以變得滿有基督身量的目標為標准來衡量。我從安拉的話語裏得到鼓勵,特彆是他的僕人保羅的見證:“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安拉叫他生長。”(哥林多前書3: 6)。我們所有人都在安拉的禾場上有各自的“分工”,但是安拉是叫種子生長并按他的時間賜予救恩的那一位。在穆斯林中間
的事工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時候是許多年,才能看到初熟的果子。因為安拉是掌管出産的那一位,我們應該享受這些友誼和這個過程!
我在海外工作的時候,我的同工彼得交了一個叫穆罕默德的穆斯林朋友。七年之後,彼得説出自己的沮喪,懷疑他是否在這段友誼上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盡管彼得幫過他許多次(他幫他找到了一份工作),但穆罕默德很少表達任何對屬靈問題的興趣。我們小組為他們兩個禱告,鼓勵彼得繼續努力。在接下來的那次會上,彼得帶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穆罕默德告訴他“我認識你已經七年了,而且時常懷疑你是否是我真正的朋友,還是我只是另一個有可能皈依基督教的人。我已經確定你真的一直都是一個很關心我的朋友,現在我想要接受洗禮。”
源自:Annee W. Rose, www.frontiers.org
向穆斯林傳福音的
十塊絆脚石
作者: Waleed Nassar
Waleed Nassar是一名國際宣教教師和福音宣教講員,住在密歇根州的地爾伯恩市。他撰寫過給穆斯林的福音小册子,日前正着手完成一本關于向他們傳福音的手册。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Ministries Today. July-August, 1994, p.80. 今日事工》允許重印。版權所有。www.mnistriestoday.com
自從俄羅斯的變化,以及東歐和前蘇聯對福音開放之後,西方教會裏的許多人開始把目光轉向穆斯林。
近年來關于這個主題的書藉寫了許多。有些提供一種對中東和穆斯林的很狹隘的 “預言性的”哈米積多頓式(世界末日善惡的决戰場)的觀點。另一些以更積極的方式探討這個主題,側重屬靈争戰和宣教策略。我所關注的是我們的許多努力很有可能會阻止西方教會向穆斯林傳福音,除非我們在態度和作為上進行一些重大的改變。作為一個中東人,一個有機會在西方培訓穆斯林皈依者的人,我發現有十個主要的障礙影響穆斯林福音工作:
1.教會對以色列的政治偏見。
西方教會經常無法看出中東的争端不只是阿以之間的衝突。事實上,它是穆斯林和猶太人之間的争端,可以追溯到第七世紀,穆罕默德和阿拉伯的猶太人之間的摩擦。如果教會想要接觸穆斯林,一定要竭力避免傾向于任何一方。教會必須要把政治交托給安拉,全心致力于以一種愛而又無偏見的方式與穆斯林們分享福音。
2.大量對預言的教導
這是那種把穆斯林看作“為哈米積多頓預備的木頭”的教導。那些把阿拉伯國家看作以色列的敵人,又把穆斯林看作吉哈德,或“聖戰”之民的聖經教師所帶來的危害比益處更多。我們不能在解釋聖經的時候侮辱穆斯林,又同時期待他們回應我們的信息。
3.極端民族主義
美國信徒們的民族主義驕傲情緒常常會替代他們作為基督徒的謙卑。如果我們要誇口,我們必須要僅僅指着主誇口(哥林多前書1:31)。這種狹隘狂熱的“愛國主義”與聖經完全不相稱。對所有非美國人,特彆是對認為西方對他們的政策不公平的穆斯林來説是一種冒犯。
4.放蕩的道德
没有什麽比“説一套、做一套”更讓穆斯們惱火了。他們的宗教是一個律法至上的宗教,嚴格强調對道德冒犯的懲罸。Waleed Nassar是一名國際宣教教師和福音宣教講員,住在密歇根州的迪爾伯恩市。他撰寫過給穆斯林的福音小册子,日前正着手完成一本關于如何向他們傳福音的手册。
對許多穆斯林來説,某些基督徒的公開、顯而易見的罪是最大的絆脚石。我們必須牢記,也要彰顯出來,在基督裏有自由,但却不是罪的自由。
5.不合宜的生活方式。
其他的絆脚石還包括不平衡的“財富”教導和許多西方基督徒的物質生活方式。另外一個就是不得體的穿着,特彆是在基督徒女性中間。所有我培訓過的穆斯林對這一點都感到極其不舒服,也極其厭惡。這些人是在西方已經生活了多年的人,所以這個問題不簡簡單單是一個文化適應的問題。他們只是期待教會的價值觀能够在整體上高于社會的價值觀(參考羅馬書2:24)。
6.低級的敬畏
在穆斯林眼中,我們向安拉禱告或談論安拉的方式反映出我們對他的敬畏 ——或者説是我們缺少敬畏。
美國人幾乎是沉湎于娱樂的,而且不幸的是,這也已經侵蝕了教會,無論是在實際上還是在神學理論上。穆斯林因為這種敬畏的欠缺而興趣大减。即使是布道壇上過多的幽默也令他們感到冒犯。他們悔改之後,先前的穆斯林們希望在享受與天父的關系的同時繼續敬畏安拉。(參考瑪拉基書1:6)。
我們常常為穆斯林的需要禱告嗎?
7. 對伊斯蘭的無知
大多數西方基督徒不了解伊斯蘭或其歷史、信仰和做法。即使了解,也知之甚少。這種無知帶來的後果是,人們不公正地把霍梅尼、薩達姆•侯賽因以及伊斯蘭基地主義的傳媒形象加在了所有穆斯林的頭上。
這種了解的欠缺在布道壇上也被反映了出來。我曾見過布道者大喊“安拉不是上帝!耶穌基督才是!”的時候得到熱烈的掌聲,而他們從没意識到“安拉”在阿拉伯語中是唯一意為上帝的詞。
8.缺少同情
今天大多數基督徒對穆斯林的同情心與公元一世紀猶太人對撒瑪利亞人的同情心等同。充其量我們能表現出的是漠然和無動于衷。如果我們想要向穆斯林傳福音的話,這種對他們的靈魂敏感和關心的缺乏必須要被安拉的靈改變。
9.缺乏禱告和傳福音的事工
可悲的是,西方的教會常常是一個没有禱告的教會。西方的生活節奏如此之快,如此之繁忙以至于人們不知道如何擠出時間禱告。與上面提到
的這些阻礙加在一起,就可以明白為什麽面向穆斯林的福音事工是所有宣教工作中最薄弱的環節了。
10.對穆斯林文化的鄙視
我曾經聽過一個牧師對他的會衆説:“我很慶幸我没出生在伊朗或其他那些國家。” 某種程度上,我理解他的感受,但這絶對不應該是從講壇上表達的態度。如果有一個伊朗人那天就坐在人們中間會怎様?
西方教會傾向于蔑視所有非西方文化。我們需要開始賞識穆斯林傳統中的積極方面——比方説親密的人際關系和熱情好客。
對我們最終的呼召不是向我們的穆斯林朋友呈現一個基督教的西方化改良版。我們必須給他們展示耶穌,他們才會回應他。
穆斯林為什麽説 “Insha Allah”?
穆斯林相信生命中所有的事都是安拉計劃的。什麽也不會發生除非安拉的旨意如此。因此,在整個穆斯林世界,你都會聽到這個阿拉伯語的短句——Insha Allah, “ 若真主意願”。生活中的每一天每個情况都會如此。有時它也被用作一種“説不”的禮貌方式。許多人批評這個觀點太宿命,會導致悲觀主義、自滿情緒以及消極情緒;根據這種敬畏的情緒,因為安拉是全能的,信實的人不會使用任何手段來改變未來之事。“真主欲使誰遵循正道,就使誰的心胸為伊斯蘭而敞開;真主欲使誰誤入迷途,就使誰的心胸狹隘,(要他信道),難如登天。真主這様以刑罸加于不信道的人。”(古蘭經6:125,约瑟夫阿裏)。
约瑟夫阿裏對古蘭經76章30-31節的注脚解釋道:“人自身是軟弱的;他必須尋求安拉的恩典;若無恩典他一事無成;若有恩典他則萬事皆通。因安拉通曉萬事,他的智慧明了萬有之善。那本是出于他公義且明智的計劃。若人意正確,其中有安拉的恩典和憐憫。若人意拒絶安拉,他必要遭受懲罸。”1 其所指的經文説:“除真主意欲外,你們決不意欲。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他使他所意欲的人,入在他的慈恩中。
至于不義的人們,他已為他們預備了痛苦的刑罸”(古蘭經76:30-31,约瑟夫阿裏)。
相反,許多基督徒并不是每天都尋求安拉對明天的帶領:“你們只當説:‘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着,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雅各書4;15)。
1.玉素福阿裏,《聖古蘭經》,脚注5861和5862。
源自:Annee W.Rose, www.frontiers.org
和解之路
作者:SOON網上雜志
選自《SOON網上雜志》上刊登的《和解之路》。www.soon.org.uk/page15.htm. 經允許使用。
1996年復活節星期天的早晨,“和解之路”的步行活動從德國科隆開始。九百年前,第一次十字軍也是從同一地點啓程的。一大隊基督徒開始沿着許多年前十字軍士兵走過的公路步行。他們沿着不同的路綫走,穿過前南斯拉夫,在秋天抵達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十字軍在二百多年間,對阿拉伯人還有猶太人犯下了種種暴行。更糟的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在所謂基督教的名義下進行的,而且人們從未忘記過這些暴行。
當那些基督徒(1996年)走過同一條古老的路綫時,他們在不同的地方禱告,并請求他們遇見的穆斯林原諒十字軍士兵在九百年前的行為。
Lynn Green(這次行進的領導)報告説:“我們步行中,那一天的亮點是拜訪在科隆的一個土耳其清真寺和教導中心。前一天,一位當地的基督徒就已經聯系了那裏的伊瑪目,交給他一份打印出的道歉信,并問他我們是否可以拜訪那座清真寺。
“我們被領進一個很大的禱告室,裏面已經聚集了差不多二百名男子和男孩子。女人們和女孩子待在旁邊的屋子裏,那位伊瑪目也指導她們讀那封信。
“當大家都在地毯上坐好後,那位伊瑪目對我們表示了歡迎。然後我解釋説我們來是為了十字軍東征期間以基督的名義所犯下的種種罪行而道歉。道歉信以德語、土耳其語和英語分彆朗讀出來,并受到了長久大聲地鼓掌。
“接着那位伊瑪目(他精通這三種語言)説:‘當我聽到你們信的本意時,我驚呆了,同時也充滿了希望。我想,“不管是誰有的這個想法,他一定是經歷了神靈顯現,一次安拉親自的降臨。”我祝願這個項目能圓滿成功。’
“接着他私下裏告訴我許多穆斯林都開始檢查他們自己對基督徒和猶太人所犯的罪。他説我們的榜様會幫助他們明白如何處理以往的罪。他答應把這封道歉信送到歐洲的250座清真寺。”
“在十字軍東征時期,科隆人民起義,消滅了所有的猶太人。所以那天我們在會堂附近停頓了一下,祈求安拉的祝福和醫治。”
道歉信正文
|
深入學習
Christine A.Mallouhi, 《向伊斯蘭傾力送平安》 (London: Monarch Books, 2000).關于信仰改變
編者注釋
我們對信仰改變本質的理解會影響我們如何與穆斯林的朋友交往。由幾位經歷過迥然不同的穆斯林文化的作者關于這個主題的評注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信仰的改變。
改變的形式
作者:David W. Shenk
David W. Shenk博士是位于賓西法尼亞州瑟蘭加市的東部門諾派事工委員會的全球事工顧問。他出生于坦桑尼亞的一個宣教士家庭,曾在索馬裏、肯尼亞和美國工作過,也曾在立陶宛從事過教育工作。他已經撰寫了十多本關于宣教事工以及福音與其他宗教關系的書。
選自David W. Shenk的《路邊的談話》,刊登在《穆斯林與基督徒在以馬忤斯的路上》,第8-9頁。經威莫穆斯林研究院允許使用。
一個人的信仰改變之後,會經歷哪些形式的社會和神學的改變呢?在信仰改變的過程中,世界觀會受到影響嗎?還是方向性的改變只發生在文化和心理的價值層面上?在許多所謂的基督化的社會裏,教會已經建立起了與主流文化較為舒適的和諧關系。應該期待穆斯林們進行一種與其文化更為徹底的决裂,還是基督徒們在所謂的基督化的文化裏更應該采取這様的舉措呢?何况從許多角度講,伊斯蘭文化可能比世俗的基督化的文化更符合聖經。
盡管這些問題都很緊要和顯著,我們仍意識到信仰改變的中心點是把生活的方向調整對耶穌基督作為主和救主的專一的委身,以及驚奇地發現安拉是我們慈愛的天父。有時信仰的改變是一個事件。而信仰改變對穆斯林們來説更多是一個過程。我們自己小組裏的許多人(Shenk工作所在的文化裏)在改變信仰後已經經歷了許多逼迫。然而,認識耶穌為主和救主以及安拉天父寶貴的寶貴是值得為之受苦的。其委身的結果各不相同又令人着迷;它們在心理和文化的不同層次裏運行。但是,在每個文化裏,每個人的内心、信仰改變的中心點都是承認耶穌基督是主和救主,以及安拉是我們慈愛的天父。聖靈啓示讓人明白耶穌是主,并結出果實,帶來一個新造的人悔改并委身于基督。
然而,我們也清醒地意識到,在某些情况下,個彆承認相信基督的穆斯林并不能完全成為一個信仰群體的一員,而且有些因此轉回到穆斯林群體當中。信徒們還經常面臨着來自家庭和穆斯林社會的壓力。他們可能會受到伊斯蘭社會經濟結構的排斥,從而陷入貧困中。教會因此必須既要成為一個傳福音并喂養的群體,又要成為一個新信徒的新家
庭和支持來源。新信徒不但歸于基督,而且歸于教會,所以教會必須准備好接受并鼓勵新的門徒。
我們還相信教會在伊斯蘭中間除了邀請個人進入彌賽亞裏的信仰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任務,就是為伊斯蘭本身做見證,呼召伊斯蘭精神的改變。呼召人們在對待婦女和家庭的態度、人權或者生態等問題時靠着耶穌的靈考慮。聖靈呼召人們認識到在他們中間一個見證的教會的合理性。教會的存在應該成為對穆斯林社會整體來享受一種更全面生活的邀請。為這個群體平安的禱告也是最重要的事工之一。
謹慎的見證
作者:Phil Parshall
Phil Parshall是當今在對穆斯林事工方面的領導權威之一。他和他的妻子,Julie,自1962年起一直在孟加拉和菲律賓與穆斯林們生活在一起。他著作了九本關于基督徒在穆斯林們中間服事的書籍。
選自Phil Parshall的《清真寺外》第186-187頁。經允許使用 。www.bakerbooks.com
通常,我們很少考慮在信仰改變的過程所牽涉的社會學問題。Tim Matheny解釋道:
在阿拉伯社會裏,最開始接觸的可能是一個年輕人,但是作决定改變信仰的挑戰應該向核心家庭或其延伸家庭的家長提出。給予其充分的時間做决定在以群體為本的阿拉伯社會裏是必不可少的。
宣教工人傾向于鼓勵某些人,特彆是易受影響的人站出來作個人的决定,而這様很有可能導致整個群體反對福音信息。在一個群體能够確定要做出决定之前,任何成員的抽離行為都會立刻引起衆人對失去團結的恐懼。1
在我們的宣教外展活動中,我們不斷地敦促單個的皈依者回到他的朋友和家人中間,謹慎分享他的信仰。這不是以一種會激起社會反對的方式進行的。如有必要,我們勸導新信徒在他人注意到他生活中質的改變之前不要談及他個人信仰的改變,這様就可以為一種無聲的見證打開大門。我們從開始就與皈依者極度坦誠:我們告訴他必須要留在伊斯蘭群體之中。
我們的目標是看到在一定地理區域内有一小群信徒。當理想的社會力量和信徒們的成熟實現時,就有可能為他們施洗。未成熟時的洗禮已多次引起了伊斯蘭社會的嚴重逼迫。
與基督的個人關系
作者:Harvie Conn
Harvie Conn生前任賓西法尼亞州,費城市西敏神學院的宣教學教授,去世于1999年。他曾作為一名巡回布道者和福音宣教工人服事于韓國。他是當代城市宣教的先驅。
選自Harvie Conn的《一個穆斯林皈依者和他的文化》,刊登在Don McCurry編輯的《福音與伊斯蘭手册》第97-111頁。公用。
受敬虔派“個人靈修與純潔”的文化熏陶,宣教工人一直認為改變信仰是帶領“一個外邦人中的單個靈魂歸回安拉。”2 盡管加入了對個人的社會需的關注,這種狹隘的個人主義信仰,仍受到清教徒“恪守道德” 的説教和新教徒的 “學術保守主義”的影響,使信仰的改變簡化至僅存悔改的行動和信心,與其它内容分離,比如:分彆為聖、被天父接納等等。其最終結果是淡化了或完全失去了皈依是人整體上的更新(卡爾文的觀點),以及我們每天更融入基督國度的改變;如换衣服的信仰改變(以弗所書4:24,歌羅西書3:9-10);還有像逐漸的心意的改變(羅馬書12:1-2) 已經被縮减到一種離弃偶像在基督裏轉向安拉(帖撒羅尼加前書1:9)的行為上的改變。
而保羅把信仰改變看作一個持續的過程,“從基督的力量與一個有罪之人的遭遇開始,至安拉的兒子從天降臨才完全(帖撒羅尼加前書1:10)”,已經與榮耀分離開來,縮减到信仰的改變只是一切的開始。對個人主義的着重强調以及作為信仰改變特征的一步决定主義,是被虔信派教徒們定義為神學理論的一種文化偏見,旨在反對大量來自歐洲的名義上的基督徒。這種偏見可以很容易地在穆斯林世界裏的基督徒群體中重復。因此,我們必須繼續强調作為信仰改變基礎的私人與基督關系的必要性。但是我們還必須要認識到在世界不同文化中,那種個人的關系并不總是通過脱離團體的“個人”决定建立的,而是通常在多人的,團體内的判斷下建立的。“私人的”不等于“個人的”。
在北印度,鐵路分隔開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信仰改變的標志
作者:Dean Gilliland
Dean Gillilan曾作為一名宣教士在尼日利亞生活了22年,從事神學教育工作并協助建立了西非神學院聯盟。
選自Dean Gillilan的《為穆斯林人民示範道成肉身:給Sam Schlorff的回復》刊登在《宣教學:國際評論》第332-333頁。經允許使用。www.asmweb.org
我在基督教神學院的非洲學生們被灌輸穆斯林的宗教形式是一成不變的、絶對錯誤,所以對他們來説,形式給人以貶義的感覺。哈米杜(Hamidu)是一個皈依基督的人,對他來説穆斯林服裝不足以作為穆斯林身份的一種標志。
他的古蘭經是一本聖書,和他的新聖經一起被帶在身邊。然而這些伊斯蘭形式的意義使我的基督徒學生們無法容忍。哈米杜是1972年我做校長的時候到達北尼日利亞神學院的。他是由美國的支援教派送到那兒的。學生們對哈米杜的信主經歷印象頗深。當他做禮拜的時候,他聽到一個聲音告訴他要以爾薩麥爾加的名字結束他的穆斯林祈禱。就是這件事開始了他朝向耶穌的旅程。他成為了一個多麽積極進取的信徒呀!我讓他在學院的禮拜上朗讀聖經,他同意了。最初,他用阿拉伯語朗讀了引支勒裏面關于爾薩的經文。然後他又朗讀了福音書裏面有關耶穌降生的經文。更具争議的是他在布道台上渾身上下穿的都是穆斯林服裝,還戴着taqiyya(瓜皮帽)。他在那之前没問我是否可以這様做,而我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當哈米杜讀完的時候,會場裏一片驚愕。學生們開會,要求他離開學校。作為校長,我不得不解釋。我試圖向理事會(西方宣教士)和尼日利亞教會領袖們為他辯護。只不過他所采取的形式和其意義不同而已。哈米杜完全不了解,基督徒所處的環境促使他們一見到穆斯林形式就立即排斥。結果是,當他拒絶他們要求他完全并立刻脱離他的原文化時,他們讓他離開了學校。我參與了這一切,而且後悔莫及,我不應該讓“形式等同意義”的觀點占了上風。我失去了帶領那些神學院學生們學習如何栽培一個寶貴的新信徒以及示範他們需要明白的道理的機會。
要指出的是形式和意義可以被人為左右。當然,情况會各有區彆。我曾見過事情的意義對做决定的個人而言是“可變通的”。附加在形式上的意義不能以絶對的方式强制在一個特定地點的個人能做什麽或不能做什麽。有一點是我要特彆説明的,即,我們必須相信聖靈可以把metanoia[希臘文,悔改]放在一個穆斯林心裏,帶領他跟從耶穌,不管他/她的境况如何。而悔改所彰顯的方式則總是按特定的環境而定。重要的是要幫助穆斯林信徒尊耶穌為主,和生命的新中心。
誰能贏得北印度?
斯蒂文(Steven)是一個印度基督徒,他的家庭世代跟從耶穌。現在他在北印度的一個城市向穆斯林傳福音。“你知道,一直都有一個風氣,印度人説:‘外國人都應該回家去。我們可以做的更好。’”斯蒂文解釋道:“現在我聽人説:‘南方印度人應該回家去。我們北方人可以做的比你們好。’的確,外來人會弄得一團糟;人們肯定會帶來他們的本族文化。所以我們正努力調動起當地人。”
“我們這個城市斜着被一條鐵路分開,穆斯林在一邊,印度教徒在另一邊。基督徒、教會和基督教活動都在印度教那邊!兩邊中間有三座橋相連,一個步行橋,兩座較大的橋。基督徒們和福音應該過到橋那邊去。我們正在為一個全城市範圍的歸主運動禱告。”
“我妻子現在參加一個與穆斯林婦女一起的星期五聚會。她們讀古蘭經和聖訓,但是她們并不明白。我妻子正在學厄爾都語,并等待機會與她們談論聖經。你會發現現在有許多穆斯林女性非常坦率。她們告訴我們説:‘我們想要自由地探索這個世界,象你們一様。’她們認為她們需要教育,但是她們真正需要的是找到在基督裏的自由。
“男人們可以在這做許多服事的工作,但是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主要的障礙?丈夫們。我們需要能够看到迫切需要并能來這兒的基督徒男性,帶他們的家庭一起來,并允許他們的妻子參加到對這些穆斯林婦女的服侍當中。”
源自:Marti Smith, www.calebproject.org
尾注:
1.Tim Matheny, 《贏得阿拉伯人:已知需要為途徑》,第63頁;被Phil Parshall引用在《清真寺外》裏,第186-187頁。
2.Christensen, Jens《接觸穆斯林的實際辦法》,第118頁。
3.Verkuyl J, 《當代宣教學》第176-181頁;被Conn引用在《穆斯林皈依者》裏,第97-111頁。
安拉的使者
作者:費爾•帕沙(Phil Parshall)
Phil Parshall是當今在對穆斯林事工方面的領導權威之一。他和他的妻子,Julie,自1962年起一直在孟加拉和菲律賓與穆斯林們生活在一起。他編著了九本關于基督徒在穆斯林們中間服事的書。
選自Phil Parshall的《80年代安拉的溝通者》,刊登在《福音事工季刊》總第15期,第4號,第215-221頁。經允許使用 。
安拉的溝通者
成為一個宣教士是一個美好的呼召和特權。能够與數以百計的外國宣教士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互通往來是我的樂趣。總的來説,他們對我産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做宣教士的呼召有其獨特之處。一名宣教士必須有適當的高等教育、跨越地理界綫、離開自己所愛的人、在經濟上做出犧牲(雖然不總是如此)適應一個新的語言和文化,還得在一個緊密團結的團隊中工作。與此同時,宣教士們必須敞開自己接受批評,不管批評是來自朋友還是來自敵人。他們必須願意重新評估神聖不可侵犯的方法論。
薩伊德(Saeed Khan Kurdistani)博士是一位杰出的伊朗基督徒,1942年去世。在1960年,有個人去了薩伊德博士生活和服事過的地區。這位訪問者問當地的一位老年人是否認識薩伊德博士。那位老人屏住氣,低聲説道:“薩伊德博士是基督的化身!”可以恭敬地説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但是隨着我們邁入一個新千年,需要認真地審視一些實際的問題,比如宣教士的經費、住房、知識生活和教會服事等。
經費
關于這個問題存在着數不勝數的不同意見。有些人覺得“向當地人看齊”是必要的,并且所有不符合他們標准的人都應受到譴責。還有些人强烈地認為他們必須為家人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着想,而以西方的標准生活。他們為自己的立場辯護,説當地人會理解他們的需要。在這兩種極端中間,我們可以找到任何可想象的觀點。
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經濟都十分蕭條。這一事實為西方宣教士和當地人的生活標准的矛盾設下了鋪墊。柴我可(Chaeok Chun),一位在巴基斯坦的韓國宣教士,在談論到這種緊張的狀况時説:“我認為今天基督教宣教士的形象,從亞洲人的觀點來説,是一種舒適和特權的形象。因此,亞洲人很容易排斥宣教士并誤解他的信息。”1
公元七世紀和八世紀的愛爾蘭僧侣們以他們的苦行主義而聞名。他們所有的裝束只包括一根朝聖用的拐杖、一個錢包、一個皮質水壺以及好多世界的穆斯林有貧窮的生活
一些聖物而已。當他們從富人那裏收到捐贈時,他們會很快的把錢給那些有需要的人。2
這是當代宣教士們的合宜典範嗎?當納(Donald McGavran)博士以這種方式建議道:“來自富裕國家的宣教士的生活標准遠遠高于他們的需要。我們需要的是(如果我們要迎頭解决這個問題的話)獨身或已婚但無子女、能够生活在孟加拉、每月只依靠三百盧比(十美元)的宣教士。但是任何諸如此類的舉動都是目前無法想象的。唉……”3
冒着引起争議的風險,我希望在這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上提出一些拙見。
1. 當地人如何認為宣教人員群體的經濟狀况是重要的。一般來講,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水平與西方宣教士的生活水平之間的差距感到震驚。
2. 單身和無子女的夫妻可以更容易地適應簡單的生活方式。這應該得到鼓勵,但不能成為一種規定。
3. 應該允許人們試驗。一對夫妻帶着一個新生兒,居住在一個穆斯林鄉村的泥地竹棚裏。他們應該得到資助,但同時,當他們覺得需要考慮撤離的時候,不應該讓他們感到尷尬。
4. 每個家庭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在主面前坦誠。他們應該藉着禱告評價他們自己的身體和情緒需要。目標是盡可能以接近他們目標人群的生活方式生活而不給家庭中的任何成員帶來不利結果。平衡是關鍵。
5. 通常,宣教士可以在一個農村裏過十分簡單的生活,然後偶爾去附近的城市休閑并購買所需之物。這様的條件對我們的文化背景來説,在我看來,不是一種假冒僞善的行為。我們必須從現實的角度考慮我們的需要和在一個陌生的文化中對物質匱乏的不同承受能力水平。
6. 可以把這個問題當成宣教士們的未决問題考慮。但盲目的批評、判斷的態度以及自以為義必須要竭力避免。通常,生活極其拮據的宣教士們或者那些非常富有的宣教士們是最固執己見也是最自我防範的。為維護肢體的合一,避免與這些個彆宣教士對這個問題進行嚴肅的討論可能是明智之舉。
住房
“事工住宅區”的時代并没有結束。這些西方的獨立群落在發展中國家仍然比比皆是。他們經常被當地人誤解,有時候,甚至被鄙視。一個皈依者懷疑他們的生活方式,問道:“如果我認為宣教士們的平房常常是人們和宣教士們心靈中間的隔離墻,我是不是錯了?”4
我個人認為現有的事工住宅區應該被解散。這様可以使宣教士們搬到社區當中去,與人們分享道成肉身的見證,而不是被關在一大片在當地人們心中帶有負面評價的領土裏。基督徒們分散地住在非基督徒市民中間比住在一個封閉的群體中間更可取。光必須散發出來才有益處。
我們第一次居住在孟加拉國一個小鎮的五年小組是一次美好的學習和分享的經歷。在我們租房的卧室窗外就住着一位被迫與她丈夫分開的穆斯林婦女。她的兩個年輕女兒和她住在一起。很快我們就成了親密的朋友。她的女兒們總會過來借點兒調料或者鷄蛋什麽的。我們也同様向她們借東西,并不覺得拘束。有一次她的小女兒發焼很厲害,我們就把她接過來照顧。我們從書本上學到的穆斯林文化永遠也比不上從卧室窗户那邊兒學到的。在一個事工住宅區經歷不到像在一個社區裏如此的生活方式和交往。
有關城市、鄉鎮或農村生活的標准需要留以餘地。主要是能够與自己面對的人群互相聯系。在大學附近的學生工作所需要的設施會與一個鄉村家庭所需要的大相徑庭。
知識生活
自從殖民地時代結束以來,宣教士工作已經經歷了一番根本性的轉變。時代要求采用新方法和新態度。像Donald McGavran博士這様的先驅者們已經使方法論技巧被廣泛應用。現在市場上數以百計的案例研究和教科書可以用來作為資料。許多杰出的研究生學院提供宣教事工方面的課程,還有些院校為實地宣教士們提供拓展課程。各種刊物,比如:《福音事工季刊》、《國際前沿事工和宣教學摘要》,使宣教士們隨時了解世界上各種快攻概念和實際外展計劃。
Joseph A McCoy給宣教士們的一點相關建議是他們應該“保持開放的頭腦,意識到時代在變化,每個人要隨之調整。十年前的策略不會再有效果了,甚至五年前的策略也已經過時了。”5 發現宣教士變得迂腐總是令人感到悲傷。有些宣教士(無論年輕年長)對傳統方法論的熟悉和熱愛可能導致他們認為謹慎的探索某些敏感的實驗幾乎是在否定真理。帶着更為大膽的方法的年輕一些的宣教士抵達實地後會變得沮喪。他們的想法和熱情常常消失,扼殺在一句屈尊俯就的“先消停幾年吧。經驗會讓你老練,你的影響也會成熟起來。”一種新鮮的無威脅的關系必須在老一輩和年輕一輩宣教士中間建立起來。一方貢獻經驗,另一方灌入最新的理論和熱情。組合在一起,他們幾乎是堅不可摧的。隔離開來,他們就成了灾難,不但對宣教士團隊内部造成威脅,對敏鋭的持觀望態度的當地社會也會構成負面影響。
與穆斯林分享信息的技巧
1. 花時間建立一份真正的友誼,這是穆斯林非常看重的。讓你的朋友在你的行動、態度和每日的挣扎中看到基督。
2. 養成熱情好客的習慣,也同様被看重。在喝咖啡或吃飯的時候多花點時間。
3. 傾聽。一個好聽衆注重朋友的憂慮和需要。在他/她的理解和聖經真理中間尋找橋梁。
4. 使用富有新意的問題揭示真理并協助你的朋友進行審慎的思維,以及意識到他/她對一位救主的需要。
5. 通過討論你們共同的話題保持溝通的敞開性,而不是那些使你們産生分歧的話題。只要可能,表達贊同,特彆是符合聖經的地方。
6. 分享安拉如何通過福音的力量改變你的生命的見證。
7. 定期為你的朋友禱告,祈求安拉把他/她的需要啓示給你,求聖靈以超自然的方式介入其生命。你的言語就是安拉介入的一部分。
8. 做一個善良、慈愛的朋友。你無條件的愛會吸引他/她靠近我們最要好的朋友——耶穌基督,一切的結果都在他的手中。
9. 要耐心,這是聖靈内住的一個果實。聖靈會在這個穆斯林的心裏創造出想要認識耶穌的渴望。
源自:Fouad Masri, www.crecentproject.org
對耶穌基督的委身意味着我們願意為他的榮耀盡力成為最好的僕人。那也意味着不但是在靈裏,也要在知識方面延伸自己。真正優秀的學術會帶來更有效的成果,而不是驕傲或者勢力。我們必須提防在宣教事工禾場上變得呆板單調。我們心靈和頭腦都必須活躍警醒。
我的腦子裏還清楚地記着Harold Cook説的話,他多年擔任穆迪聖經學院的宣教學教授。在1959年的時候,他告訴他的宣教學學生們説:“學生們,你們生活和服侍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將會是充斥着各種態度。在這裏,你作為一名宣教士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你與基督、與其他宣教士,當地信徒以及與非基督徒的關系將受到合適或不合適態度的深刻影響。”
對當地人的積極態度有幾個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同情。讓我解釋一下。每天早晨日出的時候,住在我們村裏的一個印度教鄰居會起床,洗漱,然後出去站在他的奶牛旁邊。他接着會抬頭看着太陽,雙手合什,進行一個既敬拜太陽又敬拜牛的儀式。我觀察我們的印度教朋友舉行這個儀式許多次。一天,那頭牛突然病死了。悲傷席卷了那個印度教鄰居家。那對他們來説確實是個悲慘的損失。從個人角度,我不贊成敬拜一頭牛,但是我不知怎的進入了那個印度教徒的世界觀。他難過,我也難過。很快我學了幾句恰當的話(我們當時剛搬到那個國家不久)然後就去了他的商店。我磕磕巴巴的説出幾個不標准的詞,表示對他的牛的死感到遺憾。我的印度教徒朋友被深深地感動了。我們在文化和宗教上有着天壤之彆,可是我關心了。我,在短短的那一瞬間,踏進了他的生活。
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包含了許多真理,“有禮無情不得人。”宣教士們是給予的人。他們的工作要求他們完成這個角色。他們可能參與救援、教育、醫療工作,或者其他需要分享的行動的事工。但是給予的行為本身是不够的。行為之後的力量是什麽呢?有愛嗎?有對他人的深切關懷嗎?給予是否已經成為一個職業任務了呢?那些貧窮的或未得之民是否已經成為銷售的商品了呢?這些都是很沉重的問題。
影響穆斯林對福音感知的問題
1.巴以對抗。
2.美國侵略伊拉克。
3.美國在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存在。
4.聯合國對穆斯林國家的制裁。
5.國際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穆斯林的經濟限制。
6.古蘭經中對非穆斯林的典型表述。
7.十字軍東征和殖民地主義的遺留影響。
8.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影響。
9.穆斯林媒體對西方的憎惡。
10. 陰謀理論。
教會服事
現在該是考慮宣教士的服事重點的時候了。當我們翻到新约聖經關于服侍的經文時,會發現保羅的參與是極其短暫的。他來到一個地方,停留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或者至多幾年,然後就會離開去一個新的地方。他没有繼續管理他所建立的教會。即使是有异端影響進入那些教會,保羅也只勸告那裏的信徒堅持走在真理之路上。他也不用縮减什麽經費。那些信徒們是完全自由的。當然現在服事的圖畫不同于保羅時代。
Lesslie Newbigin寫道保羅完全把領導責任交托給當地的信徒。他尖鋭地論到保羅并没有像現代的宣教士們那麽做:“他没建立一個宣教事工住宅區。”6 George W. Peters斷言保羅完全可以説:“這兒有足够多的工作。這就是我的所在了。”保羅抗拒了誘惑,繼續遷移到其他的地方。Roland Allen指出保羅也没有忽視各間教會。他繼續拜訪他們,與他們互通書信。但是基本的帶領責任都由當地的信徒承擔的。8
宣教士必須在敬拜團隊建立起來後盡快離開,前往新的地方。歸主的人萬萬不可將他們的依賴從主的身上轉移到宣教士身上。經過艱苦耕耘、創建、照管年輕的教會後,宣教士們(不管是泰米爾人,或是那加人,還是美國人或澳大利亞人)都應該把權力轉交給當地的領袖。耕耘的過程千萬不要過長。應該緊跟着做斷奶和推出育嬰袋的工作。接着宣教士繼續前進,重復這個過程,9 他必須不斷地把奮力開拓前沿作為自己的緊要責任。
結論
一幅一艘船在暴風雨中航行在海面上的美麗圖畫裝點着我的卧室門。畫上的題詞是“船停在港口是安全的,但那却不是造船的目的。戰鬥的前綫是危險的,但是歷史上没有任何勝利是僅僅靠着那些遠離敵人炮火威脅範圍的支持者們獲得的。我們的任務需要深思,决定和全力以赴。
深入學習
更新并選自:Peter G.Riddell和 Peter Cotterell的《背景下的伊斯蘭:過去、現在和未來》,第153-163頁。www.bakeracademic.org
第7課重點閲讀部分到此結束。見第158頁上的推薦閲讀資料和活動。
尾注:
1.《亞洲女性為穆斯林福音宣教外展計劃所建立的群體典範的探索》,系一篇未發表過的宣教學博士論文。富勒神學院,1977年。
2.Mary Just修女的《天主教福音宣教歷史文摘》,第22頁。
3.致作者的一封信,1979年3月。
4.D.A. Chowdhury, 《孟加拉教會與歸主信徒》,刊登在《穆斯林世界》第29期第347頁。
5.《來自宣教實地的建議》,第144頁。
6.《衆所周知的秘密》,第144頁。
7.《福音宣教面臨的問題》刊登在《明日福音宣教》上,第162頁。
8.《宣教士方法:聖保羅的還是我們的?》,第151頁
9.Donald McGavran, 《種族現狀與教會》第130頁。
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
作者:Chawkat Moucarry
Chawkat Moucarry是叙利亞人,在穆斯林和基督教社會都生活過。他在索邦神學院(巴黎)得到了伊斯蘭研究的博士學位,現在英格蘭的萬國基督教大學輔導,講授伊斯蘭研究。
選自Chawkat Moucarry的《先知與彌賽亞:一個阿拉伯基督徒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觀察》,第275-282頁。應允許使用。www.ivpress.com
作為一名信基督的阿拉伯人,阿以對抗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從我到歐洲以來一直都在我的議事日程裏。我深信,這個問題連同在歐洲的穆斯林移民所面臨的情况一起,都在影響着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關系。
居住在歐洲的移民中絶大多數都是穆斯林,而且數個世紀以來,歐洲一直都與基督教有着緊密地聯系。那麽穆斯林們在任何非穆斯林的國家的地位如何呢?律法書和福音又號召我們如何回應呢?
大多數歐洲國家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的時候都給予了無條件的支持。許多基督徒,特彆是福音工作者,也繼續做以色列的後盾,宣稱以色列復國應驗了聖經上的預言。1 但是如此支持就一定是正確的態度麽?它符合安拉對這片土地的打算嗎?而且它與安拉的公義也是協調的嗎?基督徒們不能逃避這些由中東地區的衝突帶給他們的疑問。1
對土地的應許
關于以色列土地的神學辯論開始于安拉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彆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世紀12:1-3) 。
這個應許被許多猶太復國主義者和許多福音宣教派基督徒看作猶太人民在巴勒斯坦立國的永恒權利的聖經基礎。但是這并不是唯一理解這個應許及其應驗的方式。我們必須謹記福音書教導拿撒勒的耶穌是以色列的彌賽亞,而且安拉對他的子民的應許都應驗在他身上。
首先,把迦南地賜給以色列是短暫的。彌賽亞的降臨廢弃了應許之地的中心概念。説到彌賽亞的降臨所要帶來的徹底改變,先知以西結宣布了以色列的土地再不會只是猶太人的財産:
你們要按着以色列的支派彼此分這地。要拈鬮分這地為業,歸與自己和你們中間寄居的外人,就是在你們中間生養兒女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們如同以色列人中所生的一様,他們在以色列支派中要與你們同得地業。外人寄居在哪支派中,你們就在那裏分給他地業。這是主耶和華説的。”(以西結書47:21-23)
這個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平等分享地業的命令意義及其重大:它象征着彌賽亞的降臨標志着一個新秩序。安拉給以色列的應許可以被萬民都享受,因為在以色列和萬國之間將不會再有差彆歧視。
如果這個預言按字面理解,它顯示出對現今局勢的嘲諷:以色列復國主要是由歐洲猶太人以巴勒斯坦本國人為代價實現的,而巴勒斯坦的許多人都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逃到鄰國作了難民!
其次,以色列國象征着安拉的國度。福音完全是關于耶穌建立安拉的國度(馬太福音4:17 ;路加福音17:21)。唯一一次耶穌間接提到應許之地是在登山寶訓中:“温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馬太福音5:5)。
耶穌的門徒們相信所有對以色列的應許,包括大衛國度的重新建立,都由耶穌應驗了,“大衛的子孫” (參考使徒行傳15: 12-18)。畢竟,亞伯拉罕本人,這個應許最初的接受者,“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安拉所經營、所建造的”(希伯來書11:10)。這座城是耶路撒冷,不是在迦南地的那座城市,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加拉太書4:26;希伯來書12:22)。如果我的解釋符合安拉給以色列的屬靈的應許,那麽其優點在于它是以耶穌以及他的門徒如何解釋這個應許為基礎的。
最後,安拉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是有條件的。换句話説,它規定只要以色列人遵守安拉的律法,他們就可以一直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否則安拉會懲罸他們,正如他懲罸這片土地上先前的居民——迦南人一様(創世紀15:16;申命記18:12)。摩西曾清楚地警告人民,并論到他們若不順服,背弃安拉時將要面對的審判:“先前耶和華怎様喜悦善待你們,使你們衆多,也要照様喜悦毁滅你們,使你們滅亡,并且你們從所要進去得的地上必被拔除。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裏侍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頭的神”.。 (申命記28:63-64)這個警告在以色列歷史上兩次變為現實。公元前586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占領耶路撒冷,拆毁聖殿并掠走以色列民。公元70年,羅馬軍隊圍困耶路撒冷,并驅逐了城内居民。
耶穌知道將要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情,就為這個城市要面臨的審判哀哭。不過,他提出這可悲之事的直接原因是因為這城的民拒絶他:
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它哀哭,説,“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系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掃滅你和你裏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 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 (路加福音19:41-44,加 重點)。
不同于那些預言以色列人將會從巴比倫回歸耶路撒冷的先知們,耶穌没有應允他的子民他們的國家會被重建(路加福音21:20-24)。因此,今天的以色列國,没有任何神學上的特殊意義。如果有的話,以色列與其他任何國家相比,并無好壞之分。其近代歷史證明以色列與安拉的道德標准相距甚遠。
仍在繼續的分歧
以色列在阿拉伯領土上的建城是一個巨大的非正義行為。它注定要制造對這片土地上的原住居民的人類悲劇。
它真正地從巴勒斯坦人民手中剥奪了他們的家園,使許多人被迫進入難民營。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這種非正義。許多巴勒斯坦人陷入了絶望,特彆是自從阿拉伯政府不能實現對人民把他們帶回他們的家園的承諾之後。
巴勒斯坦難民們决定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誕生了。盡管當世界對他們的困境漠不關心時,有些人選擇訴諸恐怖主義,但以色列似乎仍然不屈不撓。在1967年6月,以色列占領了新的阿拉伯領土,由此,部分阿拉伯人口居住在以色列占領地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增加了。
20世紀80年代見證了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青年的intifada(暴動)。暴動包括示威游行并向以色列士兵和平民投擲石塊。政府對此采取了殘酷的措施。這次“石塊革命”,被媒體完好的掩蓋了起來,其影響有二:它向世界表明巴勒斯坦人民并没有放弃他們獨立的希望;它也迫使許多以色列人開始深刻地反省他們自身的身份問題。那些數年來認為自己遭受壓迫的人變成了壓迫者。以色列政府的政策導致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被拘禁、驅逐和折磨。巴勒斯坦土地被没收,新猶太人定居點被建立。以色列變成了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
20世紀90年代早期,雙方都意識到了唯一解决問題的辦法是承認彼此存在的權利。1993年9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領導簽署了《奥斯陸協議》 —— 邁向和平努力的第一步。但是,雙方反對和平進程的人士依然十分活躍。1995年11月,當以色列總理伊沙哈克•拉賓遇刺身亡時,以色列社會震驚不已:一個猶太人不是被阿拉伯人而是被另一個猶太人暗殺了。
聯合國對巴勒斯坦的劃分計劃(1947年) 巴勒斯坦目前的局勢(2004年)
*以色列人占領,目前地位取决于巴以過渡時期協議。
**自1967年以來以色列占領的叙利亞領土。 。
2000年的夏天,阿以和平進程進入 了一個關鍵階段。一直有意回避的耶路撒冷這個敏感問題此時成為了對話的焦點。自以色列軍隊于1967年6月占領東耶路撒冷以來,所有以色列領導人都一致宣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遠的不可分離的首都。” 因此以色列談判官員們根本没有准備在耶路撒冷問題上做出任何重大的讓步。他們拒絶接受把東耶路撒冷歸還阿拉伯統治的條款。結果是,巴勒斯坦人認為以色列政府想要謀求和平但却不承認他們雙方對這片領土的平等權利。更具體地説,他們對耶路撒冷有平等權利,耶路撒冷不但被猶太人所看重,也被所有這片土地上的本土人民所看重。以色列的不妥協態度,再加上其在巴勒斯坦領土建立新猶太人定居點的依然如故的政策,點燃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憤怒和絶望。對此輪决定性和平談判失敗的回應是第二次暴動。此次暴動,于2000年9月開始,在短短12個月的時間裏,奪走了800餘個生命,多數為巴勒斯坦人。一項聯合國决議譴責了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人過分使用了武力。
應用聖經教導
對于這個將以色列置于阿拉伯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對立面的分歧,有幾點需要指出。
首先,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經文教導説這個地球是主的。他是所有土地的最終所有者。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索取這片紛争土地的所有權,不過它絶對不是他們固有的土地;它屬于安拉(古蘭經7:128;詩篇24:1;哥林多前書10:26)。
耶穌警告過他的門徒們不要把他們的希望和力量投入到贏得這個世界上,免得威脅他們永恒的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麽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麽换生命呢?”(馬太福音16:26)。極其可悲的是許多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在反對彼此的戰争中的確失去了他們的生命。然而還有更多的人由于把政治投入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已經使他們的永恒生命處于危險的境地。阿拉伯人和猶太人之間的這個分歧顯露了所有人類的罪性。没有任何人可以稱自己是無辜的。直到如今,在這場争端中唯一的勝利者是魔鬼,它使交戰雙方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其次,聖經教導説安拉是一位滿有憐憫的神。他呼唤人們悔改并接受他的赦免。安拉不單單赦免他的子民,還勸勉他們要彼此饒恕。那片“聖地”,從某種程度上講,一直是世界上最不聖潔之地之一,那裏接連發生着由據稱敬拜一位憐憫人的安拉的人們所發起的戰争。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需要回到他們的經文中,尋求安拉的憐憫和幫助,好讓他們也能够彼此憐憫。
對基督徒們來説,安拉的憐憫在歷史上通過受苦的僕人耶穌基督就已經彰顯出來了。耶穌的愛帶領他受苦,使得我們可以重新與安拉和好。把耶穌看作一位受苦的僕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所經受的苦難。
第三,和平的安拉也是公義的安拉。起初阿拉伯人,特彆是巴勒斯坦人,遭受的非正義行徑,需要被國際社會認知和補償。從政治角度,這意味着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不應該再受到雙重待遇。以色列會像伊拉克被迫從科威特、印尼被迫從東帝汶、以及塞爾維亞被迫從科索沃撤軍那様從其占領的阿拉伯領土撤離,并服從聯合國决議嗎?以色列似乎是世界上唯一公然藐視聯合國决議却不用面臨國際制裁的國家。
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只要正義”的呼聲必須得到重視。3 這就意味着承認他們擁有一個可以挽回命運和恢復民族身份的確實有效的國家。它意味着接受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人的首都,撤銷加沙和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否則,按照一位以色列人的話説,這個國家無异于一只“扎緊待烹的鷄”。比方説,加沙地帶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有一百五十萬人居住在這個巴勒斯坦自治區。巴勒斯坦居民遍布在這片區域百分之六十五的土地上。而餘下的百分之三十五則被為數僅為六千人的猶太定居者的殖民地占領。
第四,猶太國家的概念本身就問題重重。歷史及許多當代局勢顯示每當一個國家與一種宗教或民族群體緊密相關時,宗教和民族的少數派可能就會遭受最嚴重的歧視和逼迫。一個世俗多元又民主的國家比一個宗教國家更符合耶穌的教導,不管這個國家是信奉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猶太教(馬太福音22:21)。
打個比方,如果聯合國是只為信基督的白種人設計的,我們會做如何反應呢?没有誰會擁護那様的一個組織,不過猶太復國主義思想却認為以色列國是猶太人的家園,猶太的定義屬于種族和宗教的範疇。4 這種思想不僅受到居住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的質疑,也被“彌賽亞派”猶太人所懷疑。彌賽亞派(基督教)猶太人仍是猶太人嗎?盡管對他們來説答案是肯定的,但他們的存在,特彆是在以色列境内,先放下他們的宣教活動不説,是被視作對猶太人身份的一種威脅。任何國家對人權的保護都無法被保證,除非其公民被按照其本質——人類,來看待,不管他們的民族和宗教背景如何。
中東地區的衝突因此為我們提出了一些最基礎的問題:一個國家有没有可能緊密地與一個特定宗教或民族群體相連而又不使其他背景的居民淪為二等公民?
一個相對較小的土地如何既容納猶太人又容納巴勒斯坦人呢?他們會真正彼此接受而不僅僅是容忍對方嗎?當然,這些問題不但與以色列息息相關,也涉及到該地區内其他的國家。關于一個共享的不計宗教民族身份的世俗民主國家的决議今天可能顯得過于理想化,但從長遠考慮,這個選擇可以保證和平。因為它對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對有信仰和没有任何信仰的人,都是公正的。除非以色列體制的歧視問題得到適當解决,否則認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可以相鄰而居只是一種願望而已(耶利米書6:13-15)。對以色列來説,該是認識到軍事力量和核武器并不能確保與巴勒斯坦人民和平共處的時候了。需要作出審慎勇敢的决定,包括對猶太復國主義思想公開表示脱離乾系。唯有這様,正義、和平和和解才真正有機會成為中東地區的現實。
不要表示偏袒
許多西方的基督徒很自然的同情作為安拉的選民和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大屠殺的犧牲品的以色列。然而,這種態度不應有的破壞性結果常常導致一種親以色列的偏見。再加上對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歧視,這種偏見就意味着基督徒一直無法對促進中東地區的公正和和平做出積極貢獻。它還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許多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對西方和西方基督教持懷疑態度。那些可理解的關注中東衝突的人們應該因此查驗他們對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態度,以確保自己没有偏袒一方而損害另一方。 “審判的時候,不可看人的外貌;聽訟不可分貴賤,不可懼怕人,因為審判是屬乎安拉的。若有難斷的案件,可以呈到我這裏,我就判斷” 。(申命記1:17)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人民
一億六千萬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北臨講阿拉伯語的北非人)的人民信奉很多不同信仰,包括基督教和萬物崇拜。近期,穆斯林宣教士的工作已經深入到了這十七個非阿拉伯語信奉伊斯蘭教的非洲國家。
盡管南部蘇丹的非阿拉伯人口據統計约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基督徒,蘇丹整個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都是穆斯林。约百分之六十五的埃塞俄比亞人和百分之五十的厄立特裏亞省居民是基督徒;但在非洲之角,吉布提和索馬裏的其他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都信奉伊斯蘭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孩子
教。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沿這些分割綫激烈進行,
雙方都犯下過暴行。
富拉尼部落分布在整個薩哈拉以南地區,從毛裏塔尼亞、賽内加爾到蘇丹,他們在十九個國家裏構成少數民族。富拉尼人作為游牧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七個世紀以前,作為率先信奉伊斯蘭教的非洲部落之一,他們游牧的生活方式促使其宗教遍布西非的大部分地區。盡管他們是世界上最大的游牧文化群體,半數以上的富拉尼人現在過着定居的生活。許多著名的伊斯蘭教學者和教師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富拉尼人,而且城市裏和更為富足的富拉尼人在信仰上的傾向是最循規蹈矩的。不過大部分富拉尼人奉行一種傳統和伊斯蘭信仰及實踐的混合體。
源自:《世界行動,30天穆斯林禱告關注》www.joshuaproject.net非洲薩哈拉以南地區穆斯林的人口
尾注:
1. 參考T.Weber的《福音派如何變成了以色列最好的朋友》,刊登在《今日基督教》總第42期第11號,第38-49頁;P. Bennis和 K.Mansou的《‘贊美安拉,略過武器!’以色列的美國支持者正在改變的本質》刊登在《中東報告》第208期,第16-18頁。也可參考其它期刊,比如《今日以色列和基督徒》,以及所謂的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領事館。
2. 關于該問題的書籍中,較為著名的一本是由Colin Chapman著的《誰的應許之地?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也可以參考Peter Walker寫的《耶穌與聖城:新约對耶路撒冷的觀點》;Peter Walker編輯的《耶路撒冷:在安拉意圖中的過去和現在》;以及Kenneth Cragg所著的《巴勒斯坦:錫安的賞賜和代價》。
3.Naim Ateek,《正義,只要正義:一個巴勒斯坦解放的宗教學》。也可以參考Riah Abu El-Assal的《夾在中間:一個信奉耶穌的阿拉伯巴勒斯坦以色列人的故事》;Elias Chacour《親兄弟》;以及Audeh Rantisi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一個巴勒斯坦基督徒的故事》。
4.1948年以色列國一建立,其政府就開始清除該國境内的剩餘阿拉伯人。該政策以一項完好備案的事實案例為證據。以色列政府設計了一個秘密的遷移計謀為要鼓勵在加利利地區的巴勒斯坦人離開以色列,遷往阿根廷和巴西定居。參考Nur Masiha的《一個没有基督徒的加利利?Yosef Weitz與1949-1954‘约哈難行動’》刊登在Anthony O’Mahony編輯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在聖地的宗教、政治和社會》第190-222頁。
生活在安拉的家庭裏
作者;Christine Mallouhi
Christine Mallouhi,澳大利亞人,在阿拉伯世界與穆斯林們共同生活了三十年。她嫁給了一位來自穆斯林家庭跟隨基督的阿拉伯人,他們一起負責一間協會,出版向穆斯林介紹基督的阿拉伯語書藉。Christine發表過許多有關穆斯林與基督徒關系的文章,并著有《向伊斯蘭,傾力送平安》.
選自Christine Mallouhi的《迷你裙、母親和穆斯林》第93-95頁。經Christine Mallouhi允許使用。該資料部分也登載在新改版的《迷你裙、母親和穆斯林》一書中。www.lionhudson.com 中文版在:www.ysljdj.com
敬拜安拉并不一定是一個我們必須要按照某種儀式進行的“宗教活動” 。聖徒保羅告訴我們“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使徒行傳17:28),但是我們經常表現得好象只有在一個屋子裏參加某種儀式的正式敬拜時,我們才真正的與安拉同在似的。那麽基督徒團契的目的是什麽呢?難道不是在信心上彼此建立和敬拜安拉嗎?我們可以通過許多其它的方式實現這個目的,而不用坐在某個房間裏進行某個正式的聚會。
我時常回想起在阿拉伯世界生活的日子。我們在室外經歷了許多次十分美妙的敬拜。我們小組在周末的時候會搭起帳篷,在湖邊烤肉、禱告、交流以及學習聖經。洗禮通常意味着一次周末的野營團契。我們還雇了條大船在河上進行長達四個小時的聚會。船緩緩地順流而下,我們在船上則打開帶去的食物大吃一頓。最近没見面的人們會靠在一個角落裏分享他們的生活。我們一起唱贊美詩,讀聖經,為特彆有需要的服事工作禱告,并隨着不同人的帶領釋放信息。家庭聚會也采取了同様的模式。食物和娱樂在先,然後從這段分享的經歷,團契生活就自然地流淌出來,緊跟着敬拜也開展起來。有多少次我們坐在教堂裏,感到被隔絶,没有感動,或者心裏没有温暖?有時候太過正式的聚會讓人們不自然地或切斷了彼此之間的直接交流。除非我們有一個特定的關懷小組,否則即使一個人身在團體的敬拜之中,也會感到非常孤獨。接着,聚會結束時,當人們開始一起親近的談論并彼此提出建議或彼此代禱的時候,大家才放松,真正的團契才開始。
家庭的感覺通常是在這些呆板的敬拜經歷中缺少的因素。如果人們之間除了信仰之外彆無其他共同之處,而唯一共同的經歷是正式的聚會時間的話,人們很難彼此敞開。基督徒大家庭需要共同的家庭般的經歷。一位在某個阿拉伯國家深受愛戴的牧師退休了,另一位經驗豐富的福音工人接替了他的工作。一位教會成員給這位新牧師打電話以互相鼓勵。這位牧師回復他的問候,接着問到:“我能為你做些什麽嗎?”那個當地人很快挂上電話,把那位牧師的名字從他的電話簿中勾掉了。他把牧師的回答理解成牧師暗示對友誼不感興趣。那位牧師還不是教會家庭的一分子,而只是覺得人們打電話是為了一些特定的原因。那位當地人也只是想表達“我關心你。”并無它意。這様一來,這位當地人就産生了被拒絶和被冒犯感。
我們在叙利亞的家人每天互相打好幾通電話以保持聯系。在埃及,我丈夫馬扎(Mazhar)每天差不多給十二個人打電話, 盡管他每個星期都會見到這些人。電話只是下一次聚會前的一種友善的碰觸。我們有多少次打電話時先為侵擾彆人的時間和陳明打電話的原因而道歉呢?這就意味着若不是因為我們不得不與這些人完成某些事情的話,是不會與他們有任何乾系的。
透過她的眼睛
透過一個穆斯林女性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可能比聽其他人描述他們所認為的穆斯林女性的感受更有幫助。從穆斯林雜志和其它網上資源可以收集到一些縝密的想法:她們有哪些觀點?她們心中都有哪些想法?她們關心什麽?感受如何?通過簡單的縱覧文章題目,即可“看出”穆斯林女性所關注的問題和主題。一期近日出版的《Azizah》1的讀者可以推斷出如下幾點:
· 我關心自己是否端莊和會受到騷擾:“我戴面紗的原因。”
· 我想好好信仰我的宗教:“這是不是哈拉勒(合教法)?” “敬虔的行為和有價值的工作。”
· 我為我的伊斯蘭文化傳承而驕傲:“慶祝方式。七位天才設計師的優雅服裝,”“你的清真寺反映出多少伊斯蘭民族差异?”,“裝飾:信仰存在于每一瞬間,觀察波斯兿術及傳統中的幾何學。”
· 我關心近日伊斯蘭在地理政治關系中的地位:“傾力送平安”
· 我與其他北美的女性非常相似:“健康:咨詢醫生” ,“慶祝方式:七位天才設計師的優雅服裝” ,“失竊的名字,失竊的生活:你的個人信息被盗可能會導致一場惡夢。”
如果我們睁開眼睛關注周圍穆斯林社區的實際情况,我們可以發現許多在粗略一瞥時不曾發現的東西!
1. 參考www.azizahmagazine.com (第一卷,第一期)。 源自:www.frontiers.org
在北非,有一天我們抽空與來自另一個城市的一對基督徒夫婦在一起。我們步行穿過公園和花園,在一家很特彆的餐館吃飯,還帶孩子們去了一個游樂園。我們一邊游樂一邊交談。談論婚姻,談論在一個完全穆斯林的社會裏為基督撫養子女,以及根據當地人的觀點教會應該是何種狀態。一個陳年的傷痛在談話中浮出水面,而我們就在中央大街上采取了得到醫治和糾正的步驟。他們眼中含着泪水告訴我們他們以前從來没有經歷過這様的時光。“基督徒們總是聚會。他們没有娱樂和社交的時間。”這一天的休閑團契在他們也在我們的生活裏都有非常特殊的屬靈意義。
家庭需要一起娱樂,分享經歷和記憶。這種團契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尋常組成部分。它為相互鼓勵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在埃及,我們家的男孩兒們是小組子女中最年長的。長時間乘坐游船給大孩子帶來的樂趣不能同様帶給年級較小的孩子,他們更喜歡玩具。但是單身的埃及青年會花時間陪他們下象棋。這能幫助他們以一種家庭聚會不能提供的方式聯合起來,因為在家庭聚會中孩子們的參與程度極其有限。
這種團契使教會聯系得更緊密了,因為它綜合了東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兩大方面:熱情好客(聚會圍繞分享食物)和家庭。基督徒家庭需要花時間進行共同的日常活動以加强他們的新價值。家庭對穆斯林有雙重约束。他們既是自然家庭的成員又是烏瑪(伊斯蘭統一社會)的成員。每個人必須為維護這兩個家庭的利益而撇開個人權利,而且從一出生就接受這種教育。新信徒常常都擔心他們的信仰給家庭帶來耻辱,而且他們也很難獨自面對他們的家庭和社會。Ibrahim Muhawi和Sharif Kanaana兩位作者對此解釋的非常恰當:“通過對傳統的尊重和對年長者的順從,個人從孩提時代開始就參與社交活動以使自己與家庭的意願和諧統一。他們被鼓勵以他人的評價看待自己,而且以彆人的認可為衡量自己經歷的標准。與衆不同,做事彆出心裁,或者違背長輩會帶來身心雙重的懲罸,比如顯示不悦、責備、公開譴責,或社會排斥。”1
當我們花時間彼此親近、彼此關懷、彼此支持的時候,我們就成了行動中的教會,即使我們還没有完全掌握聖經對教會形象的描述。那麽當我們在聖經中讀到一起聚會和信徒們之間互為兄弟的時候,我們會明白這些原則的重要性,因為那已經是我們生活和心靈的一部分了。
這些家庭型的娱樂活動對西方教會也有幫助。我們剛開始在美國生活的時候,又一次邀請了教會裏的十對夫婦到我們家參加一個團契的晚會。晚飯後,他們在起居室裏規規矩矩的坐着等聚會開始。他們以為會有禱告和聖經學習什麽的。當我們宣布除自娱自樂之外再無其他事項時,他們都大吃一驚。我們分享了許多如何遇見各自配偶(通常包括我們如何進入對基督的委身)的令人發笑的故事,并增加了對彼此的新了解。第二天我們收到了好幾個電話表達他們不僅過了一個十分愉快的夜晚,還感激能够與認識多年的教會成員有深刻的接觸。那是一次家庭分享的時間。這十對夫婦現在一起敬拜的時候有了一種更為深刻的聯系。
第7課基礎閲讀材料到此結束。見第 158頁上的“推薦閲讀資料和活動”。
瀏覧: www.encounteringislam.org/ readings 獲取第7課的全部英文閲讀資料。中文在 www.ysljdj.com
尾注:
1.《説故事的鳥啊,説吧,再説一遍:巴勒斯坦阿拉伯民間故事》,第31頁。
討論問題
1.本課的一個關鍵主題是文化和文化誤解在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關系中以及在穆斯林接受基督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閲讀歌羅西書4:2-6。保羅自己渴望什麽?他給我們哪些指導?
2.Klein, Hubbard, 以及Blomberg説:“將聖經真理本土化需要理解的雙焦透鏡。首先,我們需要一付透鏡回過頭來研究聖經世界的背景以了解其引申含義。然後,我們需要另一付透鏡觀看前景以决定如何以最好的方式表達(本土化)今日世界所需要的真理。”1 我們給穆斯林的信息本土化意味着什麽呢?我們要如此行的話需要了解哪個(些)文化呢?
1. William W.Klein, Robert L. Hubbard Jr., 和Craig L.Blomberg同著的《介紹符合聖經的解經法》,第174頁。
推薦閲讀與活動
閲讀: Phil Parshall, 《穆斯林福音宣教》。(Waynesboro. Ga.: Gabriel Publishing, 2003)
Badru D. Kateregga和David W.Shenk,《對話中的穆斯林和基督徒》(Scottdale, Pa.: Herald Press, 1997).
觀看:看一個電視節目并做筆記: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對穆斯林的冒犯?你看的這些
電視節目是如何描寫西方或非穆斯林文化的?
祈禱:從日出到日落,像穆斯林在齋月中那様禁食一天。把你的饑餓感當成為穆斯林禱告的動力。
日記:記録下你一整天消費的所有食物和飲料。這些東西中有哪些會被穆斯林認為是合乎他們律法的?第二天,只吃喝那些符合律法的東西。參考第84頁上的《什麽是被允許的?》
瀏覧:在 www.ysljdj.com www.ysljdj.com 和 www.encounteringislam.org/lessonlinks 中獲取相關網站。
* 登陸www.encounteringislam.org/lessonlinks 了解有關英文“推薦閲讀與活動”的詳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