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聖靈感孕

向伊斯蘭及向其它信仰傳教

1.前三章談到「神是誰」與我們向穆斯林傳福音的關係;本章和後一章會討論「神作何工」這問題。研究新約聖經會引出三道問題:神是誰、祂作何工、為誰而作,這次序與傳統的聖三一次序吻合,就是聖父、聖子、聖靈。這並不是信仰的次序,而是信徒在信仰根基上思考的次序;因此,雖然使徒祝福的次序是聖子、聖父、聖靈,信心也循此而來,然而信徒思考信仰的次序仍是合情合理的。我們嘗試回答「神是誰」這問題,在這過程裡,「祂作何工」這問題的答案將之彰顯出來;這也是新約、甚至可說整本聖經最關注的問題。這不是說第一、第三道問題不重要,而是說,你若弄懂第二道問題,其餘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2.對於「神作何工」這問題,基督教只有一個答案:道成肉身。我們知道神包括父、子、聖靈三位格,子就是耶穌基督;而「神作何工」這問題的唯一答案,就是道成肉身。教會這答案,是所有高等宗教與哲思的絆腳石。在猶太、伊斯蘭、與希臘宗教哲學思想(最少與當代神祕宗教相關的希臘哲學如是)裡,主要有兩種觀念:神的超然(被形容為永遠不變、無所限制、不能逾越,沒有形質等)與內住性。神的名字以馬內利(神與我們同在),是每個信條的所有虔敬信徒都會被吸引過去的。以馬內利,被認為是身處於至聖的耶路撒冷聖殿裡。古蘭經5章16節說真主「比[人]的命脈還近[人]」,所展現的就是以馬內利概念。同樣地,勞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所講的「操練神同在」,也是以馬內利概念;就是印度教所說的化身,也有這種觀念。

3.但要留心兩者之別。人很可能相信一位內住的超越神,只要其內住不代表成為形體。穆斯林大概不會太強烈反對內住(hulul)概念,但卻無論如何也不會認同「道成肉身」等於內住。當穆斯林說真主比你的命脈更接近你的時候,他們是在談一位無所不在的神。同樣地,印度教所謂的化身,是大宇宙的神聖以人的形體呈現。至於猶太教,則從沒有任何人或事,提及神道成肉身。

4.當教會談道成肉身時,其中指涉兩件事,是人思考範圍內認為是不可能的,即使對神而言:(i) 神能從自己分別出來; (ii) 神可以有形體。然而這不是說,神為了有形有體,才從自己分別出來,若是這樣的話,聖三一就只是為了彰顯目的而作的分別。相反的,正因為神有形體,反映出祂本身存在永恆的分野。

5.在35年宣教生涯裡,我注意到許多(也許是大部分)基督徒(包括好些宣教士)與大多數穆斯林在討論基督論其他層面時都能保持理性冷靜,惟獨在「神可以具形體」這點上往往爭持不下,變得不耐煩和無理性。基督徒要非太講靈性就是太實際,以此為神學上的毫末論爭;而穆斯林則覺得我們笨、有乖常理,他們認為,耶穌明明是位先知,我們卻偏要講道成肉身等褻瀆無理的話;這不僅傷害他們的宗教情感,更讓他們覺得我們愚不可及。他們讀新約的時候,能接受所有關於耶穌人性的描述,以為事實,至於祂的神聖方面,穆斯林只以為是比喻。我也曾聽見高傲的基督徒說,首6、7世紀時信徒強烈悍衛基督位格的教義,簡直是小事化大!但事實上,我們應該感謝神,讓那時出現那麼的神學巨人,他們能看破當時教會內外的形而上學與哲學,清晰界定基督教對我們信仰對象的理解,就是耶穌基督。

6.這點非常重要,如果能用紅色字印出來就好了。那時教會的主要關懷並非(許多人以為的)形而上學,而是救贖論,就是說,與人類救恩息息相關的。再沒有別的神學詞彙,比「道成肉身」這四個字更貼切表達人類的拯救。教會知道,除耶穌之外,天下沒有別的名可以讓人得著拯救;而教會有責任理解這名,對其拯救能力深信不疑。

7.早期教會裡最努力修改「道成肉身」的,除了諾斯底主義外,大概就是伊便尼派(Ebionism)與幻影說(Docetism),前者將拿撒勒人耶穌提升至與神同質同等,後者視祂為真神概念的擬人化。換言之,伊便尼派將耶穌轉化為神,幻影派則將神轉化為耶穌。教會雖然指斥這兩種異端,然而你會發現,當穆斯林攻擊「道成肉身」概念時,大都假設教會持上述兩種異端觀念其一。古往今來的伊斯蘭護教著作,充斥著「童女所生的神」「『生』這個詞兒將神貶為動物」等說法。

8.然而得謹記,從前穆斯林以為教會持這種想法,是大有理由的。因為雖然希臘體教會(Melkite Church,就是「諸王的教會」)仍秉持信經所述,不會將道成肉身這事實哲理化,然而東方的一性論派(Monophysite)教會,包括雅格教派(Jacobites)與埃及科普替教會(Copts)(至今仍然)認為基督只有一性,就是神性,他們甚至講「被釘十字架的神」。他們認為,神就如幻影派所說的,轉化成為耶穌,而耶穌只是看來像人而已。另一方面,景教派(Nestorians)則認為基督有二性,就是在一體裡有兩個位格,而二者並不聯合,因此在任何時候可以分辨出究竟是神性、或人性正在基督身上運作。他們傾向把耶穌變成神,然後將其中的神聖孤立起來,結果是,人性元素比神性元素更顯著。我們知道類似異端在當時極其活躍,因此那時代的穆斯林有理由不知道教會接受、相信和承認甚麼。[1]

9.然而事實是,若人以任何形式成為神 (伊便尼派) ,或神以任何形式成為人 (幻影派) ,結果也只是化身,而非道成肉身。任何轉化的事物是已經改變了,不保有原來的樣式,原來的形式不再存在了。因此,若是神變成人、或人變為神,就排除了啟示之可能,因為轉化了的事物已失落原來的樣子,只有目前的形式。伊便尼派與幻影派都排除了啟示之可能,但如果沒有啟示,我們就無從知道復和與救恩。轉化論在形而上學也許有點意義,卻與神學全不相關。

10.古代教會曾花上不少努力,在伊便尼派與幻影派兩個極端之間提出許多解說,或索性簡化神人二性聯合之奧祕。[2]有說耶穌只是軀體,基督那永恆的道以靈體的形式居住其中;有說耶穌是身體與靈魂,而心思是其神聖元素。也有說那神聖的道已放棄一切神聖本質,所以在基督裡祂是人。然而得謹記,當代思想往往受諾斯底主義影響,好些早期教父(如革利免[Clement]與俄立根[Origen])都認為,藉知識拯救優於藉信心拯救。他們以奧祕為仇敵的營壘,要圍攻、征服、破壞之。

11.當教會以「道成肉身」回應「神作何工」這問題,其實是在談信經所說的「聖靈感孕」,或天使對馬利亞說的:「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路加福音1:35)耶穌基督最重要的奧祕並不在於,祂從直接的創造活動而生,而其他人乃藉生育而生。聖經曾記載三次直接的創造,就是創造亞當、夏娃,與耶穌基督。既然亞當夏娃不因直接創造形式而成為神聖,所以基督的受造形式,也不一定指向其神聖本質。再者,生育實在與直接創造一樣充滿奧祕,只是我們熟悉前者,以致會不加思索地接受而已;我們實在忽略了箇中奧祕。

與所有別的受造物比較起來,基督之獨特性在於,祂由「聖靈感孕」。有人說耶穌不過是人,有人說祂是先知,而許多人(如穆斯林)將祂與別的受造比較時,都會提及童女生子這點。但這種比較全無值價,因為這都不過推測而已。我們必須從新約聖經的描述認識耶穌基督,因著神的主權行動,耶穌基督純全的受造性,與純全、非受造的神性聯合起來。

12.純全受造性這回事很奇妙。雖然這完全靠賴神的作為,然而這作為卻同時獨立於神,有別於祂,在祂以外。受造者自稱「我」,稱神為「你」。另一方面,作為永恆的道之基督,既依附於神的作為,也非在神以外,亦沒有與神分隔開來。神的本質是,基督在永恆裡仍是聖子,一如聖父之為聖父。因此,「聖靈感孕」是指神按著主權,成全那不可能之事。祂將受造的與非受造的、外乎自己的與屬乎自己的、靠賴於祂的又獨立於祂的、與己有別的與在永恆裡永屬於祂的位格聯合起來。

13.因此我們必須堅持,道成肉身必然涵括這兩方面,這是無須嘗試解釋的。非信徒可能會覺得這教義自相矛盾,對信徒而言卻是我們的主的神聖性之奧祕的肯定。

14.在這點上,虔誠的穆斯林必然大表反對;說創造主與祂所創造的女人交合,這實在褻瀆。許多宣教士不了解這關鍵,仰後去保證穆斯林這概念是真的恐怖,永不存在於一個基督徒意念裏!穆斯林實在是誤會了,基督神聖的奧祕概念,與創造行動、並生育都全無關係。「感孕」一詞一般指受孕,在聖經裡卻別具意義,是指即將生下來的「聖者」是神的兒子,這動作本身的性質,使「聖者」不可能是受造物。祂從起初就與神同在,祂是神,不可能被造。用人的話說,唯有「感孕」「生」這些詞最能貼切形容。因此,雖然我們可以說,耶穌基督的人性是出於神主權的創造,祂與神性聯合也由於神自由的作為,但耶穌基督裡那永恆之道的屬性,卻與其人性不可同日而語。

15.現在我們面對奧祕這問題,我們的態度可關鍵。我們可以有三種處理方法:

(a) 首先是忽略艱深的部分。這當然是最普遍、最簡易,也最危險的方法。最普遍因為這最容易;最危險因為這不僅牽涉基督位格之奧祕,更關乎整個基督教信仰體系。當然你可以隨意解說,但事實是,你對此若沒有充分理解,信仰要非變得軟弱無力,就變成固執的迷信。保羅說:「我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誰」,他責備猶太人空有熱誠,卻對所信的一無所知。

(b)第二,是古代教會很多異端的處理方法,他們認為奧祕是人可能理解、只是還沒有理解的事實和真理。換言之,奧祕只是偶然、非必然的奧祕。按這方法處理基督論者,只會覺得困惑與混亂,因為無論如何尋索,不論哪種哲學或卓越的思辨,都無法揭示這永恆奧祕。

(c) 最後是下定義。處理基督論時,若沒有先仔細列舉、定義問題,誰也不能稱某事為奧祕。這是任何科學研究、包括生物學、心理學、生理學、哲學或神學的通理;但當科學研究方法用盡都得不著解決時,這就是奧祕;因此,你只能盡量準確定義問題。當你說「聖靈感孕」,就必然碰上學術研究系統無法疏理的奧祕。保羅在羅馬書16:25後寫道「顯明奧祕」,不是說,奧祕已被揭開以致不再是奧祕,而是說,奧祕被彰顯為奧祕,讓人以信心順從。啟示未有來到之先,即是基督到世上來以先,人根本並不知道這奧祕,因此這奧祕與人的信仰無干,無論他所信的為何。保羅書信好幾次提到顯明奧祕,卻從沒有說奧祕顯明了以後,就變得可以理解。

16.我想說的是,我們向穆斯林傳福音的時候,要知道真正基督教的核心乃是奧祕,這是不容忽視、抵賴、低估、隱瞞的事實。這奧祕現在顯明了,以致我們可以清楚陳述,準確定義。我們確切知道這是甚麼,那就是道成肉身;也知道為何神要這樣做,是為了拯救全人類;知道祂成為肉身,就是拿撒勒人耶穌;也知道神是藉著聯合某個創造行動與某個概念行動,而賦與形體。但我們不知道,神如何化如此不可能之事為可能。

17.你向穆斯林傳福音的時候,若試著要將這不可能之事變得合理、可理解,這是最要不得的。你最好強調其不可能,甚至說明,我們不可能認識神,強調人思想的局限。換言之,我們要捍衛奧祕之合理性,而非不可能之可能性。

18.我們必須知道、並清楚陳述、勇敢提說基督神人二性奧祕及其中指涉。我們的信仰建基於基督完全的受造性,神藉著這種純全的受造性、也是在這裡面向我們彰顯祂自己,在這裡,完全的受造性與完全的神性聯合。要深信我們的主的受造性隨時隨地臨在,不會突然消失,或改變本質,不會忽然變成幻影或神祗。不然的話,我們就失落信仰,也失卻復和與救恩知識了。

19.我們要堅守基督神人二性奧祕,另一個原因是,這特點並不局限於基督的屬性。且容我列舉其他範疇:

(a)歷史的啟示。教會隨著以色列人的腳步,堅持神在歷史裡啟示祂自己。不僅在歷史裡,更在某個歷史片段、某些實在的事件裡彰顯。世俗的歷史科學家可以按著學科準則,查考每個教會視為啟示的歷史事件。史學家大可以按所掌握資料,將任何事件置於大環境下,解釋前因後果,探究事件如何發生,研究其本質、意義和結果。這正是歷史實際事件的純受造性,若被神話或超自然事件取代,我們就不能說啟示是歷史性的。且以我們的主的死為例說明。史學家可以解釋主被釘十字架之因;不然的話,我們會懷疑這死的歷史性,並質疑其作為神彰顯祂自己的價值。

(b)人類。馬丁路德的名句:「同時是義人和罪人」(simul justus et peccator)已為全人類下注腳。且看你自己。一方面你自知有罪,這不僅在理論上如是,實際上亦然;但另一方面,你知道自己是義的,這不光是理論,在神眼裡你的確如此。若你揚棄這種本質二性的說法,如此罪人不見了,義人也會隨之而消失;因為義人正正就是那位罪人。

(c)教會。按著教會的受造性質,這是一群平凡人、好歹人聚首一堂而構成的組織,然而這同時是基督的身體,是神從萬國萬族萬民裡贖出來的聖徒群體。若為某些緣故,這群人忽然全變作天使了,基督的身體也就消失了。你必須十分肯定教會的受造性,才能肯定這是聖徒群體,是基督的身體。

(d)聖經。聖經是用白紙黑字寫的書,字句裡也有文法結構,出於不同作者手筆,像其他書一樣,聖經裡不同部分各有價值。然而也正是這本書的字詞成為神的話語。你若破壞這書的受造性,就同時毀壞了書本身,它成為神話語、讓人得聞信息之可能,也會隨之消失。

(e)聖禮。水禮用的只是普通的水,然而正是這些水讓人重生。你若將這些水變作聖水,聲稱有特殊功效的話,聖水禮也就喪失了;惟藉著受造之水、在這聖禮裡,人才能領受神恩典之約。聖餐禮也是這樣。餅是餅,杯是杯,就算在我們領受的時候亦然。我們必須知道餅是餅、杯是杯這道理,才能表明我們的主的身體和血。我們說:「這餅是基督的身體。」餅顯然不是身體,但它表明主的身體。你若將餅變作別的事物,聖禮上就餅不成餅,也再沒有聖禮了。

20.我指出基督教信仰裡這些辯證二重性,是要讓讀者明白兩件事。第一,否認這些二重性,就是否認事情的實際本質。第二,你若要與穆斯林談這些事,開始時必須讓他知道這些事情的受造層面。舉例說,若你一開始時就向穆斯林說,我們在主餐上吃主的血肉,你這是說謊,因為你簡化了聖餐禮的二重性。同樣地,若你只說教會是聖徒聚首的地方,這也是錯的,是簡化了教會本質的二重性。若你說自己是義人,這是忽略了你也同時是罪人;因為你惟有自承是罪人,才能成為義人。二重性質的兩方面都要絕對抓住,我們必先讓人看見、明白和接受那受造的一面,然後才可談其二重性。

21.你若真了解神具形體的概念,自會明白,上述種種二重性質都歸宗於那最重要的二重性:在耶穌基督裏有著完美的人性和神性。

22.以上討論似乎是艱澀的神學推測,其實不是推測,我已經盡量貼近我們信仰的真實與現實。再者,對於穆斯林福音工作,這些都有很實在的應用。因為穆斯林往往搞不懂基督教義的二重性,尤其基督的神人二性問題,而宣教士因為傳教心切,總傾向簡化福音信息,要非把基督教各層面的受造性略去不談,要不過分強調這方面。且容我舉例說明。一位宣教士與穆斯林一起看福音書,讀我們的主的生平,唸到基督平靜風浪那一章,他對穆斯林說:「當然只有神能如此控制大自然力量了,人是不可能做到的!」這樣,宣教士忽略了基督雙重屬性,將之簡化,而完全忽略了人的元素,在神蹟發生的處境內只著重神聖元素。然後穆斯林會回應說,據伊斯蘭,(某程度上)先知與聖人都領受能力,為何那能力不能包括平靜風浪呢?他搞不懂。在理解這事上,他不用到人類可能範圍以外尋索,因為神凡事都能。但有趣的地方是,在新約這段記載裡,我們的主責備門徒信心小。當然,神是用不著信心的。這樣,既然我們的主是憑著祂的神聖大顯神威,就不應責備門徒信心小了。另一方面,若祂的行為是出於信心,這樣人人都看得出祂的信心是人不可能達到的;而既然這事藉著「這個人」的信心發生了,門徒自然會納罕,祂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23.請留意這群相信耶和華獨一真神的猶太人,與以哥念(使徒行傳14:11及後)、及馬耳他(使徒行傳28:6) 的拜偶像者之別。那些拜偶像的人,他們看見神蹟就以為是神仙下凡,但猶太人並不接受這樣簡化的答案,他們會納罕,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換言之,他們接受基督純全的受造性,以此為基礎。

24.這時候,另一位宣教士會說:「你看見基督如何幫助這群人渡過困境了,類似事件有許多。所以基督教會派宣教士來盡可能幫助你們。教會學主的樣式,耶穌做的很多善事顯示神對我們的心。」但事實上,若我們相信福音書記載屬實,門徒並沒有止於讚嘆我們的主的善行,而是被祂的能力與權柄嚇的目瞪口呆。我們的主的作為的人道主義面向,表面上似乎是這一代教會的堅壘,事實上只是對我們的主的神人二性本質的浮淺理解;這進路將祂單單貶為受造物,掠去任何衝突。

25.教會執行聖禮時,也與傳福音時一般面對同樣問題。我們說:「這是基督的身體,」然後發下餅。我們說:「這是基督的血,」然後發下一點點摻了水的酒。任何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又說:「這是重生的洗。」然後將一點點普通水澆在人身上。傳基督的時候也一樣,我們說:「這是神的兒子。」然後只展現出耶穌這個人。

26.這裡引起另一點討論。若沒有這辯證的二重性,我們也就沒有救主或聖禮。我們若只發下餅與杯,卻不傳神的話,沒有聲稱餅與杯是─本不是卻也是─基督的體和血,我們就只是給會眾餵食物而已。我們若澆水在人身上,卻不傳道說明這水有─本沒有卻的確有─力量,就不過給會眾洗洗澡而已。另一方面,若只提體血與重生,卻沒有餅杯與水,就是以過分靈意化的方式廢掉聖禮。同樣地,我們若只展現耶穌,不傳祂是神的兒子,這是否定道成肉身,傳假的基督教;若宣講神的兒子而沒有展現耶穌這個人,也同樣是否定道成肉身,也是傳假的基督教。兩者同樣絕對、重要,決絕不留餘地。

真基督教的各方面都有這種不可能的、辯證的二重性,皆源於我們的主那不可能的神人二性。這是當教會以「道成肉身」回應「神作何工」這問題時,所生出來的。這答案若不真,那麼我們就失掉啟示的、復和的與救恩的知識,我們就是世上最可憐的人。

27.教會在理解基督神人二性問題上,雖然倚賴教義,但關鍵仍在於信心,不在完全與完美的理解。這是大多數穆斯林與許多基督徒都忽略了的。在哲學上,傳說者所說的就是所傳說本身,教會卻不然。無論是神人二性教義、福音書或教會,都並非這種二性本身。教會的教義或深奧或浮淺,可能清晰可能含糊,在不同程度上或對或錯;不同宗派與異端可能忽略、嘲笑、或錯解它,但這仍不減道成肉身的二性。基督教會從沒有、也不應問:這是真的嗎?卻只能說:我們要怎樣才能弄懂?我們的信仰全繫於事實、而非對這事實的理解。我們的理解若扭曲、或錯誤詮釋事實,就會引發危機。因此教會常常檢視自己對事實的理解。

28.最後一點。我聽見有人說,這類文章讓人覺得向穆斯林傳福音簡直難於登天。也許是的。我們只能勇敢克服困難,謹記我們所說的每句話,都要可成為神啟示的器皿,雖然我們的言語有種種不足,但仍相信神會使用。

思考問題

1.穆斯林為何那麼抗拒「道成肉身」這觀念?2.「道成肉身」這觀念為何對基督教信仰那麼重要?3.除了基督的位格之外,試列舉教會內「雙重屬性」的例子。

[1] 希臘體統教會是皇的教會,是羅馬天主教的一支。在穆罕默德的時代,希臘體教會在迫害一性論派與景教派,被迫害者與穆斯林站在同一陣線對抗拜占庭帝皇。

[2] 關於這課題,R. V. Seller的《古代兩種基督論》 (Two Ancient Christologies, [S. P. C. K.,倫敦,1940]) 也許是這方面的最佳現代著作,雖然艱深,卻值得一讀。

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