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理解神學上的差異

 

一位來自美國的傳教士與一家歐洲傳教機構合作,站在會議平台上宣稱:「穆斯林只需要敬拜耶穌為主和救主!」他認為我們不需要把皈依者帶入教會;他們可以繼續留在清真寺。當被問及他所說的皈依伊斯蘭的穆斯林是否理解主和救主的意思時,他承認也許只有10%的人完全理解耶穌是神。

 

所有這些人都被美國和歐洲的教會描述為「皈依者」或「基督徒」。然而,根據神的定義,大多數人都並不是信徒。他們使用了聽起來像正統基督教的詞語,但這些詞語的意義仍然是空洞的,一種沉浸在伊斯蘭中的偽基督教開始在受這種傳教方式影響的穆斯林社區中出現。

 

在一個層面上來說,在伊斯蘭中尋找相似之處或留下穆斯林「皈依者」,似乎會讓我們的見證更容易。然而,但真的是這樣嗎?當然,這會導致混亂和妥協。最令人擔憂的是,這為異端打開了大門!

 

正如在所有的關係中一樣,神不希望我們的委身不冷不熱(以賽亞書29:13;啟示錄3:15—16)。我們要麼明確地宣告祂是誰,要麼我們妥協,我們要麼屬於祂,要麼不屬於祂。如果我們的神學遭到淡化了,或被認為與伊斯蘭有著相同的起源,那麼我們關於神的信息就是變化無常的,以此引入了一個我們無法信任的可變存在。如果我們效忠的團體不屬於祂,比如清真寺,那麼我們就和一個不以真理為基礎的團體結盟。

 

在這個混亂的世界裏保持一致和清晰意味著我們不能把我們的信仰與一個反對三位一體、耶穌和聖經中關於神、人類、罪、救恩和永恆的教導的宗教保持一致。這些關鍵話題有助於與穆斯林進行精彩的對話!因此,我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對它們進行解析。

 

聚焦我們的差異

 

我們的神學差異為深入的聖經驅動的屬靈體驗打開了大門。世界上到處都是各種宗教的人,有屬靈上的經歷,但遇見永生神是不同的。當聖經真理成為屬靈經歷的核心時,神那超乎理解的平安就臨在,耶穌就臨在。

 

將我們的討論和祈禱集中在神與安拉、聖經與古蘭經、伊斯蘭生活與聖經生活的不同上,這對我們的對話有著極大的幫助。基督的愛也在我們身上閃耀!我們很容易了解這些差異,因為我們可以同時閱讀聖經和古蘭經。我們讓文本自己說話。

 

當伊斯蘭宣教士訓練穆斯林如何面對基督教時,他們關注三個方面:

 

1.         三位一體

2.         耶穌的神性

3.         聖經

 

這些是極好的話題,並且已經有許多著作都有闡述,特別是關於聖經的可靠性和耶穌的神性。它們可能會有所幫助,因為穆斯林經常被教導說,基督徒在四世紀初的尼西亞(Nicaea)會議上編造了耶穌的神性。有人認為那次早期的基督教會議是聖經經過整理並引入三位一體的時刻。歷史本身對這一觀點提出了挑戰,但它滲透到了許多穆斯林對基督教信仰的誤解中。

 

五個根基的話題

 

我們會通過五個基本的聖經主題來審視伊斯蘭:

 

1.         神

2.         人

3.         罪

4.         救恩

5.         永恆

 

通過這些主題,我們可以看到伊斯蘭與聖經在神學上是有多不同。

 

我們會從聖經和伊斯蘭對神的看法開始,會考慮神的名字、品格個性和作為。然後是對人類的不同觀點,看以神的形象被造的人類,對比安拉與人類的分離。安拉是「無與倫比的」,這是穆斯林宣教士最喜歡用的一個詞,用來形容安拉離受造物多麼疏遠。接下來是我們對罪的不同看法。罪要麼導致我們與神的關係破裂,神的兒子為了拯救我們而放棄了自己的生命,要麼罪不是最終的問題,甚至會持續到永恆。對聖經思想家來說,穆斯林並沒有從他們的罪中被拯救出來,因為伊斯蘭的天堂助長了罪惡的行為。接下來我們需要了解關於救贖的不同觀點,聖經的重點是拯救人類進入一個新的無罪生活,這與伊斯蘭形成鮮明對比,在伊斯蘭中,安拉從未開始過救贖任務。以一種不同的永恆觀來結束我們的研究—耶穌和祂的新婦生活在一起,對比罪惡在伊斯蘭的樂園繼續存在,還有一個令人震驚的想法,即對穆斯林來說,真主永遠不會與祂的子民生活在一起。

 

當我們考慮這五個神學上的差異時,我們就會清楚地看到,伊斯蘭在福音書的每一點教導上都是與基督教相反的。

 

神是誰?安拉是誰?

 

作為一個開場,我們會問一些關於這些名字的關鍵問題,並問神是。祂叫什麼名字?祂是怎麼做的?我們還需要問安拉是

 

讓我們參考一下古蘭經中的一些簡短觀點,我們不斷地將其與聖經經文的主作比較。伊斯蘭的神學可能會變得哲學化和複雜化,但為了將其簡化,我們可以從古蘭經的一節經文開始,這節經文總結了我們之間的差異:「你說:他是真主,是獨一的主;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他沒有生產,也沒有被生產;沒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敵。」(古蘭經112:1—4)。這些經文支持伊斯蘭教義的塔黑德(認主獨一,tawhid)教義,這是關於真主的核心教義。它指的是安拉的「獨一性」,意思是安拉是一個獨一的、不可分割的存在。

 

古蘭經中許多關於真主是誰的規訓都直接挑戰了聖經中的神。古蘭經關注的是其讀者拒絕主耶穌為真主。看看古蘭經112章如何否認真主可以被生。它從未介紹過真主是一位父親。雖然古蘭經在4:171中提到爾撒是靈(精神),有時被翻譯成靈魂(魯哈)。

 

穆斯林通常認為,基督教對耶穌的看法是神(真主)和人類之間不道德的性夥伴關係的結果。他們之所以不喜歡耶穌的神性,是因為他們對耶穌的肉身誕生和人形抱有負面的成見。這是伊斯蘭的問題,而不是聖經的問題。我們從聖經中知道,神降臨到我們這裏(出埃及記3:14—15;民數記8:12;約翰一書:1—14;歌羅西書1:15;希伯來書2:14),但在伊斯蘭中,安拉沒有形體,也從未以肉身降臨。然而,古蘭經中卻提到了他外貌的一些描述部分(古蘭經68:42)。多個世紀以來,伊斯蘭神學家們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但現代伊斯蘭並不支持安拉有形體,尤其是像我們人類一樣的形體。

 

安拉是「獨一的」

 

與安拉不同,我們知道神不是一個單一維度的存在—我們的天父可以賜予(生出)祂的兒子(約翰福音3:16)。祂是由三個位格組成的一神(申命記6:4)。盡管如此,在與穆斯林討論時,堅持使用聖經中描述神的方式(而不是三個位格和一神這樣的神學術語)通常會更有幫助。祂的兒子可以成為我們的肉身的形式(腓立比書2章),甚至死在十字架上(羅馬書5:8),然後祂們派聖靈來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祂,並為祂而活(約翰福音14—16章)。神的描述也與祂的品格有關。如果我們要向穆斯林概括神,我們的神具有深刻的關係性,祂的名字和行為都反映了這一點。

 

與安拉不同,神不是單的。安拉不可能化身為肉身與我們同行,因為道成肉身會需要他放棄任何其他責任。當耶穌道成肉身的時候,天堂並不是空虛,因為神的三位一體的本性,耶穌可以死,聖靈可以使祂復活。相比之下,如果安拉死了,宇宙就會失去控制,因為沒有人來維持它。神的三個位格,使祂能深刻地、親自地在我們的世界中深刻地親自行事。

 

神兒子的死是一個重要的神學,沒有其他宗教證明(約翰福音3:16;羅馬書5:8)。然而,這種死亡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如果神願意為我們放棄天堂的安全,那麼思想神對我們的看法一定是非常地奇妙。安拉似乎不屑於追求這樣的犧牲,穆斯林也會對神子為我們而死的想法嗤之以鼻。

 

神通過祂的作為被人理解

 

對於穆斯林來說,指出耶和華經常通過描述祂在祂的子民和世界各地所做的工作來介紹自己是有幫助的。以賽亞書為申命記6提供了啟示,耶和華在這裡重申了祂的身份以及祂在萬民中的作為。

 

以賽亞書41:4說:「就是我耶和華,我是首先的,也與末後的同在。」這與耶穌在約翰福音8:58和啟示錄21:7所說的話驚人地相似。以賽亞書41:10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神與我們的個人關係:「你不要懼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第14節為申命記6:4補充了更多的資訊:「你的救贖主,就是以色列的聖者。」17節告訴我們祂的信實:「我耶和華必應允他們,我以色列的神必不離棄他們。」

 

以賽亞書42:8說:「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也不將我的稱讚歸給雕刻的偶像。」這位主將把祂的靈加在來到萬國的僕人身上—這是與耶穌的偉大聯繫:「看哪,我的僕人,我所扶持,所揀選,心裏所喜悅的,我已將我的靈賜給祂,祂必將公理傳給外邦。」(以賽亞書42:1)。以賽亞書61:1—3總結了這一切,並在耶穌傳道之初引用它時得到了應驗(路加福音4:18—21)。

 

在我早年與穆斯林宣教士辯論信仰的時候,我會被困在討論一節聖經經文而不考慮其他經文的背景,但現在我不會在討論聖經經文時不引入其他經文來幫助更深入的理解。背誦這些經文,講述耶穌踐行聖經教導的故事,使我們與穆斯林的對話更有說服力。

 

討論和反思

 

1.    為什麼關注我們與伊斯蘭的神學差異會有幫助?

2.    為什麼很容易發現我們宗教之間的差異?

3.    穆斯林傳教士在挑戰基督教時,主要關注哪三個方面?

4.    古蘭經的哪一節關鍵經文指向了關於安拉的核心教義?它與耶和華有何不同?

5.    我們可以用哪些經文向非基督徒顯明主耶和華的品格性情?

50

bottom of page